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从昨日就起了高热,一直高烧不退,府上请了太医,但太医说少爷体虚,不能用药。”
“方小大夫是周老神医的高徒,还请方小大夫赏脸,去府上一趟。”
靳管家瞧着五十多岁,精神小老头,但人怪有眼光。
不知道是神医,还是高徒俩字,让方南枝美滋滋的。
加上,她本来就心虚,怀疑是自个牵连了靳云庭,一口就答应了。
方南枝提了药箱就走,今天赶车的是袁伯。
暗梅受伤,不能保护方南枝,就换了他。
靳管家不肯坐进车里,只坐在车辕上。
方南枝感觉这么说话不方便,就把车帘掀开,往外坐了坐,直接问。
“你家少爷是什么引起的发热?”
“太医说是,咽喉什么感染。”
靳管家赔笑,太医用词太专业,他记不住。
方南枝听明白了,还是吸入太多烟的问题,但常人也就是嗓子疼不舒服几天。
靳云庭是身体太弱,牵一发而动全身,被连带起了高热。
偏他嗓子疼,体虚,怎么用药,就很讲究了。
方南枝想着,直接问:“你们少爷昨日怎么进火场了?”
靳管家当然知道这事,昨天少爷被带回来,他身边的小厮第一时间被家主叫去问话。
小厮说的是,少爷见茶楼失火,就不管不顾往里冲,险些被刺客伤到。
暗卫露面,少爷趁着空档跑进去,他拦不住人,只能跟上。
少爷进去后,就一直在喊方南枝,可没喊多久,烟太大,火势滔天,少爷有些出气不顺。
小厮吓坏了,本想带少爷出去,结果有横梁掉落,他推开少爷,自个被压住。
少爷也不知怎么昏迷过去。
也就是说,靳云庭是真的为了救方南枝才去的。
靳管家不知道方小大夫和自家少爷有什么渊源,但他知道,少爷不是那种热血上头,就不顾身体,以身犯险的人。
以少爷的身体,他要总是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什么的,恐怕人早就没了。
靳管家尽量说的委婉些,不能让人误会挟恩图报什么的。
方南枝当然听明白了,这一刻,她真心虚了。
以前还不太喜欢靳云庭,现在多了几分佩服。
这世上,能把承诺这么当回事的有几个人?
等到了靳府,管家在前引路,畅通无阻进了靳云庭的院子。
院子里,或坐或站了许多人,一个个蹙眉、忧心的模样,还有个美妇人,在悄声的哭,时不时用帕子擦眼泪。
方南枝就认出两个人,她刚想行礼,靳家主就让她先去看看云庭。
方南枝也不客套了,拎着药箱进屋。
守在屋里的太医,她认识,魏太医,很有资历的老太医了。
他抬手示意,让方南枝先把脉。
方南枝取出脉枕,很快进入状态,听了会儿脉。
她又净手,去掀开靳云庭的眼皮看了看。
屋里的丫鬟们吓一跳,这小娘子,也太大胆了些。
等看完,她和魏太医去旁边商议。
“现在人高烧不退,方姑娘可能针灸?”
魏太医知道,小姑娘针灸挺好的。
方南枝摇头:“针灸起效太慢了,我看他高烧,烧的意识都不清楚了,还是喂药吧。”
她怕烧的时间太久,靳云庭把脑子烧坏。
“可他的喉咙……”
“师父教过我药贴,有两种能用,一种贴额头,可以适当退热,另一种贴喉咙,能消肿止疼。”方南枝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魏太医惊奇,还以为周老辞官回乡是真的享清福、教徒弟。
没想到医术还在不断精进,都开始琢磨药贴了?
“哦?多久见效?”
“退热贴不确定,但消肿止痛贴应该挺快的。”
一消肿,靳云庭就能吞咽药了。
魏太医也不多怀疑,当即写了一个退热的药方,还给方南枝看看。
这是惯例,两人一起治病,总要让人知道你治病手段。
方南枝看过后,默默记住,她觉得这方子特别好,不比师父医术上珍藏的差。
太医院果然卧虎藏龙,周老总让她谦虚是没错的。
反正方南枝觉得,真论医术的底蕴和实力,她是比不上的魏太医的。
但她的优势在于,治病手段多。
因为她不止和周老学,还和系统的医书学,学不明白还和周老探讨。
俩人配合,方南枝贴药贴,魏太医亲自抓药熬药。
等他把药端来,一检查,果然消肿止痛贴已经起作用了。
他心下惊叹,面上不显,亲自给靳云庭喂药。
等药喂下去,没多久,不知道是药效好,还是和退烧贴结合用效果好,靳云庭开始退烧了。
屋里的气氛顿时一松。
方南枝和魏太医提着的心放下,两人齐齐长叹一声,又对视上,一大一小齐齐笑了。
“方小大夫的药贴实在是精妙。”
“比不得魏太医您的开方之能。”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句,又一起开口:“下次我们来太医院交流交流?”
嘿嘿。
两位大夫眉眼耸动,都很高兴。
其实太医院的太医,以前都很保守,医术只教自家子侄。
但从方南枝一场医学交流会后,邢太医等人都有前浪快被拍在沙滩上的感觉。
邢太医多贼啊,特意找了太医院里,以前和周老关系好的。
让他去周府做客,以拜访老友的理由,去套套话。
到底咋教的徒弟啊,怎么比他们徒弟强一大截?
周老还能不知道太医院的小九九,但他年纪大了,心胸开阔了,还有可能被小徒弟感染的。
小徒弟总说,提高医者地位,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士能治国,不仅因为他博古通今有智慧,还因为天下的士很多,或许有争斗,但对外很团结,共同维护士人的利益。
方南枝还总嘀咕,等医者像士人一样多,医的地位或许就不同了。
所以周老装着不知内情,和昔日好友说了实情。
徒弟好,一来是她天赋高,学什么都快,二来就是方南枝敢问敢交流,她能在淮南府济世堂,把几位坐堂大夫的拿手医术学过来。
要知道,济世堂的掌柜都做不到。
邢太医年轻,自信,还听劝。后来就在太医试,不仅教自家徒弟,还教别人的弟子,没多久就发现弟子们真的比以往进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