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明朝官员们在对徐鸿儒起义的后续处理上,可能也起到了相当的反作用:邹县、滕县、郓州等等地,户口大减,这是因为许多百姓都参与了起义、没有参与起义的百姓或者被裹挟、或者离开、或者被杀——被起义军或者明朝军队所杀——导致。】
【但是山东巡抚赵彦选择,把战死的起义军的尸体,以及无辜被杀的普通百姓大的尸体全都收集起来,根本不作任何区分,直接全都聚集在一处,封土形成高冢,筑成了“京观”,并且还立碑,目的就是为了恐吓民众。】
【“稗后之人观之曰,此固向者妄窃名号,自干天诛者也,其谁复敢逞狼心而奋螳螂哉!”
“后来的人看到这些(事)会说:这本来就是过去那些妄图窃取权力名位、自取灭亡的人,谁还敢再逞凶残之心、行这等螳臂当车的事情呢!”】
有不少官员都皱了皱眉毛,但不是对赵彦的做法,而是对这故事中的评价:“这有什么问题吗?筑成京观,警示后人,震慑宵小,有何不妥?”
赵彦的做法,不很正当吗?
山东就是这一场暴民作乱的主要地区,在这个地方,聚集起那些乱民的尸体,做成京观,从而产生警示作用,让百姓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不仅是一方长官治理镇守一方的职责,也是一方长官教化百姓的职责啊!
至于说京观,那不就是常规操作么,也不怎么血腥,又能够体现功劳和震慑,多好的选择!大家都喜欢搞京观,这根本不是什么出格的做法。
又不是砍头筑成人头塔,只是把尸体堆积起来而已。
至于说赵彦立的碑上面的那句话,那更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反贼如此逆天行径,不是螳臂当车是什么?他们做这件事情,不是因为妄窃名号、狼子野心,还能是因为什么?
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事,就应该这么处置,就应该顺带着用来震慑和教化百姓!
不然的话,如果不严重处置,有人看到了打算效仿怎么办?
当然,也有人模模糊糊意识到了什么。
虽然按照他们的认知,这种做法非常正常、非常正确、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从后续效果上来看,那大约是不太行的……事情本身做的没问题,筑成京观没有问题,立碑警示没有问题,只是偏偏效果就是不行!
这是后续大起义的前奏,是信号,那就是说,日后很快就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接连不断的造反——京观和碑文的警示教化作用根本不够,效力不行!
或许就是因此,这上面才会这么评价,认为后续处理“起到了反作用”?
说不定反而推动了更多的人参与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可是如果不这么做,那该怎么做?京观也好,立碑也罢,已经是他们在寻常状态下能够使用的最激烈、最严重、最强势、最有震慑力的手段了。
不这么做,难道还真的去把人的头全都砍了,筑成人头塔,或者把人头悬挂在一个地方?
那也太血腥残暴了,而且肯定会被人指责批评乃至弹劾的。
所以,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有效震慑并且教化百姓,让他们不要再做这样的逆天之举呢?
【但是这有效果吗?当然有,普通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可怕景象,当然是会被吓得战战兢兢,恐惧不已,甚至夜不能寐,就怕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有哪一天也成了那京观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朝廷和官府的态度绝对不是正面的,只能是负面的,全然负面。】
【如果只是恐惧之情,那都算好的;说不定有很多人还会在恐惧之后渐渐产生恨意和敌意——因为这筑造成京观的,既有起义军的尸体,也有普通百姓的尸体!】
【赵彦没有做任何区分,根本没有打算区分。】
【但是普通百姓能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亲朋到底有没有参与起义军吗?】
【如果说两方敌对,那么,战败的那一方在战后被立碑、被筑成京观,也算是师出有名;但是无辜被杀的普通百姓呢?——更不要说,虽然起义军绝对不能说是那等清清白白、绝对不冤杀一人的存在,可是明朝军队的军纪……大约也就是半斤八两,指不定这些被筑成京观的无辜百姓中,有相当多是被朝廷所杀。】
【他们的家人能不有什么想法吗?】
【再者,就算这些无辜百姓中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大家不考虑那么多,只在意自己日后的情况——那也会意识到,朝廷不可靠,朝廷不可信。】
【因为不论是什么人,最后朝廷都会将他们视作敌人、反贼、乱民,都会让他们不得安息,换言之,如果再次遇到起义,而自己本身不是最开始起义的那一批人的话——那最好就是逃离当地;如果不打算逃离,或者没办法逃离,那最好的选择,也就是加入这些起义军。】
【反正最后都有很大的可能被杀,并且被视作是起义军的一份子,那还不如干脆投了呢!】
许多百姓们用自己的反应证明了这些话。
他们在看到那样的京观的时候恐惧颤抖,面色苍白,甚至有人直接抱住了自己的亲人,更有父母紧紧地拥住了自己的孩子,好像想要借此保证,自己、自己的儿女亲人,日后都不会陷入到这样可怖的境地之中去。
但同时,在颤抖恐惧的同时,他们还有不少人依旧盯着画面看着,看着那上面的一幕幕;还有人神情变幻,在恐惧的底色下面隐隐还有着什么其他的情绪……
其实,这上面说的确实是对的。
如果能够不卷入这样的战火混乱之中,他们当然还是希望不要卷入进去,能安安稳稳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日子!
但是,如果还是要卷入这样的战火中——那他们难道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想到这里,不少人纷纷低眉敛目,下意识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