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文坛领袖,高考作文我写滕王阁序 > 第407章 青云汽车,鸿蒙汽车,五款车型曝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 青云汽车,鸿蒙汽车,五款车型曝光!

苏青云也没有着急开工。

而是带领悍马团队在山城整整玩了两个礼拜,直到所有老外都适应了山城的生活,并且发自内心愿意留在这里,苏青云才放下心来。

接着,他将国内派出的技师、悍马带来的老外工程师,还有一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混编成一队,昼夜轮班调试。

白天是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夜里是灯火通明的调校声,连山城人都被这场面震撼了。

“听说那是悍马的原厂生产线,花了三十亿美金搬回来的!”

“真的假的?那以后咱山城也能造悍马咯?”

“何止造悍马,听说要给它换新壳子,新动力,新平台……那叫啥,越野坦克,谁敢惹?”

街头巷尾的茶馆里都在议论这桩大买卖,谁也没想到,这个从漂亮国一路漂过来的工业巨兽,会把它的根扎在这片山水环抱之间。

厂房调试期间,苏青云依然把“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他清楚得很,光有设备和技术没用,人心才是最难安顿的。

于是,在新厂区旁边,他又拍板修建了“国际职工社区”。

这里既是宿舍,也是家属区,分单身公寓、双人套房、三居室,装修风格全部按欧美人习惯来的,厨房宽敞明亮,有洗碗机、有烤箱,热水系统、采暖、空调、宽带一应俱全,哪怕是家属孩子,也能一拎包入住。

每个家属区门口还有中英文双语接待站,随时解答他们的生活问题。

“青云先生,这些房子……都是我们住的?”有老外红着鼻子看着钥匙,难以置信地问翻译。

“是的,房租水电全免,物业费也免。”翻译重复了苏青云的话:

“如果你想把家人接过来,提前报备就行。”

“在漂亮国,我基本月光,一个月的工资一半都用来还房贷了,这里连房租都不要……”

“在这里你只需要好好上班,好好生活。”翻译的回答掷地有声。

那一瞬间,很多人都没再说话,只是看着手里的钥匙,眼神慢慢变得笃定。

安顿好“住”,苏青云又盯上了“吃”和“行”。

为了让老外们吃得习惯,他专门在职工社区旁边批了块地,引入几家国外快餐连锁做驻厂店,又招了一批懂西餐的厨师,开设“国际食堂”,同时供应本地特色和西式简餐,连儿童餐都单独配了营养搭配。

更离谱的是,他还直接从欧州进口了几台大烤炉,让老外们能在厂区自己烤披萨、烤牛排。

晚上下班,老外们最爱扎堆到社区食堂外的露天小广场,喝啤酒、撸串串、跟山城工人们比谁酒量大。

语言有时候不通,可碰杯声一响,笑声就跟江水一样一波接一波。

至于“行”,苏青云干脆找周少雄要了几十辆新能源小轿车,装上共享系统,专门停在职工社区门口。

“你们不是喜欢自驾吗?手机刷脸就能开走,去超市、接孩子、周末出城都随便开,用完了停回指定车位就行。”

周少雄在交车仪式上,笑眯眯地跟几个老外讲解:

“油钱?不存在,这玩意儿充电的。”

老外们一听都乐了,七嘴八舌感叹:“在这儿,比在我们家还方便啊!”

所有琐碎都安顿妥当后,厂房试产终于启动。

巨大的焊装车间里,火花四溅,悍马熟悉的车架在传送带上缓缓成型,旁边是山城团队自主开发的新型新能源驱动舱,所有零部件按照最新标准匹配,连接点用的是苏青云拍板采购的高精度自动焊臂。

老外工程师和本地工程师并肩蹲在车架旁,拿着笔记本电脑和激光测距仪一条条复核数据。

谁也没多说废话。

这不仅仅是机器的组合,更是两种工业文化的磨合与再生。

……

……

组装车间的最后一块钢梁落地时,外面正好是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站在整洁宽阔、灯火通明的新生产车间里,苏青云心里像这场夏雨一样,一股热流透着寒意,却又让人血脉喷张。

这是他亲手拼起来的钢铁王国——阿斯顿马丁和悍马的生产线,此刻安安稳稳地躺在青云汽车的厂房里,数百台机器人臂膀闪着冷光,等待指令。

雨没停,苏青云把工装外套往肩上一甩,径直走进行政大楼最顶层的会议室。

宽大的实木会议桌上,摆着热腾腾的茶水。

青云汽车最重要的七位高管,已提前等候多时。

周少雄坐在苏青云左手边,目光坚定。

其他几位高管或是财务大佬,或是供应链负责人,还有负责品牌推广和海外市场的年轻女高管,一个个都收起了疲惫,面色凝重。

大雨拍在落地窗外,会议室却静得能听见笔尖落在纸面上的沙沙声。

苏青云扫了一圈众人,语气不急不缓,却透着一股压不住的劲头。

“今天,我们把阿斯顿马丁和悍马的生产线组装完了。但光有生产线,不代表能打出市场。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把‘青云’这个名字真正印到每一个用户的脑子里。”

他走到白板前,手里的记号笔“啪”地一声落下黑字。

“五款车型。”

他深吸口气,笔锋一转。

“第一款——青云闪电号。”

苏青云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少雄:

“中型轿车,4米9长度,定位城市家庭和中产主力市场,水动力系统,再加上顶级的青云智能驾驶系统。安全、舒适、智能,一个都不能少,谁家买回去都得夸一句‘值!’。”

周少雄点头,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

“这车是我们的走量款,后续每年都会更新换代,还可以收取智能驾驶软件费用,冲击20万—35万区间,干翻同价位所有车型。”

苏青云“嗯”了一声,又写下第二行。

“第二款——青云追风号。”

他抬手在白板上画了个车轮胎的弧线:

“中型SUV,长度4米8,轴距2米85,这个数据保证空间够用,后排可以躺平。城市里能跑,郊野能跑,带娃带宠物都不嫌挤。”

“同样是青云智能驾驶技术加上水动力汽车技术。”

对面负责市场的年轻女高管问:

“这款卖点是智能化、大空间和水动力?价格定在28-38万?”

“对。”

苏青云坚定回答:

“我们要在智能辅助驾驶和水动力技术上下血本,追风号得让用户真切感觉到:所有SUV里,没有一辆能打的过这辆车!”

茶水还在冒热气,白板上又多了第三款。

“第三款——青云山海号。”

他说到这款的时候,语气明显带了点热血的味道:

“硬派越野,车长5米,用悍马的原生越野血统做底子,加上青云的智能AI和自主研发的水动力技术。”

周少雄挑了下眉,笑道:“水动力这招要是搞出来,能开着山海号去越野的人,绝对会比以前数量暴增,普通人也开得起硬派越野车了!”

苏青云把笔头重重一敲:

“咱们就要把极限性能车造给所有普通人,要让那些开不起牧马人、开不起普拉多的人,也能体验硬派越野的激情!”

“这个车售价30万—50万,一次性买下,水动力技术再也不用为油耗高而苦恼!”

众人相视一笑,白板转到第四款时,气氛忽然有些不同。

苏青云收起了前面几款的务实语气,缓缓写下两个大字:

“鸿蒙。”

一笔一划,清晰而锋利。

“从今天起,青云旗下会多一个全新品牌,叫——鸿蒙汽车。”

他停顿片刻,看着会议桌上几双透着疑问的眼睛,嘴角微微一挑:

“鸿蒙,是青云未来在超豪华奢侈品赛道的代号。我们要做的,是对标劳斯莱斯、布加迪、兰博基尼这些级别。把车造到极致,售价在300万起步,贵到让人心里发颤,但又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白板上,他补上“光速号”三个字。

“这款车叫——鸿蒙光速号,跑车,双门,双座,零百加速必须进2秒3以内,敢跟法拉利叫板。”

负责技术研发的老技术总监忍不住咧嘴:“苏总,你这真是要把咱们的命榨干啊。”

苏青云轻轻笑了:“不榨干,怎么逼出来极致?”

第五款车名字一出,众人也都明白了。

“鸿蒙梦想家号,大型商务车,车长五米五往上,对标劳斯莱斯幻影和迈巴赫S680。开这车的人,不是自己开,是让司机开——咱得让车主在后排坐得跟头等舱一样舒服。”

负责海外市场的女高管点头:“这一块市场虽然小众,但只要打进去了,服务的就是全球顶级客户。亚洲、中东、欧大陆皇室和财阀都吃这一套。”

苏青云拍板定音:“没错,鸿蒙是门面,是锋芒,是我们青云汽车震撼全世界的豪奢品牌!”

整个会议室里,白板已写满五款车型的参数、目标用户、定价区间和技术亮点。

外面的雨渐渐停了,会议室的灯光打在一张张写满字的白纸上,映照着每个人眼神里的光。

这一夜,青云汽车有了五把刀,横向切开市场,纵向插入人心。

第二天,研发部门立刻开始全面运转。

青云闪电号和追风号被列为第一阶段量产重点,预备在 四个月内实现首批下线。

山海号则是青云汽车与悍马团队协同攻坚的技术爆点,悍马技师们这回彻底没闲着,天天泡在实验车间,跟青云的年轻工程师混一块儿。

至于鸿蒙光速号和梦想家号,苏青云把研发权放在自己手里,亲自盯住造型设计、内饰选材、动力匹配、限量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顶到极致。

与此同时,青云汽车全球采购部门开始跑遍欧亚大陆,锁定全球最好的碳纤维厂、皮革供应商、音响设计师。

供应链负责人拍着桌子说:

“苏总一句话,钱咱有,谁能给咱做到最好,谁就能拿订单!”

就连许多原先只服务劳斯莱斯、宾利的老牌工艺厂,也开始给青云递资料:

“只要你们能付得起价格,我们就敢给你们做独家款。”

而在生产线上,属于鸿蒙的试制工段已经悄悄搭建起来。

一辆辆贴着“confidential(绝密)”的原型车被裹在黑布下,夜里悄悄从装配车间推到试车跑道。

每一次发动机咆哮,都有工程师捧着数据电脑,盯着转速和油门反应。

山城的夜空,经常被一阵阵低沉的引擎声划破。

随着一切步入正轨,整个青云汽车厂区再度陷入一片紧张而亢奋的忙碌之中。

在苏青云的命令下,青云汽车闪电号和追风号两款车型的样品车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了最后的组装与检测。

整个车间灯火通明,机械臂在轨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转,焊点闪烁如同漫天星火,几十名工人和工程师分布在各自工位,或低头调试,或来回检查,汗水在工作服上印出深深浅浅的痕迹。

车间尽头,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断跳动着数据,车身、底盘、电控、水动力系统、智能AI模块……每一项数据都在严格把关。

终于,当最后一行“合格”字样在屏幕上亮起时,整个车间爆发出一阵短暂却压抑着兴奋的掌声。

“苏总,闪电号、追风号,已具备试驾条件!”

周少雄擦了把额头的汗,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苏青云站在车间观景台上,俯瞰着下方两辆闪亮的新车。

他西装笔挺,面色沉静,然而目光深处却燃着一丝电光火石般的凌厉。

“好!”

他淡淡应了一声,转身沿着金属楼梯走了下来,皮鞋踏在楼梯上,发出沉稳有力的声响。

几名技术人员自发在他两侧让开,目光中带着炽热的期待与敬意。

闪电号静静停在最前方,整体线条修长流畅,银灰色车漆在强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四米九的车身既大气又不失灵动,前脸是一体式封闭进气格栅,中央镶嵌着青云汽车全新设计的车标——青云直上九天,扶摇万里,充满华夏风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