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697章 胡惟庸当年也备受圣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7章 胡惟庸当年也备受圣宠

“咱要让天下士子都看到,朝廷重视的,不只是四书五经、科举功名,还有这些能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学问!”

朱元璋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龙纹靴底与青砖相撞,发出“哒哒”声响。

他突然停住,眼中迸发出锐利光芒:

“传旨下去,将此次封赏驸马的事,一字不漏地抄录在邸报上,明日发往各布政使司!”

朱标垂手恭立,心领神会的微微颔首:“父皇,是否要着重强调此次封赏与气象治河之功相关?”

“正是!”朱元璋猛地转身,袍袖带得案上奏疏哗啦作响。

他大步跨到舆图前,布满老茧的手指戳向开封府位置,声音震得殿内嗡嗡回响:

“这次,咱就要借邸报让天下人看个明白——是满嘴‘之乎者也’能拦住洪水,还是被他们瞧不上的气象之学能救命!”

“黄河没决堤,靠的不是神灵庇佑,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朱标正要告退安排,朱元璋高声喝住:

“等等!邸报上再加一条——民间只要有人钻研水利气象有成果,准许直接入朝面圣,咱要亲自考校!”

他望向殿外,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咱倒要看看,这天下到底还有多少被埋没的能人!”

朱标退下后,刘芳接到通传,踏入殿中。

朱元璋目光如炬,盯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沉声道:

“河防之事,细细说来。往后河道衙门独立,这千钧重担,你可担得起?”

刘芳浑身紧绷,重重叩首在地,声音铿锵:

“陛下委以重任,臣定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

工部。

值房内,陆知白还在思考人生。

窗外骤然炸开的喧闹声,让他回过神来。

他透过雕花窗棂望去,只见河道官刘芳被工部同僚团团围住。

刘芳仍穿着沾了黄河泥的官服,脸上却笑出了褶子。

腰间新换的蹀躞带嵌着宝石,在阳光下晃出光芒。

“刘大人这回可是立下大功!”一位主事满脸堆笑,“听说陛下特准你坐轿入宫述职?这可是天大的恩荣!”

刘芳连忙摆手,眼角笑出的纹路更深了:

“使不得使不得!这功劳都是陆侍郎的!若不是侍郎在工部居中调度,运筹帷幄,我不过是跑跑腿、出出力罢了!”

这话飘进值房,陆知白握着笔的手顿了顿,勾起一抹浅笑。

这么大的朝堂,还是有人能做实事的。

暴雨夜,刘芳送来加急文书,字里行间皆是“谨遵侍郎钧令”;

堤坝告急,刘芳嗓子喊得嘶哑,仍坚持在一线督工,清淤泄洪的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

陆知白放下笔,推门而出。

刘芳眼尖,立刻挣脱人群,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躬身作揖行礼:

“侍郎!卑职能顺利归来,全靠侍郎庇佑!

陛下赐了绸缎十匹、钞十锭,卑职实在受之有愧……”

“快起来!”陆知白伸手虚扶,目光落在刘芳溅着泥点的靴子上,“这些日子你在开封辛苦了,这些赏赐你受得起。”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两人走进值房,关起门来。

陆知白微微一笑:“有件事你需知晓,我提议河运漕运分治,陛下已经准了。

往后河道衙门独立成司,责任重大,担子可不比从前。”

刘芳微微颔首:“侍郎,陛下以同我说起此事,差我试领这河道衙门……”

“别辜负陛下的期望。”陆知白笑了笑,“若江河安澜,便也有百姓安宁,社会安定。”

……

今日朝会上的封赏,消息如野火般席卷京城。

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一起,议论声此起彼伏:

“广智侯真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成了太子少保!”

“听说还赐了蟒袍,这可是天大的恩宠!那蟒纹四爪,跟龙就差一爪!”

民间自然是把消息传得热闹。

而在朝堂之中,也引发了新的暗流。

那些原本就对他有些不服气,或者是对新学说看不顺眼的官员,难免又要议论如潮。

下值后。

某处没有行人的道路上,几位大臣凑在一起,脑袋几乎要碰到一处。

翰林院侍讲王大人抚着胡须,眉头拧成了疙瘩:

“陛下此次封赏太过厚重,他本是驸马,如今又加封太子少保,赐蟒袍,这阵仗……莫不是要将他捧上云端?”

“依我看,陛下怕是另有深意。”刑部员外郎李大人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嗓音,“当年胡惟庸,不也是圣眷正隆时突然遭了变故?先重赏,再……”

他伸出手掌在脖子上一抹。

众人皆是眉头一挑。

“此言差矣!”礼部主事张大人连连摇头,“他这次治水确有大功,陛下向来赏罚分明。况且他是驸马,于情于理,重赏也说得过去。”

“话虽如此,可蟒袍何等贵重!”陈廉不知何时凑了过来,冷笑一声,

“自开国以来,非皇室宗亲、立有不世之功者,何曾有过这般赏赐?陛下此举,分明是将他架在火上烤!往后满朝文武,谁不对他眼红嫉恨?”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

“说不定陛下就是要借群臣之口,敲打敲打他,让他知道,功劳再大,也大不过皇权。”

……

吏部尚书府中,几位亲信幕僚围坐在书房里。

“依我看,陛下还是看重陆知白的。”一位幕僚笃定道,“太子少保虽是虚衔,却能入东宫讲经,这可是天大的荣宠。若真是捧杀,何必给他接近储君的机会?”

“话不能这么说。”另一位幕僚反驳,“当年胡惟庸也是深得圣心,最后还不是……”

他话未说完,便被吏部尚书皱着眉头抬手打断:

“罢了罢了,君心难测。咱们只需做好分内之事,莫要妄加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