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静怡按照肖秉义剧本,开始了口若悬河,添油加醋的演说。
说她出生在南方,随父母在上海小学毕业,之后又全家去了东北黑龙江。
大学毕业去法国留学,又去了德国、苏联,一心追求共产主义。
因吃不了苦,回了东北。跟了身份是中统的丈夫,改信了三民主义。
这一天,她从报上看到了一幅照片。她的小学李先生举着拳头在呐喊,便问丈夫,李先生怎么上街了?
丈夫说,听说他是共党。没几年,丈夫又说,李先生已被制裁了。
她当时惊的目瞪口呆,想起李先生家人,多少个夜晚睡不着觉。想去上海慰藉一下他家人。
找遍了上海不见人,便委托丈夫的朋友,当时上海中统站长王静斋帮助找。一直没音信。
有一天,王静斋忽然来了电话,说她已找到了李姑娘,她还在上海。
她交代不要急,她已申请调往上海,等她来再说。
在她没到上海前,保护好李姑娘。有什么难处,尽量帮助她。但是不要让她知道内情。
王静斋问她为不告诉她真相呢?她称李先生一家都有骨气,绝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她到了上海,王静斋告知,这女孩苦到地了。在江南小镇死了母亲,被舅舅领回了上海。
谁知舅舅家也破产了,舅母改嫁,舅舅不知去向。丢下一个小表弟,家里睁不开眼哦。
地痞流氓找她麻烦,已经派人保护她了。她先感谢王静斋,然后跟他远远的看了她一眼。
她之所以能调往上海,是因为上峰需要一个生面孔去军统卧底。
她因从事卧底工作,不宜多露面,不能暴露她与姐弟俩有联系。
否则会影响姐弟俩的安全,请他无论如何安排好她姐弟俩的生活。生活费由她出。
王静斋这才说,他之前以请她看铺子为名,送她去培训,已是一名精干的特工,拿薪水了。
她问李姑娘是否知道加入了组织。王静斋称暂时不知道,否则,她不会干。
她联想到自己加入组织,就是丈夫瞒着她偷偷办的。她认为不妥,必须征求李姑娘意见。
王静斋不以为然,说生米已经做成熟饭,告诉她也迟了。贸然让她明白内情,会坏事。
同时告诉她 ,姐弟俩都安排好了。她表弟已经上了最好的学堂。为了让她表弟安心学习,她不能去见表弟。
抗战爆发,王静斋又通知她,李姑娘未婚夫死了。怕她触景生情,拟安排她去南京。
她答应考虑一下,想什么时候跟她见个面,将情况告诉姐弟俩。
这一天,她在街上,被一个日本人盯上了。刚想逃走,被抓了。
这个日本军官拿出照片左看右看,问她家庭情况。她回答后,他欣喜若狂。
说她是日本人后裔,有一半日本人血统,随后便提出,替他当卧底。
她回去后跟军统站长报告。一天后,军统站长命令她就汤下面,去当卧底。
她估计再难照顾到姐弟俩了,王静斋让她放心,李姑娘已带着倪中校的代号,去南京了。她表弟也安全。
她当时听了很生气,责怪他对姐弟俩做了什么,都不通过她了。
他解释,他只安排她潜伏,并没有给她任务。目的是为拿薪水,解决李姑娘的生活费。
他这样解释,她就不好说了。说实话,她无儿无女,很想念姐弟俩。有爱作为支撑,她感觉又有希望了。
四七年,她坚持去南京去找姐弟俩。可是,王静斋中将跟她摊牌了。
他说总裁已提前考虑党国的未来,曾多次提及“幽灵”,让她做好长期潜伏之精神准备。
当时也就这么一说,她并未在意。跟着被找去谈话,被委任少将参议。
那张中山陵照片,就是她上校的最后一天。第二天便是少将了。
四八年下半年,他被王静斋带去见总裁。他赞扬了几句,让她听王静斋安排。
王静斋这才透露,总裁未雨绸缪,已考虑了一个“潜宁计划”,由她负责执行。她当时并不知道褚鹰想干司令。
第一次见面,听褚鹰发牢骚。这才知他想干司令,便跟王静斋建议,干脆让他干司令。
王静斋冷笑,说想干的人太多了。总裁指定的,谁敢忤逆?不想活了差不多。
石静怡说到这儿,声明:
“我上次已经声明,王静斋是不是真名,我不敢保证。他跟李桂琴及她表弟接触的情况,估计他瞒了我不少。在制定潜伏计划时,我不想让她姐弟上名单。后来小表弟还是上了名单,我坚决不干,后来删掉了。”
肖秉义故意问:
“你为何不想让姐弟俩上名单呢?”
石静怡似乎动情的解释:
“这姐弟俩没娘没老子,已经够苦了。王静斋不动声色将她俩拉进了组织,我也不好反对。谁都知道,上了潜伏名单,等于上了生死簿子,跳了火坑。我对她姐弟俩的关照,很多地方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能再害他们了。”
她稍停一会,又声明:
“其实,我到了横楠镇,开始并不知道姐弟俩就在镇里。王老板临飞台湾时才告诉我真相,让我仍以王老板的名义,通过祠山殿的助手电报,或传递纸条联系。李桂琴逃走的那一次,我听说祠山殿大徒弟被抓了,便明白李桂琴有暴露的危险,便通知她离开。”
她停下问:
“怎么样?我说的可不是一点点了。中餐不行晚餐,安排我跟他姐弟俩见面。否则,我见刘局。”
肖秉义让民警先带走石静怡,然后拉开布幔,将姐弟俩分别押走。
他关上门,从李桂琴座椅下,拿出窃听器。又到隔壁关掉录音机。
让民警请来石静怡,嘱咐民警门外站岗,任何人不准进。
他请石静怡配合着演这一幕,源于一件偶然事件的启发。
她从姐弟俩在厕所门口邂逅,才知道她俩表姐弟身份,还知道表姐弟之前一直没联系过。
算定表姐弟相逢,只要有机会单独在一起,肯定要谈各自的情况。
更重要的,他拟的剧本,粗的不能再粗了。如果石静怡按剧本演,肯定有漏洞,姐弟俩不会信。
更何况姐弟俩是亲身经历者呢?但他不怕有漏洞,唯担心姐弟俩发现了破绽却不说。
他经过充分的评估,认为她俩做不到。发现了破绽,肯定要议论。安窃听器并录音,是这幕戏的精髓。
石静怡坐下,看着肖秉义问:
“怎么样?我当演员还够格吧?”
肖秉义笑道:
“何止够格?简直是导演水平。你后来补充的我没想到。你听一下姐弟俩在幕后咕哝的内容,就知道了。”
录音打开了,一阵嗞嗞的声音过后,有了李桂琴和表弟偷偷议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