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793章 应对·雄猜之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还没有走到日后那个高度的朱元璋,突然听闻常遇春暴卒的消息,顿时被惊住了。

——如果说洪武年间的那些动荡也好,大案也罢,都和他这个主君有关系,或者和当时的局势有关系,只要早早做好预防就能有不一样的结果,那也就罢了,他和他麾下的这些人都是这么想的。

但是常遇春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不是战死,不是被害,不是什么其他的原因,而是暴卒。

暴卒暴卒,这两个字太过玄乎了——这几乎就是在说,这人之前看着一切都好,哪儿哪儿都没问题,以常遇春的身体情况和自身身份,说不定还相当健壮;然后,就在某个平常的一天,一切都照旧,没有什么新奇的事情,没有什么突发的问题,没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然后,就这样,这个人就突然没了。

不仅没的突然,而且还走的非常快……以朱元璋对这方面的了解,那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说不定都来不及救治。

不说万一当时常遇春身边没有其他人了,就算身边有人,大概率也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这要怎么做?这能怎么做?

除了让常遇春从现在开始就要懂得保养身体,注重养生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到时候,不要让常遇春在军中?——这根本不可能!不说他其实相当缺人,少了常遇春也不知道到底该抽谁补上他的位置,就是常遇春自己,也绝不可能答应。

作为武将,在打天下的阶段,却要为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的暴卒,而整整一年远离军队……那还不如杀了他。

况且,如果洪武二年真的没有出事儿,谁能保证接下来也不出事儿?难道还要接着远离军队吗?

事实上,就连从现在开始保养身体、注重养生这一点,常遇春都很难做到——武将自然是要领兵打仗,而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做到那种养生……

连他这个主君都做不到,常遇春就更做不到了。

所以,该当如何?

朱元璋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叮嘱常遇春保养身体还是要的,更多的,就是尽量从民间搜罗可靠的医者,然后往各个军中、各个重要将领那边都放上几个比较可行。

【而当时在池州附近的陈友谅麾下的将领,是赵普胜——没错,还是彭莹玉系普字辈的人。这人的经历有些复杂,早年他是彭莹玉麾下的弟子,后来他又和其他人一起归附了朱元璋,但是再之后又离开,归属到了徐寿辉麾下,如今也就是陈友谅麾下。】

【此时此刻,他驻守在安庆,而他的军纪不怎么样,经常带兵或者纵兵抢掠。】

【朱元璋觉得想要清除掉陈友谅在周边的威胁,赵普胜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他策反了赵普胜的食客——这个词可不是现在在店里面吃饭的客人的意思,而是指寄食于豪门贵家、帮忙帮闲的门客——让这个食客去离间赵普胜和陈友谅两人。】

【赵普胜对此毫无所觉。】

【之后,他每次见到陈友谅的使者,都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功劳,并且还觉得自己有恩于陈友谅,并且还把这个想法直接表示在了脸上——使者不是傻子,自然把这些情况都汇报给了陈友谅。】

【而陈友谅的性格在这时候就有了明显的体现:“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他本人强硬而又多疑,喜欢用权术来控制部下。】

【因此,面对赵普胜的态度,陈友谅当即生出了疑心,怀疑赵普胜要背叛自己;同时,他对赵普胜竟然敢认为他有恩于自己也怀恨在心。】

【于是,陈友谅直接以会师的名义从江州直接来到了安庆,而赵普胜对此毫无察觉,还在雁汊迎接陈友谅。但当他一登上船,陈友谅就立刻控制并且杀了他,随后,又吞并了他的军队。】

【军中发生这样的混乱,自然不可能毫无影响。】

【陈友谅想要直接动兵袭击池州,却因为自己的因素、以及朱元璋麾下将领的才能,最终失败,且是全军覆没。】

“雄猜阴鸷么……”李世民道,虽然关于陈友谅的性格,上面只提到了前面两个字,但是通常而言,这前两个字就是和后两个字连在一起的,所以李世民直接补全了。

雄猜阴鸷,这基本上都是评价雄主的话,但这种人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枭雄而无法成为最终的天下之主。

无他,雄猜阴鸷,就算不带后面两个字,前面两个字的杀伤力也已经够大了——强横,又多疑……只有一个特点,都不算什么,强横,强势,就是雄主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够强硬的话,怎么能够成为雄主?怕不是直接和徐寿辉一个情况了。

而多疑,多疑就多疑吧,如果手中的力量不足,就算多疑也没有太大用;如果这个人还比较能够听得进劝说,不是那么强硬,那也不是不能弥补多疑的问题。

但又强硬又多疑,那就真的没救了。

就像现在陈友谅这样,赵普胜当然态度不对,自视对陈友谅有恩……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或者怎么敢这样表露在脸上,简直就是没有政治方面的脑子。

可是这么稍稍一挑拨,陈友谅就上当,就转头直接杀了赵普胜,吞并了他的军队……陈友谅性格中的负面问题相当严重。

现在他能因此上当,日后,如果真的走到了他和朱元璋各自独霸一方、双方必须有决战的时候,难道朱元璋就不能再挑拨一次,陈友谅难道就不会再一次上当自断臂膀吗?

这简直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答案一定是必然。

雄猜,这种性格,可不是能够改掉的。

不过,后来登基之后在在位期间屡屡掀起大动荡的朱元璋,性格到底有没有往这方面走,李世民也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清洗功臣不算什么,但是有时候清洗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确实和皇帝的性格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