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清明赋 > 第296章 戳穿(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内哗然。赵放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正要开口斥责,却听赵晏继续道:“朕只是想试试,三位‘老臣’是否还记得先帝的恩义。真正的楚太师,后园那株紫藤是他亲手所植,先帝从未送过什么墨玉藤,他常对人说‘先帝知我,不重虚礼’;真正的叶学士,那篇注解被先帝视为珍宝,早已刻在碑林,;真正的杨将军,那柄弯刀至今挂在他家祠堂,刀鞘上刻着‘先帝赐还’四字!”

他猛地指向三人:“你们连这些最基本的旧事都答不上来,只会顺着三弟的意思说话——你们究竟是谁?!”

楚太师三人脸色惨白如纸,赵放的笑容彻底僵在脸上。百官看着这一幕,再联想到往日种种和京城里的流言,看向赵放的眼神已多了几分怀疑,气氛也渐渐躁动起来。

赵晏虽未直接揭穿,却用一个“假信”的借口,让三个冒牌货在辩驳中暴露了对旧主的无知,更坐实了他们对赵放的依附——反派的真面目,已在朝会之上,裂开了一道无法弥补的缝隙。

李言笑适时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微臣觉得此举有些武断不妥。几位前辈都是我朝肱骨之臣,就单凭这几件事,就心生怀疑,未免伤了臣子之心。”

几人没想到李言笑居然为他们说话,纷纷跪地请命:“陛下明鉴,微臣断然没有不臣之心。”

“流言或许可假,但臣始终相信几位前辈的人品。他们绝对不是那种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背信忘主之人。不如给个机会让他们自证清白。既然传言说几位与陛下勾结,妄图独揽朝政,那么想必有过书信往来,就算一切销毁,也有痕迹。不如待人搜查府邸,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放肆!我乃当朝太师,岂能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被迫自证清白,更别提搜查府邸,这是在侮辱老臣!请陛下做主!”

“臣附议,虽然为臣年迈,但也是先帝的太傅,备受尊敬,怎可受此大辱?”

“老臣一介武夫,却也懂君臣不疑的道理,如果陛下怀疑臣,那么臣不论清白与否,就已经是错的了。”

赵放自然是要护着这几人的,可是眼看周围的议论声越来越多,他不给一个解决方法也不合适。

“好一个君臣两不疑,杨将军言重,诸位请起,他们都是我朝重臣,岂会有二心?但今日却有不妥之处,那么就罚俸三月,小惩大戒即可。”

可是赵晏依旧没有表态,群臣也渐渐分成两派,也纷纷劝说。

“陛下圣明!”

眼见事情又快被揭过,李言笑再次添了一把火:“但从楚太师府中搜出的兵符图样、叶学士与边关将领的密信、杨将军私调禁军的记录,却桩桩件件皆是实证。”

她一边说,一边示意侍从呈上早已备好的卷宗,“请陛下恕罪,臣对几人早有防备,这些就是臣找到的证据,足以证明他们的狼子野心——不止要除陛下,更要彻底掌控朝政,让江山沦为三皇子一人之私产!”

卷宗在群臣手中传阅,惊呼声、倒吸冷气声此起彼伏。赵放看着那些白纸黑字的证据,看着阶下百官瞬间变化的眼神,只觉得喉咙发紧,第一次尝到了措手不及的寒意。

赵晏转头,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赵放:“三弟,可愿给朕一个解释?朕不惜违背先皇遗命,一再退让,可你却步步紧逼!”

他眼底最后一丝温吞碎成冰棱,厉声道:\"羽林卫何在?传朕旨意,查封几人府邸凡藏有涉案文书者,不论官阶,一律捉拿!\"

话音未落,殿外甲胄铿锵声已如骤雨砸落。他喉间滚出一声闷响,刚要开口辩解,可是到了嘴边的话霎时冻成了冰。

\"陛下!臣有铁证呈上!\"越泽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钢锥,刺破殿中凝滞的空气。

他捧着紫檀木托盘从御阶左侧疾步而出,玄色官袍下摆扫过金砖地,带起的气流搅得香灰簌簌坠落。托盘上的卷宗用红绸捆着,最上面摊开的账册上,朱笔圈点的数目旁还留着半枚褪色的玉玺印——那是赵放专用的私印。

\"臣得到丞相密令,暗中盯着这几人,发现了他们挪用军饷七百三十万两,并且培养私兵!\"越泽单膝跪地,将托盘举过头顶,目光扫过殿中百官,\"这笔银子半数流入了陛下的手里,余下的......\"他顿了顿,指尖点向账册末尾,\"都藏在杨将军掌管的漕运密仓里。\"

先前还围着赵放附和的几位官员,此刻像被抽走了骨头,脊梁弯得几乎要贴到地面。

忽有大臣冲出队列,朝赵晏叩首时额头撞得金砖邦邦响:\"陛下!几人此举形同通敌!臣恳请彻查所有牵连官员,以正国法!\"这一声喊如投石入湖,瞬间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