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主清了清嗓子,声音刻意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试图活跃气氛的夸张:
“放松放松,咱们苏总最平易近人了,大家伙儿都别拘谨嘛!就当是朋友小聚,随便吃,随便聊!”
他边说边用眼神扫视着桌边略显局促的几位当红艺人——张添爱、孟紫义、菊婧一,还有那位身份最为特殊的金发碧眼的客人,艾薇儿公主殿下。
苏青云,青云集团的创始人,安静的坐在那里。
然而,他那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即使刻意收敛,也如同无形的磁场,影响着周遭的空气。
他深邃的目光掠过黄教主强作镇定的笑容,又扫过张添爱微微低垂的眼帘、孟紫义规规矩矩放在膝上的双手、菊婧一略显僵直的坐姿。
看着他们这副如临大敌、正襟危坐的模样,苏青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哭笑不得的涟漪。
苏青云心想:‘身份、地位这东西,有时候真像一层无形的玻璃墙。你以为放下了,别人却还隔着它看你,战战兢兢,想让他们真正放松下来,反而成了最不容易的事。’
财富和权力构筑的壁垒,有时比铜墙铁壁更难打破。
他理解他们的谨慎,甚至欣赏这份懂得分寸的世故,但内心深处,他偶尔也渴望片刻纯粹的、不掺杂敬畏的轻松。
不过,苏青云并未将这份感慨宣之于口。
他深知此刻的言语可能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他只是放下茶杯,脸上浮现出温和而包容的笑意,声音低沉悦耳,像春日里融化的溪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没事,慢慢来,这么晚了,大家想必都饿了吧?”
他微微侧首,目光转向安静侍立在包厢一隅、仿佛与背景融为一体的身影:
“王师傅,辛苦你了,可以上菜了。”
听见苏青云的话,一直垂手恭立、身形挺拔如松的王刚师傅立刻挺了挺本就笔直的腰板,声音洪亮而干脆地应道:
“好咧,苏总!菜都备齐了,就等着您吩咐呢!”
王刚可是国宝级大厨,手艺精湛,为人忠厚。
只见王刚师傅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直径足有尺半的特制青花大瓷盘,步履稳健地走了出来。
盘中之物甫一亮相,便瞬间攫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和嗅觉——正是湘菜中的经典名肴,剁椒鱼头!
硕大的鱼头被精心摆放在盘中央,仿佛一座小山。
最震撼的是覆盖其上的那一层厚厚的、鲜艳欲滴的剁椒!辣椒碎被秘制的酱汁浸润,呈现出一种近乎燃烧的红,油亮亮地泛着诱人的光泽,像给鱼头披上了一件华贵的红宝石铠甲。
浓烈的、霸道的辣香混合着江鱼特有的、极其浓郁的鲜甜气息,如同无形的浪潮,随着蒸腾而起、氤氲缭绕的白茫茫热气,汹涌澎湃地席卷了整个包厢。
那香气极具侵略性,直钻鼻腔,瞬间挑动了沉睡的味蕾,让人口腔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
王刚师傅稳稳地将这盘“火焰山”置于圆桌正中央,动作精准而充满仪式感。
他笑容可掬,带着一丝自豪,朗声介绍道:
“各位贵客,这第一道,剁椒鱼头!可不敢马虎,选的是今早天蒙蒙亮时,码头刚起水的野生大花鲢,就取这最精华的鱼头部分,您看这大小、这品相,活水养着,现点现杀,保证肉质滑嫩无比,鲜掉眉毛!”
他顿了顿,指着那红艳艳的剁椒:
“最关键的是这剁椒,是我自个儿亲手腌的,用的是本地高山特产的‘朝天红’,配着老姜、蒜瓣、豆豉,还有我师父传下来的几味秘料,足足封坛发酵了半年!您别看它红得吓人,这香啊,是醇厚的、有层次的,辣中带着鲜甜回甘。各位贵客都尝尝,筷子往这鱼鳃后最嫩的月牙肉上招呼,看看够不够地道?味道咸淡辣度,尽管提,我老王听着!”
他洪亮热情的声音还在包厢里回荡,人已利落地转身。一位服务生默契地递上另一盘。
王师傅同样亲自接过,稳稳当当地放在剁椒鱼头旁边。
这是一道色彩丰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腊味拼盘。
长方形的白瓷盘上,几样西江本地特色的腊味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厚薄均匀,刀工精湛。
最显眼的是切成厚片的西江老腊肉,肥肉部分晶莹剔透,如同上好的琥珀,瘦肉则色泽深红紧实,肥瘦相间的纹理在灯光下泛着一层诱人的油润光泽,仿佛在低语着油脂的芬芳。
整个拼盘散发着一种浓郁、醇厚、带有独特烟熏气息的咸香,那是时间与烟火共同雕琢的味道,厚重而温暖,与剁椒鱼头的热烈奔放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勾魂摄魄,让人忍不住悄悄咽了下口水。
“这道是西江省名菜——土灌腊味拼盘!”
王刚师傅的声音带着浓浓的自豪感,像在介绍自家孩子:
“这腊肉啊,用的是农家土猪的后腿二刀肉,肥瘦四六开,最是香糯。先用咱西江特产的井盐、花椒、八角、桂皮细细揉搓入味,再挂在老灶房梁上,用山里的柏树枝、橘皮、谷壳慢火细烟,熏足九九八十一天!您闻闻这味儿,烟火气足吧?嚼在嘴里,那叫一个韧中带糯,越嚼越香,满嘴都是老时光的味道!”
他笑着环视众人,目光在艾薇儿身上特意停留了一下,带着善意的解释:
“按咱们老规矩,这天儿吃腊味,配上一壶温热的本地米酒或者高粱烧,那才叫舒坦!不过今天有尊贵的公主殿下在,咱们就没准备酒了,大家就品品这腊味本身的醇香,也是极好的!”
苏青云闻言,嘴角的笑意加深,温和地看向艾薇儿。
这位金发公主,正饶有兴致地盯着那盘腊味拼盘,小巧的鼻翼微微翕动,似乎在努力分辨那复杂而陌生的烟熏气息。
她的眼神里没有排斥,只有纯粹的好奇和对未知风味的探索欲,仿佛在欣赏一件来自东方的奇特艺术品。
还未等众人对腊味的香气品评完毕,第三道菜便带着一股更为热辣生猛的气息登场了。
王刚师傅端着一个稍小的深盘,人未至,那股子镬气十足的香味已先声夺人!
那是新鲜牛肉片在滚烫油锅里爆炒后瞬间激发出的、混合着辛辣与焦香的浓烈味道!
盘中,切成均匀薄片的黄牛肉色泽棕红油亮,边缘处带着一点微焦的金黄,正是火候精妙的体现。
牛肉片上还滋滋地冒着细小的油泡,热气腾腾。
翠绿的青椒丁、鲜红的朝天椒圈、洁白的蒜末、嫩黄的姜丝,如同色彩斑斓的点缀,紧紧地包裹着每一片牛肉。
“这一道,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小炒黄牛肉!”
王刚师傅的声音也带着炒菜时的利落劲儿,一边稳稳放下盘子,一边快速解释:
“秘诀全在刀工和火候上!牛肉得选上好的牛里脊,横着肌肉纹理切薄片,这样炒出来才嫩,不塞牙。锅要烧得冒青烟,油要宽,火要猛!牛肉下去,‘刺啦’一声,翻炒、下料、颠勺,动作要快如闪电,十秒钟,多一秒肉就老了!吃的就是这刚出锅的鲜嫩劲儿,镬气十足!各位,别愣着,趁热赶紧夹,凉了口感可就差远了!”
就在众人被这热辣的小炒黄牛肉激得胃口大开,筷子蠢蠢欲动之时,王刚师傅变戏法似的,亲自端出了最后一道菜。
与前几道的浓墨重彩相比,这道菜显得格外清新温婉。一个素雅的青花瓷碗中,盛着看似平凡的家常豆腐。但细看之下,便能发现不凡之处:一块块方正的豆腐被煎得恰到好处,外皮呈现出均匀诱人的、淡淡的金黄色,形成一层薄薄的酥壳,锁住了内里的柔嫩。
豆腐浸润在清澈透亮、微微泛着茶色的汤汁中,上面飘着点点翠绿的葱花和几粒切得极细碎的红椒粒作为点缀。最妙的是汤汁表面,浮着一层极其清亮、散发着独特坚果芬芳的山茶油光泽。
“各位,最后这道,可别小看了它。”
王刚师傅的声音也柔和了下来,带着一种对食材的敬意:
“这是‘素中求味’的功夫菜。豆腐用的是西江本地百年老字号‘陈家石磨’每日现做的卤水豆腐,点浆用的是古法,豆香纯正,嫩滑得跟鸡蛋羹似的,筷子都得小心点夹。”
他特意看向艾薇儿,眼神温和:
“用上好的冷榨山茶油微微煎香表皮,锁住水分,再用高汤文火慢煨入味,不加那些花哨调料,就吃豆腐本身的豆香和山茶油的清润回甘。公主殿下您要是觉得前面几道辣,这道肯定合您口味,清清淡淡,养胃暖心。”
艾薇儿的目光立刻被这碗清雅的豆腐吸引。
她凑近了些,仔细嗅了嗅那独特的、带着山野气息的豆香和油香,蓝宝石般的眼睛顿时闪闪发亮,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她抬起头,脸上绽放出明媚真诚的笑容,用虽然带着异国腔调但字正腔圆的中文说道:
“谢谢王师傅!闻起来非常非常香!和我以前吃过的豆腐完全不同!”
她的赞美直接而热烈,让王刚师傅黝黑的脸庞上也泛起了开心的红光。
看着四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在桌上交相辉映,热气蒸腾,香气交织弥漫,王刚师傅满意地拍了拍手,那掌声在充满食物香气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脆。
他朗声道:“齐活!各位贵客,菜都上齐了!都别客气,也别拘着!咱东方人讲‘民以食为天’,再大的事,吃饱了肚子才好商量!来来来,动筷子,趁热尝!筷子别闲着,尝尝咱老王的手艺!”
张添爱率先按捺不住,她似乎对那红艳艳的剁椒鱼头情有独钟。
她小心翼翼地伸出筷子,精准地夹起鱼鳃后那块最负盛名、最为滑嫩的“月牙肉”。鱼肉雪白,裹着一层透亮的红油和翠绿的葱花。
她轻轻吹了吹,然后送入口中。
瞬间,她的眼睛微微睁大——那是一种怎样爆炸性的味道体验啊!剁椒发酵后的醇厚咸鲜、带着一丝丝发酵酸味的复合辣度,如同热情的火焰在舌尖上跳跃,但这火焰并非只有灼烧,紧随其后的是花鲢鱼头那丰腴肥美、细腻至极的鲜甜!鱼肉入口即化,鲜味在辣味的衬托下被无限放大,形成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味觉风暴。
辣味刺激着味蕾,鲜味则温柔地抚慰,张添爱忍不住微微眯起眼,发出一声极轻却充满满足感的喟叹:
“唔…真的…好好吃啊……” 她的脸颊迅速飞起两朵红云,不知是辣的,还是被美味所陶醉。
这声小小的感叹如同一个信号。
孟紫义和菊婧一互相看了一眼,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孟紫义主动拿起桌上的小调料碟,里面是王师傅特配的香醋和姜末,递给旁边的菊婧一:
“婧一,要不要加点醋?解解辣。”
菊婧一笑着接过:“谢谢紫义,是有点辣,但辣得真过瘾!”
她们之间的互动自然了许多,也开始低声交流着对菜品的看法,哪道腊肉更香,哪块牛肉更嫩。
艾薇儿在苏青云温和的鼓励目光下,先尝试了那碗山茶油煨豆腐。
她用不太熟练但很努力的方式握着筷子,小心地夹起一小块金黄的豆腐。豆腐颤巍巍的,极其软嫩。
她送入口中,细细品味。山茶油特有的、带着山林气息的坚果芬芳首先弥漫开来,然后是豆腐本身纯粹浓郁的豆香,在清澈的高汤浸润下,显得格外温润鲜美。
外皮那一点点微妙的酥韧感与内里极致的嫩滑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delicious!(美味!)”
她忍不住用母语赞叹道,眼睛弯成了月牙,随即又用中文补充:
“非常…独特的味道!”
她的评价让苏青云和王师傅都笑了起来。
接着,在黄教主的热情推荐下,艾薇儿又勇敢地尝试了一片晶莹剔透的西江腊肉。她仔细咀嚼着,感受着那浓郁的烟熏味、咸鲜味在口中层层释放,肥肉部分果然如王师傅所言,入口即化,丝毫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香。
她蓝眼睛里充满了新奇的光彩,连连点头。
黄教主看着气氛终于活络起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开始妙语连珠地讲起圈内趣事,引得众人不时发笑。
苏青云则十分温和,适时地为大家夹菜,偶尔与王师傅交流几句食材的讲究。
王刚师傅没有立刻退下,而是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像欣赏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一样,看着客人们享受美食时脸上露出的满足神情,黝黑朴实的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属于匠人的幸福笑容。
空气里,食物的香气、杯盘的轻响、逐渐升高的交谈声、放松下来的轻笑声,还有窗外隐约传来的江水声,交织融合。
紧张的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融洽、舒适、带着烟火温度的暖意,在包厢内缓缓流淌、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