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玄德至水浒 > 第302章 整朝纲残宋分兵拒敌 安社稷炎汉再得贤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章 整朝纲残宋分兵拒敌 安社稷炎汉再得贤才

吴玠这边也上书言明战况,一边等着陛下回信,一边与汉军周旋。

吴玠当真帅才,利用崇山峻岭,竟将大汉无当飞军拦住,即便丢掉几个山头,但在后面扎上联营,里外三四重营寨,解珍解宝虽勇,但仍苦攻不下。

又是十余日,快马终于回来,吴玠立刻打开陛下回信,当即大惊失色。

急忙唤送信之人来问。

原来,魏军背信弃义,先是允诺和谈,而后突袭鼎州,此刻孙权已经回到成都,将成都之人皆强征入伍,孙权发出号令,此刻乃是危急存亡之际,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动员全国人手,一面堵住魏国进攻,一面派人增援兴元府。

吴玠倒吸一口冷气,信上道,兴元府乃是国之咽喉,强令吴玠回到城中,保住城池不失,而后待援。

孙权此刻认为,几个山头不重要,关键的便是守住城池要道。

吴玠见到旨意,也不得不撤军回到兴元府,坚守待援。

吴玠还不忘夜间悄悄撤走,在路上设伏,但汉军闻到动静立刻占领山上,关胜用兵谨慎,下令占领营寨便稍作休息,不急于进攻到兴元府脚下,吴玠等了一夜,见汉军有所防备,便回到了兴元府。

此刻,成都宫中,众人吵作一团,众人皆怒斥魏主乃是小人,背信弃义,和而后战。

孙权斜靠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发抖。

他自和谈之后,本以为曹操会收兵休息,毕竟其与刘备征战多时,哪怕是坐山观虎斗也不会参与到自己与刘备的战争中。

哪知道曹操忽然突袭,自己走了十日之后,方才知晓鼎州已失,欲返身而战,被麾下劝走,这才回到成都重整旗鼓。

孙权此刻通体发凉,曹刘之辈,似乎在合力对付自己,怎能不令他生畏。

此刻殿上吵闹一片,有的说应该继续与魏国讲和,上次金银不够,这次割让几个城池,只要保住险隘,使魏国退兵,而后全力与汉大战。

这是秦桧说的。

还有的说,兴元府更加险要,汉军久攻不下必然讲和,到时候可与汉军讲和,而后主力攻回鼎州。

这是杨沂中等人说的。

吵吵闹闹,没个头绪,正在孙权烦恼之际,有个苍老的声音道:

“要战!不和!哪边都不和!死则死矣,为社稷葬,有何不可!”

一声之后,殿中安静,原来说话的正是老丞相李纲。

李纲自随孙权至成都以来,便为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乃是首相,即便参知政事秦桧,

也居其下,李纲为人刚正不阿,善政事懂兵法,文武皆敬畏之,残宋数次出兵,皆赖李纲在后居中协调,税收兵马钱粮挥手便就。

正是有李纲,文武之争在他面前皆不敢过分,孙权乐于用李纲协调百官,处理政务,用秦桧做脏活。

只见李纲道:“陛下,此刻情形危急,但未必没有破局之法,如今两贼来犯,我等大宋子民皆有守土之责,不如分而御之,贼皆无信义之辈,不可讲和!川蜀之地,义士极多,便发众民,未尝不能御侮与外。”

孙权望着须发皆白的李纲,心中莫名信任。

他正需要一个人说出这番话,因为别人不知,孙权却晓得,此刻早就没有了和谈的可能,唯有殊死一战,守住两面。

孙权便借势而起,道:“李爱卿所说甚是!朕再不能与贼媾和!他们要来,那便死战不退!”

随后孙权强撑精神,下令道:

“秦桧和谈不利,没有识出贼人奸计,再剥夺官职,押入天牢候审,所有文官,一律去征发民夫去,男子皆战,女子皆运。而后来军中效命!”

此话一出,众人大惊,围绕着残宋朝廷数年文武之争终于在这急转直下的情况下画上了句号。

而后孙权又道:“擢吴玠为安北元帅,吴璘、刘锜为副帅,守住兴元府,令魏胜为援北将军,率禁军五万,驰援兴元府,令杨沂中为御东将军,驰援辰、沅二地!”

魏胜乃是这几年提拔的武将,此人胆略过人,武艺绝伦,曾领兵三百便敢直追大理段式数万大军,只是孙权不喜这名字,便擢升甚慢。

随后孙权沉思,似乎在决定,自己要亲自去哪个方面亲自带兵。

众武将皆目视李纲,李纲咬着牙道:

“陛下!此乃危急时候,陛下宜坐守成都,稳定大局,若是陛下去东,则汉军攻之急,若陛向北,则魏军攻之急。”

孙权缓缓点头,他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让自己去面对曹刘两人,莫不如放权给麾下将军,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后大家依令而行。

孙权自然不如吴玠会守城,也不知道吴玠在山地之能,只晓得守住兴元府便好,因此,才有了吴玠无奈入城。

与曹操和孙权的忙碌不同,此刻的刘备正在宫中桃花林中舒舒服服的指导孩子们。

方才刘备接到了消息,曹操一月前戏耍孙权,攻入鼎州,现在大军正在对峙。

刘备一笑,心中道:“若是他再往前,便是崇山峻岭,当时自己带着庞统、黄忠、魏延等与那庸才刘循尚且周旋一年有余才攻入腹地,等到曹贼攻入巴蜀,自己便也起兵亲征,从北直杀入成都,为二弟报前世之仇,以及看望故地。”

随后又接到关胜前方飞马来信,刘备批示关胜,千万戒躁,稳扎稳打。

随后便又信步来到后宫桃园,看着孩子们。

这段时间,政务有闻焕章、吴用、裴宣、傅察、陈与义几人,刘备乐得放权,虽各个批示重视民情,但每日定要抽出一个时辰,或在桃园与众人叙旧,或看诸将孩子们习武。

几人也是政务好手,这数月以来,他们考校各地钱粮标准,制定农桑之政,举办科举考试,更是协调金、辽、高丽等地民族之政,使得朝廷安定,民心甚稳。

此刻,一帮五七岁的孩子们正在园子中玩闹,花皇后这几个月忽然又有身孕,虽才不到三月,但宫中御医乃是安道全弟子,立刻查出,刘备大喜,宁可亲自带着孩子们玩闹,也不愿皇后多走动。

有太监建议请安道全神医到宫中做御医保胎,刘备斥道:

“安先生乃是军医,朕怎能因一己之私使众军兵无良医?”

此刻刘备闲来无事,便爱观察这些后辈们。

前世季汉后来人才凋零,二弟三弟子龙等后辈皆不如父,自己的儿子也颇令自己失望。

这一世他刘备纵然再忙,也要关注一下后辈能力。

虽知道科举乃是正道,刘备却也敏锐的观察到这些勋贵子弟身上的天分。

若是属机智,当属黄靖,此子头脑精明,甚至聪慧,只是这孩子自幼丧父,性格孤僻倨傲,看来需要时刻安抚一二。

若是气力勇武,当真属岳飞儿子岳云,这小娃子不大,只五岁,但力量过人,甚至寻常太监都吃他一推便是个跌。

呼延灼的孩子最为年长,已经十余岁了,这人少年老成,双鞭使用得如父亲一般,看来再过几年,又是一员悍将。

张节是张清的儿子,小家伙年龄最小,才三岁有余,平日里最喜欢在宫女怀里撒娇,但也许是遗传了父亲飞石打将的本领,闲着没事就爱流着鼻涕在桃树下面找奇形怪状的石头。

其余众孩子,亦各有所长,三岁看到老,刘备仿佛看到下一辈也是英雄好汉。

至于自己这一世的孩子,目前看来,很爱吃东西...

此刻这群孩子正坐成一排排,看着大和尚鲁智深抡动禅杖。

这鲁智深回到京城之后,给官也不做,只说做和尚便好,刘备便让他在大相国寺做个名誉住持,怕他将相国寺变成酒店,便只做名誉主持。

但只过了三日,鲁智深又到宫门前求见,见到刘备第一句话便是:

“洒家在相国寺甚是无趣,十分想念陛下哥哥。”

刘备大喜,便令鲁智深做宫中侍卫长,若是不喜欢管人,便只看守桃园,每日赐御酒一坛。

鲁智深自然大喜,他是个有佛性的,孩子们常在桃园习武,他自然也喜欢的紧。

这一番禅杖使完,众孩子皆拍手称好。

只见岳云忽然站起身来,叉着腰道:“我听爹爹说,大和尚气力冠绝三军,能倒拔水杨柳,我想和你比比力气!”

刘备哈哈大笑,道:“小鹏举啊,你莫不是能撼动山峦乎?”

鲁智深也哈哈大笑,道:

“娃儿们都来,洒家便就在这,你们这些娃娃能推得洒家晃一晃,便是你们赢了,洒家便将出银子,给你们买全汴梁最好的桂花糕吃!”

说着,便扎了个马步。

众孩子立刻哈哈大笑,一拥而上。

莫说是孩子,便是数个军汉,也难撼动鲁智深半分,小岳云咬着牙扳鲁智深大腿,鲁智深只觉得分外痒痒。

就在这时,只有五岁的刘备之子,谌儿上前,竟然朝着鲁智深裆下去掏,唬的鲁智深大惊,连连后退,孩子们一片欢欣鼓舞。

刘备见了,哭笑不得,虽然好笑,但立刻觉得此举绝非皇子所为,忽然又想到自己少年时候,也有过如此顽皮时候,后来家道中落,方才变得沉默。

正在思考要不要申斥自己儿子时候,忽然有个太监来报:

“启禀陛下,吴丞相求见,说是请来了陛下要的人才,叫许贯中和萧嘉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