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997章 津津乐道·藩王土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97章 津津乐道·藩王土地

认识或者不认识毛羽健的人都忍不住想要找机会看看他的脸色。

说实话,从这神迹出现开始讲故事以来,历朝都有人认识这故事中出现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激动不已,可随着故事越讲越多,这种冲动也就越来越淡。

当然,还是想要看看日后变成了那个样子的人,如今是什么样的;但是吧……就,也没那么着急了。

特别是那些可能的疑似是起义军首领的人,以及可能自己也参与了起义军的人。

当然,这也有另一重缘由:这些人生活的时间段基本上已经趋近于天下大乱之际,谁还有那等闲心思只为八卦?若是真的要打听,那也是奔着其他目的去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让所有人都心中非常急切想要见到的——但在此之前,这基本上都是大奸臣、或者悲剧英雄的专属待遇,毛羽健属实是开创了新赛道了。

还有人就此窃窃私语:“要是我,我宁可要一个欺凌小吏的名声,我也不想要野史上流传这样的事情……”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实话。

真的!他一点也不想要这样的名声!一点也不!

堂堂男子,竟然为了这样的事情就跑去决定要裁撤驿站驿卒……也太丢脸,太不体面了。

如果说畏惧妻子不敢直接纳妾,这有点惧内的名声的话,也就算了;但是在后来还要反手报复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的驿站和驿卒,这就太难听了。

惧内这个名头,有时候也是以讹传讹,指不定人家就是夫妻恩爱而已,对这个名声,有人觉得不好,有人根本不在乎,这其实都是个人生活罢了,实际上也不算什么,指不定还能传为美谈。但是毛羽健这个……

前面是惧内,转而又要趁着妻子外出偷偷纳妾,这就是一个不好的名头了;然后,妻子回来又把妾侍赶走,这还算了,可他转头报复让妻子飞速赶回来的驿站驿卒……

这名声已经不能听了!

还有之前被冠上“惧内”名头的一些人纷纷跳出来和毛羽健——野史中的毛羽健划清界限:“可别说他惧内,这如何能叫做惧内?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

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因为一个所谓的惧内的名头,和他们联系起来呢?

还有人在聊其他的:“我怎么看着好像大家都把这件事情当真了?”

要不然也不能聊得这么真情实感啊。

但问题是,这不是野史吗?谁能保证这是真的?古往今来那么多野史,平平淡淡的有,特别炸裂的更多,难道还真的全都取信?

对此,另外的人回答:“其实吧,这大约还是看热闹而已。”

大家肯定不至于就这么信了啊,但是这样大的乐子,那确实不怎么多见的,当然还是趁着热度还在笑笑闹闹乐一乐为上啊。

“我当然知道是看热闹,可是看热闹的心态也有不同,这……”那人撇撇嘴,“但是我看这许多人看热闹的心态也已经不是全然不当真的那种了。”

答话的人两手一摊:“这也是难免的事情,主要是这野史里面毛羽健办事儿的缘由着实有点出人意料,实在是……不像假的。”

要是那种一板一眼,大家随口就能说出来的缘由,比如遭遇慢待、比如办事儿不利、比如……那许多人应该还是不太会相信的;可要说毛羽健是因为纳妾不成被妻子抓住了所以恼羞成怒报复驿站……

呃……这……怎么说呢……反正可信度一下子就让人觉得提高了许多。

【这里再简单讲一下导致农民起义激烈爆发的背景因素。】

【和历史上很多王朝末年一样,土地兼并是其中的一大关键,这里就涉及到了明朝的土地制度。】

【明朝末年,从皇室到普通士绅们越发疯狂地兼并土地,大量侵占官田私田。以皇帝为首,在京畿等地建立大量皇庄,而宗室藩王、勋贵外戚乃至宦官们也都有样学样,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土地。】

【其中,占有土地最多的是明朝宗室,朱家人,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朱氏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万之多,全国半数的土地都在宗室们的手里面,比如,万历年间的潞王有庄田四百万亩,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不太清楚,这相当于两千七百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东莞市。】

【除此之外,福王朱常洵有庄田两百万亩。到了天启年间,桂王、惠王、瑞王、宁国公主、遂平公主的庄田都是一百万亩起步。】

【整个山西省,全省中的好田地都在宗室的手里面;河南的土地,则是半数都在藩王宗室的手里面……】

【宗室勋贵外戚这个群体侵占田地的面积,在天启年间达到了五千万亩——三点三万平方公里,接近一个海南省,差不多是四百六十七个标准足球场。】

【至于说普通的官僚士绅们,那也是不甘落后的,万历年间,南直隶地区就有占地七百万亩的大地主;天启年间,魏忠贤占田一百多万亩;崇祯年间,河南地区,富裕一点的士绅人家田地十万亩起步,不那么富裕的,也不少于五万七万亩。】

【而在江南地区,人口稠密而土地稀少,以至于“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百姓们瞳孔地震。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那些达官贵人们竟然能够占有了这么——多的土地。

这上面只是说出了总数,列举了几个例子,并没有把每个达官贵人所拥有的土地异议讲明白,但这也已经足够了,已经足够他们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因为,后来的那些人们或许不清楚“亩”“万亩”的意义,但是他们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啊!

虽然他们谁家也没有什么万亩土地,更不要说百万亩了,所以对此有点想象不能,但绝对比后来的那些人们更加清楚这里面的意义。

这些土地,非常非常多——不知道能够养活多少人!

而那些达官贵人们……呵呵,他们占有了这些土地,除了为了他们自己的奢侈生活,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意义?

倒是让更多的人都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