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 第602章 安风县十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就到了入冬时节。

刘毓崧让随从每日到医馆询问,山谷口中毒的村民已经好了大半。村民手上的黍粮上交县衙,后面也没人再中毒送医馆,除了衙内几人,其余人皆不知此事。

冬至前,刘毓崧带着所有百姓,对田地外的地方除虫卵。趁着元日到来,不少村民开始翻地洒灰石粉,一切有序进行。

这一年的元日格外热闹,有不少逃荒的百姓回来,刘毓崧以工代赈,让这些人帮着清除山林间的蝗虫卵。

回来的百姓见安风县内蝗虫几乎消失,田地也都恢复耕种,比任何人都积极勤快。只求能换得一口吃的,来年定会辛勤耕种,换得粮食丰收。

很快,冬去春来,第一波春耕期开始,县衙反倒闲了下来。

刘毓崧正在书房内整理,县尉从外赶回来,脸色有些凝重。

“禀县令,下官让人在田地山林间走了一圈,依然还有不少虫卵,怕是冬至前的举措不够大。”

考虑到峡谷村民中毒一事,刘毓崧在年前除虫卵时,减少了紫素草的量,以大量灰石为主。

没想到,除虫卵的效果却并不好,虫卵依然顽强活了下来。

刘毓崧放下手中的笔,霍然起身,“让人重新配一批毒粉,明日再进行一次除虫。”

县尉有些忐忑,迟疑道:“山林间倒无所谓,田间如果再大量使用紫素草,下官担心村民中毒之事还会再次出现。”

刘毓崧急着直跺脚,“如果不趁着这些蝗虫还处在若虫期除去,待蝗虫长成,安风县庄稼又得遭殃。这回可没有细网遮挡,蝗虫能如入无人之境。”

经历上一年的除虫,百姓皆认定蝗虫已无威胁,早已将细网全部拆除。

“也对。”县尉这才想到此事,转身走了几步,又急着转头回来,“是否需要提醒山谷村的村民,让他们另配除虫的毒粉?”

山谷口的田地本就累积了最多的毒素,如果再加重,怕是种出来的粮食毒性也更大。

“我亲自去,你且去安排其他地方。”

说罢,刘毓崧穿上官服外袍,戴上官帽,同出了县衙。

……

随着两年的灭杀蝗虫,山谷口外春意盎然,恢复了过去的生机。

谷口外整片田地已经翻整,只待种下庄稼苗,田间忙碌的身影并不多,不似过去般热闹。

刘毓崧心中已有所猜测,让随从加快了马车,穿过山路进入村子。

村子里的房屋并非集群而建,分散在谷内各处,一条小道串连起整个村子。

刘毓崧先到了老农家中,下马车整理官服,直到身上的衣服一丝褶也没有,才让随从去敲院门。

不多时,院门打开,三十出头的青年从里面出来。见到身穿官服的刘毓崧,青年脸上从惊诧变为了愠怒,最后忍了忍才没当场发作。

“不知明府大驾光临,是为何事而来?”

刘毓崧看出青年恨他,只淡淡道:“本官特来探望老丈人,不知他身体怎么样了?”

“草民父母皆算安好,不敢劳烦明府担忧!”青年蹙着眉,收回目光就要送客,“明府请回吧,家中无好物招待,怕污了明府这一身官衣。”

“本官今次前来,一为看望老丈人身体,二为提醒,春耕之时,莫再用紫素草。”

刘毓崧语气平淡,深知青年不会让他进门,也不强求,只说了来意便准备离开。

正当这时,老农拄着拐杖出了屋子,用责备的眼神瞥一眼青气,声音嘶哑喊道:“且慢……小老儿见过明府。”

青年气得脸红,忙上前扶住老农,老农轻轻拍拍青年的手,以示安抚。

刘毓崧看见老农如今模样,呼吸一窒,一口气沉下去,怎么也吐不出来。

秋收时,他看老农夫妻二人躺在医馆,脸色只是有些苍白。

如今两颊下凹,眼窝深陷泛起青黑,一副久病不治,变成耗尽气血的可怖模样。

不怪青年恨他,老农身上所中之毒,已经无法再清除。

老农让青年回屋,拄着拐杖出到院外,正要再行礼之时,被刘毓崧一把扶住。

老农脸上浮笑意,“初见明府,小老儿就知道,安风县总算来了一位,能真正为百姓做事的父母官。”

“安风县蝗灾之重,并不能以常理治之。明府不必觉得愧疚,小老儿并不认为当初的决定是错的。”

刘毓崧脸上保持的冷静,在这一刻瞬间瓦解,眼眶泛起红。

“我若早些发现,老丈人也不至于……如此严重。秋收之时,我已经让人收走了村中粮食,换成其他粮食发给村民……”

老农笑道:“连小老儿都未曾料到,又如何能怪明府?”

“紫素草虽伤人,却也灭杀了蝗虫,小老儿做梦也不敢想,安风县能这么快恢复到如今的生机勃勃。”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试想,若蝗虫不除尽,不仅安风县保不住,周边所有村子都将遭遇灭顶之灾。”

“明府是明白人,决择果断,能明白轻重,小老儿也不糊涂。只要能看到安风县恢复到过往,便已知足……”

刘毓崧内心更觉愧疚,朝老农郑重行了一礼,“我必竭尽全力,彻底清除蝗灾,让安风县恢复过往生机。”

他是安风县县令,肩上担着所有百姓的生计。自决定用毒除蝗,早已预想到,被人口诛笔伐的那一日。

老农只是一个普通人,却能有此胸怀和眼界,他自愧不如!

……

出了老农家,刘毓崧叮嘱衙役挨家挨户上门,提醒村民不可再用紫素草。

村中已经有十几人中毒,彼此都已知晓是何缘故,见到衙役上门大都没好脸,恨不得将衙役赶出村子。

刘毓崧在马车内等了半个时辰,衙役才尽数返回,禀报了村中所有中毒之人的情况。

中毒者年纪都偏大,状况与老农相似,已经呈油尽灯枯之象。有村民哭诉,医馆开了药,且每日吃着,却并无半分好转。

刘毓崧陷入沉思,就这么过去一刻钟,直到随从提醒,才回过神。

淡淡开口道:“回县衙,让人抓紧清除蝗虫,不可耽搁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