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如此一来,洛水瑶便歇了和大家一起吃晚膳的想法,吩咐下人把做好的蟹粉酥、红烧排骨分到各自院子里。
到了晚间,天幕渐渐落下,叶云舟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看清廊下的洛水瑶时,他身上的寒意散了些,快步上前揽住她往房里带,“夜色寒凉,出来做甚?”
洛水瑶反手握住他略带冰凉的指尖,轻声道:“无事,我穿得厚。倒是你,明明府里已经给你制了秋衫,还穿得这般少,可别冻着生病了。”
见她这般关心自己,叶云舟心里自是受用,当即挑唇一笑,语气里带着亲昵:“那便劳烦夫人明日为我挑选衣裳,可好?”
春桃与春杏见状,立刻手脚麻利地摆好碗筷,布齐饭菜,随后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给二人留出独处的空间。
晚膳过后,两人各自洗去一身寒气,便一同躺到了床上。
这些日子同床共枕,洛水瑶早已适应,此刻很是自在,乖乖窝在叶云舟怀里,轻声给他讲着今日府里发生的趣事。
叶云舟眼眸微阖,唇边带着笑意静静听着,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抚过她肩上的青丝,动作轻柔又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缱绻。
洛水瑶说话的声音渐渐变轻,最后慢慢消失——窝在他怀里睡着了。
叶云舟缓缓睁开眼,动作轻柔地将被褥往上拉了拉,把她裹得严实些,随后重新将人揽入怀中。
望着怀中人娇憨的睡颜,他心底只觉溢着满足。
经过这些时日相处,叶云舟略微察觉到洛水瑶的心思。他私下向太医问过,也终于明白她的顾虑——知晓那事太早对她极大伤害后,自不会心急。
无妨,不过短短几年罢了,如今佳人在怀,他有的是耐心。
想到这里,他低头轻轻吻了吻怀中人的眉眼,这才安心闭眼,一同陷入沉睡。
………
洛水瑶本睡得极沉,以为能一夜安睡到天亮,谁知午夜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将二人从睡梦中惊醒。
门外,叶云舟的近侍声音带着慌乱,匆匆通传:“大人,夫人!宫里急传消息——陛下呕血了,情况危急,恐是……恐是不行了!”
“陛下呕血!”洛水瑶心头猛地一沉,刚醒的迷糊瞬间消散,心口不由涌上一阵难言的惶恐。
叶云舟当即起身,顾不上其他,三两下便穿好衣裳。见她还呆坐着,外衫滑落半边,他蹙眉上前,拉过被子将她严严实实盖住:“夜里寒凉,捂好自己,别怕,我先入宫去看看。”
转身要走时,手腕却被洛水瑶拉住:“不若我与你同去?”
叶云舟自然不肯:“你去了也无用,我这就去接六皇子殿下一同入宫,你在府里守着,等我消息。”
见洛水瑶还要反驳,他俯身落下一吻,带着几分安抚的湿意,声音又软了些:“乖,等我回来。”
洛水瑶只好作罢,望着叶云舟的衣角消失在门外,她呆坐半晌,再无半分睡意,便披好衣裳起身,静静立在窗边望着外面。
院里的春杏等人也已被惊醒,连忙点起烛火,一时间整个院子亮如白昼,可那跳动的火光里,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依着陛下先前的身体状况,能撑到现在本就已是难得。
洛水瑶虽不知事情会否顺利,但受前世记忆里那些影视剧的影响,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呆愣过后,洛水瑶迅速定了神,当即发下指令:“去,派两个人分别去右相府和忠勇侯府传消息!就说宫里出事了,让她们立刻锁好府门,没收到进一步消息前,所有人莫要乱走动。”
近几日陛下本就日渐病重,右相与忠勇侯多半还留在宫里,虽说以那二人的心思,定会给府里传信,但万一有遗漏,后果不堪设想。
待下人领命而去,洛水瑶又立刻补充道:“再传令下去——公主府从即刻起,紧闭大门,加派人手加强值守!府里所有人,没有本宫的命令,一律不得擅自出入!”
在公主府下人眼里,这位从民间寻回的公主向来性格温和。虽说她平日里处理府中事务时恩威并施,极有威望,但极少像此刻这般疾言厉色,更从未如此郑重地以“本宫”自称。
下人们当下齐齐躬身行礼,一个个敛声屏气,再不敢有半分懈怠,只谨守吩咐行事。
天色渐亮时,天空飘起了小雨,京中雾气蒙蒙,像给每个人心头都蒙了层纱。
就在这时,宫中突然传来丧钟之声——代表帝王薨逝的十二声钟响,沉闷地回荡在京城上空。
短暂的静默后,全京哗然,公主府里各处响起了下人们低低的啜泣声,
洛水瑶望着窗外的雨雾,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鼻尖阵阵发酸。
这般细雨下了一天,直到傍晚,叶云舟才裹着一身寒气踏进府门,眉宇间带着未散的疲惫,开口便带来了两个消息:一是陛下遗诏传位于六皇子,二是帝王七日后下葬。
停棺七日,洛水瑶跟着宫中嫔妃、皇子皇女一同,轮流在灵前跪了整整七日。连日的跪拜让她膝盖红肿,脸色也添了几分苍白。
叶云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这是皇室成员必须尽的孝道,他纵有万般不忍,也无法替她分担,只能在每日她退下后,默默备好暖敷的汤药与软垫,用自己的方式悄悄护着她。
景象与一月多前截然不同。那时满京红绸招展,处处是热闹喜庆;如今再入眼,却只剩满眼白幡飘曳。
京中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孝布,男女老少皆头戴孝巾、身着素服,即便脸上的哀戚有真有假,也都敛去了往日的笑颜,整座京城都浸在一片肃穆里。
洛水瑶与六皇子等人一路扶棺,直到灵柩送出城外,目送送葬队伍远去,才转身折返回宫。
六皇子初登大位,即便最后这些时日有元贞帝临终教导,可他年岁尚小,又学得仓促,许多朝堂事务都还不懂。但他终究是皇室血脉,再苦再累,也始终咬牙撑着,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相处这些时日,洛水瑶早已真心将他当作亲弟弟看待,她私下吩咐宫人给六皇子熬煮驱寒的汤药,叮嘱人按时为他添置保暖衣物,事事都着关心。
这般忙碌操劳,直到一个月后登基大典顺利举行,她才总算得以歇口气。
………
太极殿前摆着八宝,九鼎,都是象征皇权的礼器,殿外台阶下,文武百官按品级站好,禁军持兵器守着,气氛庄重。
六皇子穿衮龙袍,戴通天冠,在百官三跪九叩中走上前,接过玉玺,登上了龙椅。
改年号为“景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