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文才没跟着。
公主说了改日,那就改日。今天只怕他们有正事要谈。
“别总闷着,要不,我弹曲给你听?”
项文才转身,眼神温柔看着隆起的被子。
益阳县主这才露出脑袋来,她抬眼看了眼仪宾那张明朗的脸,无论成亲多久,都看不腻。
她像是一只傲娇的猫,矜持又骄傲的微微颔首。
屋里很快琴音绕梁。
前厅,丫鬟们刚上了茶,明珠大长公主就到了。
祝冠峰和俩孩子同时起身,行礼:“见过大长公主!”
明珠大长公主由人扶着,不紧不慢走到主位,落了座,才大大方方开口:“免礼吧。”
三人这才站直了身子。
祝冠峰是奉命而来,主动开口:“大长公主,下官前来,是有关陈勇案,有些问题想要了解。”
明珠大长公主威严而包容的凤眸落在他身上,语气平静道:“坐下说吧。”
祝冠峰道谢后入座,不过只坐了三分之一的椅子,身板挺得笔直。
方南枝兄妹俩也自觉落座。
而明珠大长公主却又不急着搭理祝冠峰,温和看向小姑娘。
“枝枝,你才受了惊吓,怎么不多休息休息。”
这是很自然的亲近,长辈对晚辈的担忧和关怀。
方南枝虽觉得,她们还没这么熟稔,但依旧礼貌笑道:“劳烦大长公主惦记,我没什么大碍,倒是不知县主如何了?”
总要礼尚往来的关心下。
明珠大长公主只觉得她贴心。
“太医来看过了,益阳休养些时日就好,还多亏了你不计前嫌,救了她。”
这句不计前嫌是一点问题没有。
之前益阳县主对方南枝做的事,绝对算得上过分了。
“以后,你若是有空,可以多来公主府,找益阳玩,你们本来就是姐妹。”
血缘上是姐妹,但年纪上差的有点大。
方南枝被这句话惊的瞪大眼。
不是,她和益阳县主没这么好吧?
可她上门是有事相求,不能说的太直白,落了大长公主的脸面。
因此,她只能装作羞涩腼腆的笑了笑。
明珠大长公主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目光落在如同青松般身姿挺拔的少年身上。
“这孩子长得倒是好,不愧是枝枝的兄长。”
饶是以她的年纪和阅历,看到这样的少年,也是眼前一亮的。
秦彦彬彬有礼:“小子秦彦,这次不请自来,打扰了大长公主,实在失礼。”
明珠大长公主看他不卑不亢,说话时,眼睛很规矩,不乱动,但又显得精神奕奕,就知道,这也是个不简单的孩子。
她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方铜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以他的身份,能娶了陈子曦,算是一道福,后来能入赘给钱凤萍那样外柔内刚、心思细腻,纯善宽厚的人,算第二道福。
如枝枝这样聪颖活泼、赤子之心的女儿,是第三福。又有秦彦这样沉稳有谋算,俊朗出尘的继子,是第四福。
人的一生,福气都是有数的,像方铜这样,能抓住每一道福的,才让人羡慕。
“听说,你小小年纪,已经是举人了?在国子监读书,可还适应?”
秦彦心中明白,能得了大长公主的友善,只怕是托了妹妹的福。
他中规中矩回答:“小子是运气好,才中了举人。国子监的夫子个个博学多才,同窗也各有所长,小子要学的还有很多。”
明珠大长公主微微颔首:“是个不骄不躁的孩子。”
等他们闲话完,祝冠峰已经悄悄喝了半盏茶。
咳,早上吃多了卷饼,现在感觉有点咸。
“祝大人,今日来是出的公差,还是办的私事?”
刚才对秦彦兄妹和颜悦色的大长公主,对上祝冠峰,语气一下锋利起来,像是带了寒芒一样。
若是公差,带方南枝他们来,可是不合规矩的。
若是私事,她堂堂大长公主还没必要亲自露面见什么京兆府少尹。
祝冠峰拱手:“回公主,是公差。”
前厅一下安静下来。
方南枝察觉气氛不对,更怕大长公主还是什么都不肯说。
“大长公主,是我主动来的。”
“我想知道,我是陈子君的外甥女,我有权利知道。”
小丫头这话很大胆,颇有点质问到大长公主头上的意思。
祝冠峰暗暗给她使眼色,让她收敛点、委婉点。
不是,晚辈求长辈办事,用撒娇卖萌的法子,不是更好吗?
这小姑娘长得软绵绵,就是性子太硬。
明珠大长公主对上小姑娘执拗的眸子,不用她多说什么,已经知道她的态度。
正如祝冠峰说的,此一时彼一时,她确实没有再刻意让小姑娘不卷入这事的意思,已经来不及了。
“罢了,你想知道什么?”
方南枝心头一跳,头一次听到了不同的答案。
她眼睛大亮,有很多想问的,可惊喜来的太快,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
祝冠峰抓住机会:“敢问大长公主,当年您拿出来的证据,是从何处得来?”
明珠大长公主突然叹息一声。
“噼啪!”
外面,雨珠一连串的掉下来,落在地上,发出了响声。
很快,雨水连绵成丝,连带天空都显得雾蒙蒙的。
明珠大长公主的目光空洞又悠远,不知道思绪飘到了哪里?又随着时间,一点点回笼。
“本宫是在陈府的书房找到的。”
那天天气很好,炎炎夏日,明珠大长公主才有身孕不久,陈府上下很重视,恨不得她什么都不要做,好好休养。
可明珠大长公主哪儿能闲的住,由丫鬟伺候着,想去书房找些有趣的书。
陈府的书房,以前是陈子君处理公务、读书练字的地方。
成亲后,书房却被一分为二,一边是陈子君的藏书,另一边是大长公主的。
他们爱看的书不太一样。
陈子君看史书、地理志等等。
而大长公主爱看一些诗集、游记、话本子。
虽志向不同,但两人经常一人捧了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品茶,也能得一室宁静。
那日,明珠大长公主去了书房,就发现不对。
有一排的书架,有些乱,还掉下了几本书。
明珠大长公主有些不悦,以为是有下人私自进来过,或者有什么人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