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与大小姐的合约 > 第261章 完善部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心里咯噔一下,拨通了供应商负责人的电话,对方支支吾吾半天,才承认为了压缩成本,换了家没有医药冷链资质的物流公司,结果这批药在运输途中因为温度不达标被扣押了。

“你们无闹,马上给我联系老牌物流公司,不管你们付出多少成本,先调一批应急药过来!”我对着电话沉声道。“另外,你们那边搞出的事情,你们自己去市场监管局接受处罚,该赔的赔,该补的补,否则别怪我的律师函了。”

挂了电话,看着李姐焦急的脸,我深吸一口气:“李姐,别担心,下午就能调药过来。这事是我的错,我给大家赔个不是。”

说着朝门口还没走的几位老人鞠了一躬,“大爷大妈,对不起,让你们担惊受怕了,下午药一到就给你们送家里去。”

下午三点,老牌物流公司的车终于停在康泰药店门口。

穿着制服的配送员搬着一箱箱药品进来,李强指挥着小林(她店里的年轻店员)按品类上架,动作麻利得像上了发条。

我站在一旁看着,硝苯地平的药盒被摆回熟悉的位置时,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老板,您看,这是刚到的质检报告,都合格。”李强把一叠文件递过来,指尖还沾着点开箱时蹭到的灰尘,眼里却有了笑意,“我已经给老街坊们打了电话,说药到了,等下挨家送过去。”

正说着,门口风铃响了,上午那位急着要降压药的大爷拄着拐杖来了,身后跟着他儿子。

“小伙子,听说药到了?”大爷嗓门洪亮,“我家老头子在家等着呢,我先取两盒。”

“张大爷您坐,我这就给您拿。”李强转身去取药,我接过大爷手里的保温杯,给倒了杯温水:“大爷,让您受累跑一趟,等下让小林送您回去。”

大爷的儿子在一旁连连道谢:“真是麻烦你们了,早上我还跟我爸说,不行就去大医院挂号买,他非说你们店靠谱,等着准没错。”

我心里一动,看向李强——他正低头给药品贴价签。这段时间他还能守着这家店,守的哪里只是药,更是街坊们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处理完药店的事,天色已近黄昏。

车驶过cbd的玻璃幕墙建筑群,夕阳的金辉在楼面上流动,像给这座城市镀了层暖边。

回到公司时,前台小姑娘笑着递上一杯热咖啡:“陈总,您下午有三封未读邮件,我已经同步到您电脑了。”

推开办公室门,落地窗外的车河正缓缓亮起灯,像流动的星河。

我坐在宽大的皮椅上,指尖敲着桌面,刚才在东区药店的见闻还在脑子里打转——供应链出纰漏、加盟店对接不畅,说到底还是缺个专门的部门统筹。

现在手里这家公司,说是公司,其实更像个研究工作室,核心就林博士带着的十来号研究员,每天泡在实验室里,连个正经的行政前台都是上周才招的。

“或许该把架子搭起来了。”我喃喃自语,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药店的事不能总让周敏她们摸着石头过河,公司要往前走,部门架构也得跟上。采购部是必须的,专门负责药品供应链,从选品到配送全程盯控,免得再出上次的岔子。可光有采购部够吗?

手指在通讯录里划到“龙姐”的名字,她是我们这群人里最懂管理的,毕竟现在她可是管理这龙氏集团的人啊。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她的声音带着点键盘敲击的背景音:“天宇?有什么事吗?”

“嗯,龙姐,也没什么事,就是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一下你。”我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空荡荡的会议室方向。

“嗯?那你问吧。”电话中,龙紫钰带着一丝诧异的声音说道。

“是这样的,龙姐,你也知道,我手里除了这家搞研究的公司,还有几家药店。今天跑了趟药店和加盟店,发现供应链这块太松散,想在公司里设个采购部,专门管药店的进货和配送。”

她那边沉默了几秒,应该是在快速梳理思路:“设采购部是必要的,但不能孤立地看。你现在的公司主体是研究团队,要支撑起药店的业务,相当于多了块零售板块,得配套来。”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顺着她的话头说,“但具体还得加些什么部门,我心里没底。总不能光有研究员和采购吧?招人都不知道往哪个口放。”

“天宇,你得先搭个基本框架。”龙紫钰的声音清晰起来,“除了采购部,至少得有行政人事部,负责招聘、考勤和日常杂务,你总不能让林博士的人分心管这些还是你来管?是不是;然后是市场部,药店和研究成果都需要推广,公益基金的宣传也能归进去;财务肯定得独立出来,现在你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混着,时间长了容易乱;哦对了,还得有个法务部,上次白毅恒那事就是教训,合同审核、合规性检查都离不了。”

我拿笔在便签上飞快地记着,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行政人事、市场、财务、法务……加上现有的研究部和要设的采购部,这样就齐整了?”

“差不多是个完整的架构了。”她轻笑一声,“你这是要从‘工作室’升级成‘集团雏形’啊。不过别急,一步一步来,先把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定下来,再慢慢招兵买马。我这边正好认识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要不要推给你?”

“那可太及时了!”我心里豁然开朗,刚才还觉得一团乱麻,被她这么一捋,瞬间清晰起来。

便签上的字迹越来越密,像是在勾勒一张蓝图——研究部攻坚医学难题,采购部稳住药店根基,市场部连接大众需求,法务部保驾护航……这些部门像齿轮,咬合在一起,才能让整个机器平稳运转。

挂了电话,我看着便签上的部门名单,忽然觉得办公室都亮堂了些。

窗外的夜色彻底沉了下来,城市的灯火却愈发璀璨。原来所谓的“公司”,从来不是一间办公室、几个人,而是把零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每个环节都有归处,让每份努力都有方向。

我拿起手机,给龙紫钰发了条消息:“龙姐,明天上午你有时间让你朋友来公司聊聊吗?顺便请你喝咖啡,。”

她秒回了个“oK”的表情,后面跟着句:“别忘了给新部门留办公室,你那会议室旁边不是空着两间吗?”

我笑着摇头,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推开虚掩的门。

空荡的房间里,夕阳的最后一缕光正从窗缝溜进来,落在地板上,像块等待被填满的画布。

是啊,等这些部门完善之后,一切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