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龙紫钰介绍的人力资源顾问苏姐准时到了公司。
她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套裙,手里提着个黑色公文包,一进门就笑着递上一份文件夹:“陈总,这是我根据您的情况做的部门架构草案,您先看看。”
我把她请进会议室,刚坐下,林博士就抱着一叠实验报告路过,探头进来笑问:“这是要扩编啦?我们研究部可等着新人来帮忙呢,最近数据多到分析不过来。”
“快了快了,”我朝她摆摆手,“等苏姐把框架搭好,优先给你们部招人。”
苏姐翻开草案,指着图表解释:“行政人事部先设个主管,负责日常招聘和考勤;财务部可以先找个兼职会计过渡,等业务稳定了再招全职;法务部暂时外包,和专业律所合作更划算;市场部得配个有医疗行业经验的经理,毕竟你们涉及药品和研究成果推广,专业性要求高。”
她语速不快,条理却清晰,每一条建议都踩着实际需求来。
我边听边点头,忽然想起周敏——她把天龙药店管得井井有条,对供应链门儿清,或许能来采购部挑大梁?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我压了下去,还是先问问她的意思再说。
聊到中午,基本框架定了下来。送走苏姐,我给周敏打了个电话,试探着提了提采购部的事。
她在那头愣了愣,笑着说:“老板,我在店里待惯了,跟老街坊们处得亲,真让我去公司坐办公室,怕是坐不住。不过我认识个老乡,以前在医药公司做过采购,人踏实,要不要我问问他的意思?”
“那太好了!”我心里一喜,“你让他发份简历过来,合适的话约个时间聊聊。”
挂了电话,龙紫钰正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文件:“这是我给公益基金的注册的材料,我刚从民政局拿回来,你签个字。对了,市场部的人选,我想到一个人——以前在医疗科普平台做过运营的,跟林博士团队也合作过,要不要约见?”
“约!”我拿起笔签字,笔尖划过纸面时,忽然觉得空气里都飘着股向上的劲儿。
“对了,龙姐,这些事情你跟我说一下就行了,你没必要特意跑一趟,而且你那边也挺忙的,”我看着龙紫钰说道。
“这不是看你目前对这些还不太懂吗,而且公司那边有我爸,没事的,”龙紫钰笑着说道。
“呵呵,谢谢啊,龙姐,”我看着龙紫钰说道。
之后便闲聊了一会后,她便走了。
下午,林博士的研究团队传来好消息——新型抑制剂的动物实验数据稳定,准备申请临床试验。
办公室里瞬间热闹起来,年轻研究员们围着电脑欢呼,连平时严肃的林博士都笑着给大家点了奶茶。
我站在走廊里,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刚创业时,一个人的难处,如果没有龙紫钰在一边的支持帮助,我肯定是走不上这条路的。。
而现在,研究部的灯亮到深夜,药店的门迎着晨光敞开,新的部门正在组建,连公益基金都有了眉目。
手机响了,是周敏发来的消息,附带着一份简历:“老板,这是我老乡的资料,他说随时能面试。”
我点开简历,照片上的男人穿着工装,笑容憨厚,履历里写着“从事医药采购八年,熟悉GSp认证流程”。
窗外的阳光穿过玻璃,落在简历上,字里行间仿佛都透着股踏实的力量。我回复周敏:“明天让他来公司,我亲自面试。”
放下手机,我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原来所谓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人往前冲”,变成“一群人往一处走”。那些曾经零散的念头,那些藏在心里的责任,正一点点落地生根,长成一片可以遮风挡雨的林子。
周敏介绍的老乡叫赵强,面试那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紧紧攥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他这些年积累的采购台账和供应商评估表。
“陈总,我知道自己学历不高,但干采购这行,我认一个理——药是救命的,半点假不能掺。”他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眼神却格外坦诚,“以前在医药公司,有次供应商想塞回扣换批临期药,我直接把样品寄去药检所了,结果被炒了鱿鱼。”
我看着他台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哪个厂家的感冒药效稳定,哪家物流公司的冷链最靠谱,甚至连不同季节的药品储备量都标得清清楚楚,心里已然有了数。“赵哥,我们要的就是你这份较真。”我把采购部的职责说明递给她,“工资可能不如大公司,但我们店的规矩是‘药真价实’,你能守着这个底线吗?”
赵强猛地站起来,腰板挺得笔直:“您放心,我要是搞砸了,周敏第一个不饶我!”
他入职那天,周敏特意从店里赶来,塞给赵强一叠纸条:“这是各加盟店的用药习惯,东区李姐那边老人多,降压药得备足;西区王哥那儿有个小学,儿童退烧药不能断……”赵强认真地把纸条折好放进衬衫口袋,像接过了什么重要的信物。
没过多久,龙紫钰推荐的市场部经理也到岗了。她叫方卉,说话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第一天就拿着一份策划案闯进我办公室:“陈总,我想把林博士的研究成果做成短视频,再结合药店的便民服务拍点纪录片,让大家知道咱们不只是卖药,是真在做实事。”
她行动力极强,下午就带着相机去了天龙药店,拍周敏给独居老人送药,拍林晓教街坊们用电子血压计。视频剪出来那天,办公室里的人都围过来看,画面里周敏穿着白大褂走在巷子里,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配文写着“药到病除,更要心安”。
法务部的合作律所也敲定了,律师第一次来就指出了加盟店合同里的漏洞,连夜修改补充条款;行政主管招了两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把办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条,还在茶水间摆上了绿植;财务部的兼职会计每周来两次,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笑着说“陈总您这摊子看着不大,门道真不少”。
这天傍晚,我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各个部门的灯次第亮起:研究部里,林博士正和研究员们围着实验数据争论;采购部的赵强在给供应商打电话,嗓门洪亮地强调“必须按GSp标准来”;市场部的方卉对着电脑改脚本,时不时发出一两声轻笑;龙紫钰坐在财务室门口,核对着公益基金的捐赠明细,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晚风带着城市的烟火气飘进来,混着研究部飘来的消毒水味、市场部刚点的咖啡香,竟有种奇妙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