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青山覆雪 > 第273章 半世换须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行,他必须立刻赶到沈亦行身边去!

可现在,暴雨如帘,雨丝刺痛双眼,几步之外的景象都模糊难辨,想要在这混乱的局面中寻人,又谈何容易。

江洵这边的信号声停歇不久,其余方位的夜空也接连炸开红绿色的光焰,却始终没有那抹象征玄泽现身的紫色划破天际。

铅云如被浸透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向坑底。怨灵的尖啸裹挟着刀剑相击的铮鸣,混着惊雷炸响,在整个坑底来回激荡。腐臭的血腥味里,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听的心烦意乱。

“蜉蝣观那群道士们是做什么吃的?还没把这怨气压下去吗!”

“怨灵越杀越多,是要把人耗死在这里吗!”

“什么时辰了?援军什么时候到?”

“我师姐呢!谁看到我师姐了?”

“四组的成员都去哪儿了?大家不要走散啊,注意阵型!”

“结界是不是震动过?连沈亦行都压不住了吗?”

傅钺的指节攥得发白,死死揪住江洵的手腕:“江洵,别跟我走散。”

这种时候,连自身安危都难以保全,更何况还要去顾及身边之人。

他们根本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也不知杀了多少怨灵,又死了多少同门。只觉得今晚格外漫长,那挥动兵器的胳膊早已酸胀发麻,却始终不敢停下休息。

紧紧缠绕而来的黑雾仿佛活物,斩不断又甩不掉。

今晚若不是见过迎珊,江洵都要怀疑玄泽本人到底在不在这里了,那人究竟把自己藏到了哪里去了?

他迟迟不肯出现,又是为什么?

是不能出现?还是要等到耗干他们的精力及灵力以后再现身?

二人匆匆路过其中一个洞穴时,一阵凄厉的哭喊声刺破喧嚣。江洵和傅钺顿时停住步伐,循声望去。

只见蒋曌跪坐在血泊中,怀里的女子面色青灰,嘴角不断溢出鲜血。

他通红的眼眶蓄满绝望,像溺水者般死死盯着江洵:“江洵!救救我阿姐!我求你,我求你帮帮我……帮帮我......”

江洵赶忙摸出怀中的青瓷瓶,瓶塞弹开的瞬间,两颗浑圆的护心丹在瓶身内摇晃,江洵即将倒出来的动作止住了。

还剩两颗......

这些年,每次下山执行乙级以上的任务时,他都会带上两三颗护心丹以备不时之需。但这次,他们是从上京出发的,没回献岁山,所以没有时间多备一些。

倘若给了蒋曌,那就还剩一颗。若他和傅钺都遇到了危险,届时又该当如何?

蒋曌祈求的声音在耳边环绕,而他心底的声音也在不断地询问着自己:要给吗?要救吗?

“江阁主!”蒋曌猛地磕头,额头在碎石上磕出血痕,“若能救她,凌霄岛上下愿为您赴汤蹈火!”

女子逐渐涣散的瞳孔里,倒映着弟弟绝望的身影。

江洵恍惚间,仿佛看见去年在摘星楼时的自己。江挽命悬一线时,他也这般无助,这般想要找个人来帮帮他,帮他救一下他的师父,他的阿姐。

指腹抚过丹药冰凉的表面,江洵终于拈起一颗递了过去:“只能保十二个时辰。”

“够了!足够了!”蒋曌如获至宝地捧住丹药,赶忙给他姐姐喂去。十二个时辰,足够他们赶回凌霄岛了。

“你可曾遇见过沈亦行?或者我们组其他的人。”江洵问道。

蒋曌思索了一番,回:“东......应该是在东边。”

江洵点了点头,转身同傅钺一起往东边赶去。只是还未跑多远,地底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裂缝像狰狞的伤口,从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献岁!”

江洵长刀出鞘,刀刃深深没入一处尚且牢固的地方。剧烈晃动中,他伸手揽住险些跌倒的傅钺,两人在飞沙走石间互相支撑。

整个震动持续了将近半炷香的时间,待到平息时,数不清的白骨从被撕裂的缝隙中破土而出,琵琶声也在此刻戛然而止。

而这时,头顶的结界竟再次震颤,虽只是短短一瞬,却也足够让人心生绝望。

坑底的东西本就杀不完,若是这结界也破了,那他们今晩怕是都得交代在这儿。

温如玉剑锋一挽,将周围最后一缕怨灵绞碎在无雪剑刃之下。他猛地抬眼,瞳孔骤然收缩,怎得又颤动了?

这种差错,还是接连两次的差错,出在沈亦行身上,属实不应该。

他突然想到沈亦行还带着伤,许歆当时刺他那一剑,虽不致命,却也靠近心脏部位。谁让那人整日里总是装着一副什么都未发生的样子,导致他真的以为那人什么事儿都没有。

怪不得下坑之前还问他铜铃的事儿,原是早就料到可能会有这么一出。

温如玉咬牙暗骂了一声,剑锋甩出的血珠溅在水坑里,绽开暗红的花。

倘若结界还会震颤,即便不破裂,沈亦行也会陷入绝境之地,此等怨气的反噬,可不是闹着玩的。再加上对那人来说,活着也行,死了更好,这送上门来的劫数,他未必不会接。

去他爹的!不管了!

温如玉心一横,指腹抚过腰间的烬生铃,铜铃感知到主人的触碰,铃身顿时泛起涟漪般的红光。

铃身在温如玉手中逐渐发热,烫得几乎要灼伤掌心。他望着那流转的铭文,忽地想起年幼时爹娘的嘱托:“玉哥儿,这道铃要当第二个你来养。”

他五岁那年,阿娘红着眼眶将铜铃放在他的枕边,那时的铜铃还和一颗鸡蛋差不多大,能清晰地看到铃身周围刻着三个字:“身外身”。

他刚死里逃生不久,尚不知晓这枚以生辰八字炼化的灵器,已然成为他命盘之外的庇护所。

而自那之后,爹娘几乎每日都要向他确认铜铃的踪迹,如此小心翼翼的语气,仿佛捧着易碎的琉璃。

他也曾问起过,缘何要这么紧张一颗不会发出声响的铜铃,可爹娘只是笑着回答:“这是道长单独给玉哥儿做的灵器,自然要宝贝些,旁人都没有呢。”

直至十岁那年,突逢一场大火,他被困在火海里,寻不到一丝出去的办法。当他以为自己又要完蛋时,怀中的铜铃化作温润的水幕,滚烫的火舌舔舐着透明屏障,却始终近不得他分毫。

也是那晚过后,他才发现那只铜铃似乎小了一圈。

阿娘对他道出真相,说他命中带煞,一生多灾多难。是道长逆天改命铸铃护佑,代价是每一次催动,都会燃烧他的寿元。

待到铜铃彻底消失,便是他温如玉阳寿尽时。

“烬燃三匝魄归墟,命火成盾镇八极。残阳作引铃音断,半世光阴换须臾。”

混着本命精血的咒诀脱口而出,烬生铃应声暴涨,化作三丈高后轰然倒扣在地,铃壁内的星图逐个亮起,二十八道星辉交织成穹顶。

最先撞上来的几只怨灵发出哀嚎的声响,青黑色的雾气在星芒中逐渐蒸腾消散。温如玉始终保持着双手结印的姿势,清晰感受到生命力正从指尖流向铜铃。

铃身快速扩大,最终停在霜降下方的位置。

他得替他那傻兄弟撑一会儿。

白玉棋子突然从指间滑落,在棋盘上迸出清脆的声响,远在上京的谢淮之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慌。

“怎么了?”陈尘抬眸,不解地问道,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谢淮之喉结滚动,声音微微发颤:“荒川的信……还没来?”

陈尘摇了摇头,坦白道:“自昨日起,荒川的飞鸽全无踪迹,就连中律司的增援令也再未收到。”

寒意顺着脊柱爬上后颈,家中兄妹六人,五个都去了荒川,留他一人守在上京。倘若他们真有什么三长两短,他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四更的更鼓声传来,陈尘伸手捡起那颗掉落的白棋,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安慰道:“没有消息未必不是好消息,许是战事胶着,消息迟滞,我们要相信他们......”

“你得相信大哥可以处理好!他的结界哪会是轻易就能破的!”祁华对莫惊云说道,这俩人去找沈亦行的途中,在一个洞口遇见了。

“他若是能处理得好,断不会放任结界震颤两次!”莫惊云当即反驳,随后又继续说道:“你以为温二为啥不惜献祭寿元也要催动烬生铃?因为他怕大哥死在这儿,怕大哥最终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祁华本就烦躁,再听到莫惊云这满是责备的话语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跟我在这吼什么?难道我不担心大哥?难道我不想他活着?”

除了同为玉沙之人,他和沈亦行之间还是血脉相连、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比他们更担心沈亦行的安危,可眼下干着急没有一点儿用,只会失了方向。

冬苓僵立在泥泞中,碎月鞭上的腐肉一点点掉落。头顶上空的霜降剑与烬生铃交相辉映,在她眼中化作两道摇摇欲坠的光痕。

“大哥......二哥......”

她猜到沈亦行的状况不是很好,也明白温如玉将烬生铃放出去的目的是什么,那人想为沈亦行多分担一些。

可她呢?她要怎么做?她要怎么做才能为他们也分担一些。

邱漓不知何时已经和她走散了,就连瑶卿和云蘅二人都不见踪影,被风止令禁锢的怨灵层层将她围困,腐臭的气息裹挟着阴寒,如同实质般压得她喘不过气。

雨下了一整夜,浸透的衣衫紧贴在皮肤上,寒风一吹,更是冷的刺骨。源源不断地怨灵围上前来,有的甚至从脚下挣扎着向上爬出。

“苓儿!”

急促的呼喊打破冬苓的思绪,齐明的身影自远处疾奔而来。手中长剑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怨灵纷纷化作青烟消散。

待看清冬苓没有受伤时,那紧绷的肩头才稍加松懈,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苍白的脸上。

“师兄?”冬苓疑惑地望着眼前人,她不明白齐明为何要这么做,又为何露出这般担忧的神情。

她已经离开了相月山,甚至还曾将他囚禁在玉沙阁的暗牢中,他没道理还要帮她。

那本应该怨恨分明的纠葛,在这一瞬间似乎都变得模糊不清。

“沈亦行在东边。”齐明收回长剑,继续道:“我猜玄泽也在那儿。”

他回忆起下坑前的场景,沈亦行孤身一人站在岸边,目光久久凝视着东边。待他再抬头望去时,那道身影已消失不见。

那时的他定是发现线索之后,才有所动作。

冬苓朝齐明道了声谢,转身往东边的位置赶去。

与此同时,再看中蜉蝣观这边。

南宫娴始终和蜉蝣观的弟子待在一处,她的人得站在这儿守着玄机等人,不让怨灵和腐尸踏进阵法半步。污血溅到脸上时,她皱了皱眉,随意地用衣袖一抹,将脸上的秽物擦去。

“没完没了了还。”小黑话落时,转动着早已酸胀发麻的手腕。长时间高强度的战斗,让他的手指几乎都失去了知觉。

不知为何,这些东西好像长了脑子,知道这里有个阵法似的,前赴后继地冲击着他们的防线。

明明已经斩杀无数,可下一刻,又从黑暗中涌现出来,死死将他们困在这里,寸步难行。

“还要多久?”南宫娴一脸不耐烦地问道。

“半个时辰。”孟冬回答。

“操,我看这万人坑都没你们蜉蝣观坑!”南宫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心中的烦躁与愤怒达到了顶点。

起初,玄机等人尝试着从一角开始渡化怨灵,可琵琶声如附骨之疽,每渡化一批,就会有更多的怨灵被召唤出来,永远也渡不完。

而后,他们才明白过来,怨气之所以丝毫不减,是因为根本没能压制住源头。

玄机当机立断,决定改变策略:布下一个能笼罩整个万人坑的渡灵阵,待阵法完成,一举将坑底所有怨灵尽数渡化。如此一来,即便对方有能召唤怨灵的琵琶,也不足为惧。

可这个看似绝妙的办法,却有着致命的缺陷。万人坑广袤无垠,想要阵法覆盖住每一个角落,那么完成阵法所需要的时间将十分漫长。

原本,他们寄希望于沈亦行,相信有他在,时间问题总能解决。

但沈亦行设下的结界已经震动了两次,阵法一旦启动,便无法中途停止。

这就导致蜉蝣观的弟子在这期间不能有其他动作,进而南宫娴也被钉在了这里,寸步不离地守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