宫宴这日,陶顔言起了个大早,才发现昨夜贺临璋一个人宿在了书房,压根没回屋。
她实在想不通原因,便也懒得想了,起来后梳洗打扮一番,就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太后那边。
太后今日起来气色比较憔悴,陶顔言以为是她的咳疾还未好,有些精神不济,也就没有多想。
秦公公一大早就被慕禹换回来了,太后和慕禹都守口如瓶,没有告诉秦公公真相,秦公公一直以为掉包的事没人发现,所以他乐呵呵的守在太后身边,殷勤伺候着。
各家的夫人都陆陆续续进宫给太后和皇后请安,一时之间,长春宫里好不热闹。
孩子们聚在一处玩耍,有宫人们跟着,陶顔言很放心。只不过三小只太小,有些淘气,总是跟各家带进宫的孩子抢东西,没一会儿便打在了一处,吓得各家赶忙把自家的孩子抱走,省的万一打坏了太子,各家赔不了这个罪。
惠太妃今日过来,身边跟着的是当年燕国的庆和公主生下的女儿贺晴,如今差不多八九岁了,生得有些异域风情,眼睛特别大,眉眼挺立体的,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雍王妃因为小世子感染风寒,今日便没有进宫赴宴,几位王妃在说话的时候,贺晴时不时朝着门外望,眼神中充满了向往。
贺玥也坐不住,让她规规矩矩守在大人身边,就像是让她坐在了针垫上一样,动来动去的。太后睨了她好几眼,陶顔言只好让她先出去玩一会儿,顺便邀请庆和公主的女儿一起出去玩。
贺玥高高兴兴邀请人,那贺晴却很认生,躲在祖母身后不敢抬头。
“你说说你,在府里也是这般模样,一点儿不大方,去吧,这是你贺玥皇姐,让她带着你去院子里看看,这宫里的梅花可比府里开得好看。”
惠太妃发话,贺晴不敢不从,于是便跟着贺玥一起去了院子里,而三小只也跟一帮小孩子玩在一处。
人多热闹,贺晴渐渐放下了拘谨,跟各家的孩子都相处了一会儿。
陶顔言身边现在只剩下贺宣,贺萱今年十六岁,遗传了她生母先贵妃的美貌,长得亭亭玉立,在一众美人里面也算是十分突出的。
“不知大公主可有相看人家?若是还没有,不如多来参加一下各家的赏花宴,多结识一些朋友。”周夫人的一双眼睛恨不得盯在贺萱身上,眉眼带笑,喜欢得不得了。
李夫人笑道:“皇后娘娘自会为公主择良婿,周夫人你们府上没有适龄的子侄,还是少操这份心吧。”
两位夫人就因平日举办赏花宴的事闹得不愉快,没想到在太后面前也要争辩几句。
赵夫人出来打圆场道:“皇后娘娘怕是早有打算,大公主多出宫走走也是好事。”
贺萱面上有些红,这些人当着她的面说什么亲事,实在是让人羞涩不已。不过自从上次被定王妃骗去参加宴席差点酿成大祸之后,她便对出宫去各家没了什么兴趣。
在她看来,这些人邀请她,可能并非出自真心,而是想借她的身份抬高宴席地位而已。
而通过这种宴席的形式去相亲,只能浮于表面,并不能知晓一个人到底是个什么人。要了解一个人,还是得靠长久的相处,所以贺萱表现出来的就是淡淡的样子,若不是人生的好看,很容易让人因为她情绪很淡而忽略她的存在。
陶顔言听着各家夫人之言,笑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萱儿从小在我身边长大,我们相处既像母女又像姐妹。说实话,我可舍不得她才十六就嫁到谁家去相夫教子,这孩子啊,可得多留两年,自己养着才放心。”
周夫人道:“可京城人家的女儿,十五六岁便已定了亲,早些定下安心一些,毕竟良婿难寻嘛。”
有人赞同周夫人,也有人赞同皇后,觉得皇后真是个通透人,把女儿多留两年,确实能避免女儿因为太小,去到婆家受委屈。
陶顔言笑笑:“这人生姻缘,早一步怕过错,晚一步怕错过,顺其自然吧。”
对于皇后的佛系,周夫人也懒得反驳了,便也没再多言。
各宫嫔妃的母亲和姐妹今日都能进宫相聚,所以众人坐了一会儿之后,便由宫人领着去了各宫,跟他们各家的女儿团聚,若是没有女儿在宫里当嫔妃的,便都聚在一处去听曲。贤妃算是安排得妥妥当当,没有谁会感到被怠慢。
好不容易又送走一批客人,太后摆摆手道:“皇后你也回去歇着吧,各宫都赐了菜,让他们自己吃去,哀家也累了,要歇一歇了。”
陶顔言带着贺萱起身道:“是,那太后您好好休息,臣妾就先告退了,晚宴上再见。”
带着贺萱出来,看见院子里除了贺玥他们几个,其他各家的孩子都被带走了。几个孩子在玩雪,身上头上全是雪,陶顔言赶忙让人去叫回来,得回去换衣裳。贺玥依依不舍的跟贺敏告别,这才随着陶顔言回长乐宫。
“瞧瞧你们,一个个头上都白了。小宝你手上拿这么多雪不冷吗?你还往脖子里塞?”陶顔言把最小的贺小宝抱起,有些哭笑不得道。
“母后,雪真好玩,不过有的人不好玩,怎么教都不会玩。”贺小宝的话引起了陶顔言的好奇心,她看向贺玥:“谁啊,不会玩?”
贺玥点点头:“就是那个贺晴啊,她跟我们玩不在一处,她好安静的。”
陶顔言淡淡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玥儿活泼好动,贺晴比较宅而已。”
“宅?”贺玥歪着头:“何谓宅?”
陶顔言眼珠子转了转:“宅的意思就是空闲的时候喜欢待在宅子里,哪儿也去。”
贺玥恍然大悟:“喔,原来就是大姐姐啊,大姐姐就是宅。”
贺萱气得轻轻打了她一下:“我哪有宅啊,我还是很喜欢去园子里走走的。”
两姐妹打闹,这时候贤贵妃的母亲王夫人来了,好像是专程来的,陶顔言笑道:“王夫人怎么还没去贤贵妃宫里?是不是她太忙了,无暇接待夫人?”
王夫人朝着贺萱看了看,才将陶顔言拉到了一旁,小声道:“皇后娘娘,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先跟您说一声才安心,毕竟皇后娘娘您帮了我们家那么大的忙,替我们料理了定王世子,不先与皇后说一句,我心里过意不去。”
陶顔言看了看四周,笑着小声道:“那件事以后不要提了。王夫人还请说,究竟是什么事?”
王夫人叹道:“我家老爷是礼部尚书,经常要接待外来使团的,还有什么商团之类,反正大周之外,那几国的事,我家那个多多少少知道些。我听说啊,夏国那边在打听咱们大周公主的情况,好像是想两国交好,请赐公主和亲呢。”
陶顔言皱了皱眉:“和亲?大周不是早就放话,绝不和亲了吗?”
王夫人握了握陶顔言的手:“反正,皇后心里有个底便是,这几位公主看来看去,也就大公主年纪到了,还是早做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