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扰边、走私之外。
西夏还拉上辽国,一起给北宋上眼药。
“结果呢?大宋边境上自己老百姓吃不上盐,民不聊生!”
“西夏那边日子也不好过,穷得叮当响!”
“两边都没落着好!”
郁新跟着点头,补充:“书里说,盐禁了,可那私盐贩子跟蚂蚁似的,到处钻。”
“官府抓得人仰马翻,钱花老了去了,屁用没有!”
“根本禁不住!”
陆知白放下茶杯笑问道:
“那大宋,错在哪儿了?”
四个人思索片刻,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起来:
“盐这东西,是民生必需之物。”
“是个人就得吃,天天都得吃。”
“大宋是强,可他垄断不了市场。”
“西夏自己能产盐,辽国那边也有。”
“就算把边境卡死了,他宋朝自己地界里,那私盐也没停过!”
“硬不让卖,不让买,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边境上的老百姓,而且大多是夷狄胡戎,人家不恨你?”
陆知白嘴角翘了翘,接过话头。
“大宋想用盐卡西夏脖子。”
“可他手里这把刀,钝得很!”
“还不锋利!”
“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给伤了!”
他目光扫过四人:
“第一,盐,没那么稀缺,不是他大宋独一份儿的买卖,搞不了垄断!”
“第二,盐,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你敢断?老百姓不跟你翻脸?”
“第三,这玩意儿一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说不定还赔得更多!”
他看向杨士奇:“所以啊,最后那个《庆历和议》,听着是讲和了,实际上呢?”
“大宋打掉牙和血吞,每年还得倒贴钱粮,买个边境清静!”
杨士奇眉梢一挑,神色有些揶揄:
“确实是这样……费力不讨好,这都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好好研究《管子》的缘故。”
郁新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
“那……侯爷……”
“咱们这次这个大黄……”
他话没说完,但那眼神里的担忧,明明白白。
这不也是经济战吗?
别最后跟宋朝似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陆知白乐了。
“你们说说,大黄,跟那青白盐,最大的不同,是啥?”
户部这几个学生,虽是知晓有这么回事,但毕竟是公务在身,并没有参与很多。
现在还没成,陆知白也没跟他们讲太多。
所以,全靠自己思考。
蹇义不太确定地抬起头:“大黄……好像,不是非吃不可?”
“对了!”陆知白啪地打了个响指,声音清脆。
“盐,你不吃,活不了!大宋这一禁运,直接影响本国民生!”
“大黄呢?”
他摊开手。
“北边那些放羊牧马的,以前没这玩意儿,日子不照样过?”
“现在为什么觉得离不开了?”
“还不是因为吃牛羊肉吃多了,加上咱们之前放出去的风声,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
“是咱们让他们觉得,这玩意儿是命!”
“更要命的是,”陆知白眼神一下子变得贼亮,“这玩意儿,谁说了算?”
“哪儿产?”
夏原吉几乎脱口而出:“只有咱们大明!”
“没错!”陆知白嘿嘿一笑。
“咱们手里攥着它的根!绝对的垄断!独一份儿!”
“大宋的盐,跟咱们的大黄比,那控制力,提鞋都不配!”
……
这份关于“青白盐战争”的分析报告,很快就放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老朱看得那叫一个仔细。
宋朝和西夏那点烂事,他当然知道。
可被陆知白这么一对比,一分析……
嘿!
他心里更有底了!
盐战,宋朝有顾虑,西夏也有牌。
可这大黄……主动权,几乎全在咱手里!
这仗,打得!
而且,要往死里打!
就在这时,锦衣卫那边,也是一不小心,送来点北边的“笑话”。
说是北元那边,因为大黄价钱疯涨,加上大明边境卡得死死的,各种谣言满天飞。
其中传得最广的一个,居然是……
大明皇帝陛下,龙体不咋舒坦,得了某种难以启齿的毛病。
——拉不出屎了!
所以才不顾一切地搜刮大黄!
朱元璋看到这份密报的时候,正在喝茶。
“噗——咳咳咳!”
一口茶水直接喷了出来。
老朱被呛得满脸通红,指着那份密报,又好气,又想笑。
“他娘的!”
“这帮鞑子!”
“脑子里装的都是屎吗?!”
“咱拉不出屎?!”
“放他娘的狗屁!”
老朱气得一拍桌子。
等朱元璋气儿顺了点,他又摇了摇头,懒得管这事儿。
哎呀,民间嘛,大多听风就是雨,没有一点自己的脑子,向来如此……
关键是,那是北地的谣言,他能怎么管?
那就只有,再多卖点大黄给他们了……
陆知白被召了过来。
老朱问道:
“最近,情况如何了?下一步怎么走?”
他可是记得,之前陆知白说过,这场经济战,不可能太快,至少得一年半载的。
陆知白先开了口。
“陛下,北边那些流言,儿臣也听说了。”
“哼!”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陛下息怒。”
陆知白躬身,“其实,这流言……也未必全是坏事。”
“哦?”
朱元璋挑了挑眉。
“既然他们觉得,这大黄是关乎‘龙体’的宝贝……”
陆知白顿了顿,抛出了琢磨好的想法。
“那咱们,不如就顺着他们的心思。”
“搞一个……‘御制大黄’!”
“御制大黄?”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眼神锐利起来。
“对!”
陆知白点头,“咱们手里不是攒了大量顶好成色的大黄吗?”
“可以精挑细选出最好的,就说是贡品级别。”
“用特别的包装,打上只有咱们才认得的标记。”
“然后,通过专门的渠道,用天价卖给北元的那些王公贵族、大部落头领。”
“告诉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普通的大黄?那是给底下人用的!”
“只有这‘御制大黄’,才配得上他们的身份!”
“让手里有这‘御制大黄’,变成一种象征!”
“一种地位的象征!”
他越说,眼睛越亮。
“陛下您想啊,这帮人,钱多没处花,最爱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