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 > 第401章 将工厂搬迁到华国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1章 将工厂搬迁到华国去!!!

“查尔斯先生,这个世界已经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门槛上。三到五年内,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将是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无法绕开的课题。你们也知道,如果现在不做选择,就等于在潮水来临时被拍翻在沙滩上,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苏青云语速不快,却每个字都像钉子,钉进查尔斯和他身后那一排资深顾问的神经里。顾问中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低头看了眼数据平板,轻轻吸了口气,似乎已经在心里盘算这笔收购可能带来的现金流能撑多久。

查尔斯沉默着,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忽然露出一抹笑,那笑意不似方才的防备,倒像是回忆起什么往事般带着苦涩与自嘲。

“你很像三十年前的我。”

他低声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像从胸腔深处翻出来的叹息:

“那时候我还年轻,也曾带着一份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收购计划,把这家老牌跑车厂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只是没想到,时代的车轮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转得快。”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目光与苏青云在空中交汇,带着一种看透了太多风浪后的清醒与疲惫,却依旧执着。

“你能保证吗,苏先生?”

查尔斯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你能保证在你手里,阿斯顿·马丁不会沦为廉价流水线产品,不会头顶一个滥竽充数的新能源标志,却丢了它的灵魂?”

苏青云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闪躲。那双深色的眼睛里,倒映着会议室天花板上冷白的灯光,却又像藏着一把隐形的火。

“查尔斯先生,青云科技可以给它新的心脏,但灵魂,只属于你们的工匠、设计师,还有你们这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信仰。”

他说这句话时,语气忽然放得很轻,却比之前任何一句话都沉甸甸:

“我们要造的不是廉价替代品,而是一辆真正来自未来的跑车,继续成为那个被无数人仰望、追逐、愿意为之倾家荡产的梦想。”

“当然,阿斯顿马丁这个品牌名字我们将不会再继续使用!”

两人对视了足足十几秒,会议室里没人敢发出一点声音,连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都像一记一记的战鼓。

窗外,雨终于大了起来,敲打着厚重的玻璃幕墙,汇成细密的水纹,流过抡敦老旧的砖瓦与高楼的钢筋骨架。

这座城市一如既往阴沉,却因这场对话,在这一刻,似乎悄悄翻过一页新章。

查尔斯终于缓缓放下茶杯,那只曾经签下无数重要合同的手掌,带着些许皱纹,却依旧有力。

他伸出手,掌心微微发热,像是一道跨越时间与代际的桥梁。

“那就让我们试试看吧,苏先生!”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笑意:

“180亿,阿斯顿·马丁,交给你。”

苏青云看着那只伸过来的手,唇角缓缓勾起一个隐含着无限信心的弧度。他也伸出手,与那只掌心紧紧相握。两只迥异却同样坚定的手,隔着一个世纪的造车信仰,紧扣在一起。

“放心,查尔斯先生。”

苏青云语气平静,目光如炬,仿佛透过这一堵玻璃幕墙,看见那条尚未驶出的跑车生产线,看见未来在隧道尽头的光亮:

“百年传奇,从未止步于过去,它会因我们,而加速驶向未来。”

雨声如鼓,金属般敲响抡敦阴冷的天空,却掩不住这间会议室里,已然暗潮涌动的另一场轰鸣。

……

……

阿斯顿·马丁总部,位于英格兰盖顿小镇的这幢老建筑,外墙的石砖在常年的风雨中已经微微泛白,岁月在其上刻下了一道道细密的裂缝。

夏日午后,一场细雨刚刚过去,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机油混合的味道。

礼堂的门口,几个穿着灰色工作服的工人聚在一起,肩膀上还沾着油渍,他们的安全帽放在脚边,抽着烟,低声议论着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全员大会。

“你听说了吗?听说是华国人买下了我们的品牌?”

“怎么可能?阿斯顿·马丁可是英伦的骄傲啊,这可是老牌子,王室都开过的车啊!”

“唉,债务那么多,之前差点破产不是?这回被收购,也不稀奇了……”

“现在华国人有钱,买掉这个濒临倒闭的品牌也在意料之中。”

……

他们说话间,远处大门处驶来一队黑色的商务车。

车身在雨后积水里划过,带起一串溅起的水花。

车门打开,率先下车的是几个穿着深色西装的年轻助理,他们低声交谈着,很快为后面的人拉开车门。

人群里,有人伸长了脖子看过去,看见那个在新闻里出现过的年轻面孔——苏青云。

他身材修长,西装剪裁得体,黑色皮鞋踩在湿滑的青石板上,干净利落。

他没有戴领带,衬衫领口微微敞开几分,看起来比那些传统的英国管理层多了几分随性和锐气。

他的身后,周少雄提着个公文包,神色沉稳;查尔斯则走在另一侧,面色略显疲惫,却带着一丝解脱般的释然。

这时,礼堂的门缓缓打开,里面暖黄的灯光透出来,把门口那块积着雨水的地砖映得闪闪发光。

苏青云脚步不急不缓地走进去。

随他走入礼堂的,还有一股清冽的雨后凉意,掺着一丝陌生的气味,悄悄溢进了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会议厅。

礼堂内部,还是老样子。

高高的拱形天花板上,挂着镶花水晶吊灯。灯光折射下来,落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橡木椅背上。

那些椅子从几十年前就在这里了,椅背上雕刻着阿斯顿·马丁最早期的翼形标志。椅脚磨得有些发亮,每当人们移动时,都会发出吱呀的声响。

墙壁两侧,是几块装饰性的浮雕,上面是阿斯顿·马丁不同时期的经典车型:db5、db7、one-77……每一辆都曾是风靡一时的传奇。

靠近后门的位置,立着一尊半人高的黄铜雕像,那是公司创始人之一莱昂内尔·马丁的半身像,眼神沉静,静静注视着台上的一切。

此刻,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

前排是公司元老级的老工匠和核心设计师,有人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手里攥着从不离身的皮质笔记本,里面夹着潦草却珍贵的手绘草图;中间一排是车间一线的装配工人和机械技师,他们身上还带着一丝机油味,有人甚至手里还攥着一块油抹布,下班太急,顾不上换衣服就来了;后排是一些年轻的工程师和实习生,他们表情紧张,有人低头翻看手机,有人小声交流着,偶尔传来几声咳嗽。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言的躁动——那是一种夹杂着不安、怀疑、愤怒、还有无处安放的期待的味道。

他们从新闻里知道了一些零散的消息,却没有人真正明白——阿斯顿·马丁会走向哪里?自己会走向哪里?

主席台上,空空如也,只有背后的巨大金色翼形LoGo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那面LoGo挂了近百年,见证过阿斯顿·马丁一次次跌倒又爬起,见证过经典车型的诞生,也见证过一次次险些关门的破产危机。

今天,这面LoGo依旧挂在这里,却仿佛多了一丝沉重与无声的叹息。

议论声此起彼伏,像潮水一样在整个礼堂里翻涌。

“他会说什么?要裁多少人?”

“说不定把总部搬去华国?我可不想学中文……”

“要是真的走了,这里怎么办?这条街,几十年来都是靠这家厂子吃饭啊……”

苏青云没有立刻走到主席台中央。

他在台下的走道里停了一下,看着这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的脸,看见有人目光坚毅,也有人咬着嘴唇低头不语。

灯光从他头顶洒下,映在他微微挑起的眉眼间,也映在他眼底那点难以忽视的疲惫和倔强。

他抬手,轻轻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这个下意识的小动作,让站在侧面的查尔斯看得心里一动——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或许比他们所有人想象得都要冷静,也更孤独。

苏青云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上台阶。

“各位,大家好。我是苏青云,青云科技的创始人,也是现在阿斯顿·马丁的新掌舵人。”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古老的礼堂里显得格外清晰。

话筒里传出的音质带着一点点回声,像是溅落在湖面上的一粒石子,在沉默的人群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苏青云没有急着继续说下去。

他看见前排一个白发老人正抬着头看他,老人戴着厚厚的眼镜,镜片后面的眼神浑浊却固执。

苏青云微微一笑,像是对这一双双审视的目光给出最初的回应。

他缓缓开口:“我知道,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没有人是心情轻松的。有人担心自己会失业,有人担心阿斯顿·马丁会在我的手里失去灵魂,甚至死掉。”

“你们对未来很迷茫,你们不知道何去何从!你们的命运现在在一个华国人手里。你们非常的担忧!”

台下,有人轻轻冷哼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像是被人故意放大了一样,在静默中格外刺耳。

苏青云听见了,却没有恼怒,反而点了点头:

“我理解你们的疑问,也接受你们的质疑。因为这份质疑,本身就是阿斯顿·马丁这面金翼的骄傲——你们从来都不是逆来顺受的人。”

他走下台阶,踏在一条铺着红色地毯的过道上。

他的皮鞋在地毯上几乎听不见声音,却能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没人想到,他会放下话筒,走到人群中间去。

苏青云在第二排停下脚步,看见那个老工匠——约翰·史密斯。

他微微弯腰,伸出手,语气里透着一丝郑重:

“先生,您贵姓?”

约翰明显愣了一下,他的手在腿上搓了搓,像是怕把机油蹭到这位新老板的西装上。可苏青云不等他多想,已经握住了那双粗糙的老手。

掌心的触感是粗糙而温热的,那些硬茧和裂纹,像是一段段不需要翻译的历史。

“约翰·史密斯,我在这里三十八年了。”约翰的声音有点发颤,却尽量让自己挺直了背。

苏青云握着他的手:

“三十八年……没有你们,没有你的这双手,哪来的阿斯顿·马丁?哪来的db5,哪来的勒芒冠军?是你们一块一块把这块金属拼成了传奇。”

他说到这儿,回头望向台上那面金色LoGo,声音一下子沉了下来:

“所以,今天我要郑重告诉各位:所有阿斯顿·马丁的员工,不会被裁掉,不会被放弃,不会被削减尊严和价值。相反——你们每个人的经验、工艺、精神,都要继续延续下去,而且会在更广阔的地方,被更多人看见。”

他的语调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质疑的坚定。可质疑,仍旧不可避免。

人群里有年轻的机械师低声嘀咕: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到时候真卖掉厂子,还不是说裁就裁。”

苏青云像是听见了这话,嘴角反而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转身走回主席台,一步步拾级而上,像是用这短短几步,把那些沉甸甸的质疑压进了脚下。

“各位。”

他拿起话筒,轻轻敲了两下:“我要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我们要把阿斯顿·马丁的核心生产线、设备、实验室,和你们——一起搬到华国山城去。”

这一句话,像是扔进油锅的火星,顷刻间点燃了礼堂里埋藏已久的躁动。

“开什么玩笑!”

“搬到华国?让我们举家搬迁?”

“我孙子还在读中学呢!”

“我老婆刚刚治病好点,怎么走!”

“我们在抡敦待了一辈子,怎么可能跑到华国去?”

“开玩笑,这就是变相的裁员!”

人声轰然炸开。

就连平时最沉默的老工匠们,也红了眼眶——不是害怕干活,而是害怕失去熟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