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年底会发生釜口战役这样精彩的战斗,曹操和刘备在此次战役之后都采取了同样的行动,那就是加强了汉中和蜀地边境的防御,两方都怕对方打过来,两方都处于防御状态,特别是刘备不断把训练好的部队派驻到关隘和边境城镇,双方形成了实质上的对峙。
年过的还行,比去年还要稍微好那么一点点,除了粮价确实高了一点外,其他都还是很好的,不算多么富足,但比其他郡县情况要好多了,我管辖的三郡之外的郡县饱受粮价和盐价高涨的折磨,其他像是铁制工具农具、陶器、布帛也都贵了不少,百姓生活质量下降了很多,大姓家族和地主、富商的日子当然没受什么影响,他们甚至借机还赚了不少钱财。越是社会痛苦的时刻,越是有钱人更有钱的时刻!
我又多了几个子嗣,大多是二胎,我的老母亲高兴的很,嘴里念叨的都是这个那个孙子,再没有我的一席之地。
年后不久曹操因夺取汉中的功劳,被汉帝封为魏王,距离代汉只差一步,甚至半步,如果换成别人一定会篡汉的,但曹操没有,他还是以汉室忠臣自居。半个月之后他的一个重大举动也好像能印证他的衷心,他扣留了投靠汉庭多年的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同时将匈奴分成了五部匈奴,严重的削弱了匈奴人的实力,也保障了北疆的安全!
当然,曹操也有揪心的事,张合被张飞重伤后坚持着逃回了汉中,在汉中昏迷了好几天,曹操也是下了血本,把华佗给送去汉中,确实给救回了一条命,只是张合被击中了腹部,内脏肯定是受损了,一直处于虚弱状态,华佗也断言他元气受损,不能再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了!曹操很是痛心,给了张合太尉的高位,在汉代太尉的职责是战时皇帝的军事参谋,平时归于丞相府,在汉末就是丞相的参谋,在曹操身边也算位置很高的官员,只是不会掌兵,更不会出战!
年后刘备又用了五个月时间才把祭天台给修筑完毕,台子坐北朝南,有二十米高,刘备立即进行了祭天仪式,为大汉祈福,为百姓祈福,当然还是显示他刘备的帝胄身份!之后新的工程又开始了,在祭天台近处修建庙宇,是祭拜大禹和天地的庙宇,百姓称之为大禹庙,里面盛放着从三星堆挖出来的青铜立人像和青铜神树等大型物件,而且他们挖到了一件特别的物件,那就是一把远古的铲子,大禹治水手里拿的那把铲子的青铜扩大版,它刚好放进巨大的青铜立人像的手里,这更加证明了青铜立人像就是大禹。
祭天仪式完成后,刘备也有别的动作,他宣布蜀地和荆州两地的罪犯刑期减半,死刑的免除死刑,但要承受十年的劳役,这给了死刑犯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另外两地的官员俸禄升一级,就是官职不变,工资高了一级,但这两条对我的建宁、牂牁(读zangke)、兴古三郡没有什么正面的作用,我管辖的三郡囚徒要不就是被强征去成都服兵役了,要不就是被提取出来干劳役了,牢房里并没有多少罪犯在关押,刑期减半也就是劳役期减半而已;因为三郡是高度自治的,官员的俸禄也是自行解决,我还要多拿出一些钱财来给他们发工资!
孙吴那边的疫情又持续了差不多半年,后期死亡人数少了,但瘟疫区域扩大了,许多偏远的地区也受到了影响,刚刚写完《伤寒杂病论》的张机,张仲景也因瘟疫而死,他的死不是意外,可以说是作死,他为了研究瘟疫,不断接触瘟疫病患,研究他们的症状和机理,试用各类草药。
也许是刘备的祭天祈福有了回应,蜀地和荆州大部地区都在仪式后不久下了雨,我的三郡也下了中雨,这也是上半年唯一的一场雨,缓解了旱情,但对农作物收成作用寥寥,因为下雨的时候已经接近收割时段。
有雨总比没雨强!我现在就这么想的。
孟家的商队又坚持了半年后,终于还是有些扛不住了,天竺的粮食价格已经高企,几乎没有利润,如果在不韦城(永昌治所)交割还会亏本,因为那里要收取额外的交易税。我们不得不进行调整,我们不再在天竺采购粮食,转而采购更多的马匹、香料、毛毯、玻璃制品,并且我把彭羕父子给召回来了,他们会有别的更合适的位置,天竺方向的物资交割点也从不韦城外换做平骠城,那里更安全,只是稍微远了点,孟文和毛拓把那里经营的越来越昌盛,许多商队不再去不韦城,而在平骠城北边的驿站进行贸易,那个驿站已经多次扩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市集。
这条线路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北上的商队,去成都的商队有时候甚至会亏损,不是贸易亏损,而是高额的商税加上激烈的竞争造成的亏损,别的商队不断的压低外来商品的售价,也在不断提高本地商品的价格,利差越来越小,甚至不足以涵盖住交的税。经过艰难的抉择,我最终决定关闭成都的线路,成都最主要的交易品是蜀锦,而我建宁工坊早就能批量产出锦帛,比成都的蜀锦质量稍次,但胜在我们有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成本。
但是多出来的商队和彭羕父子该如何安置我可是费了老神。
我想了好久,最终在吴地疫情结束时,我才下定决心重新开启对东吴的商路,就把彭羕父子安置在进乘县城,由他们父子俩主持这条从建宁出发,途径牂牁、兴古,最终到达东吴的商路,把天竺贩运过来的香料、毛毯、玻璃制品以及我的工坊生产的蜀锦等产品、兴古郡产的粮食和海盐给贩运过去,成为孟家的主商路,和最大的利润来源。
最难的还是成都商队的处置,我不可能把辛苦建立的商队解散,那就需要设置新的商路,难道我要建立通往曹魏的商路,那太远,也太危险了,况且蜀地原本就有几家大的商队通往曹魏,那是刘焉(刘璋他爹)主持蜀地时就存在的老牌商队。我就因此处于一种焦躁的状态,食不知味,夜不成眠,痛苦了好一段时间,直到我的大管家孟木来汇报,说今年的茶叶收成很好,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我们已经存储了大量的茶饼(茶饼是最容易运输和交易的),我才突然想起了一个闲置商队的去处。
之前的茶叶也有在推广,大部分销往成都城,小部分贩运到了天竺,其他地区售卖的很少。茶叶不仅仅是中原喝的多,茶叶的外销才是最主要的,茶的英文是tea,tea是音译,茶叶的海外贸易出发地是潮州,潮州话说茶就是tea。当然了我可不是要开辟大航海线路,我有一个更秒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