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睡前小故事情侣版 > 萤火灯笼铺的星光约定76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芦苇荡深处,有一间用空心芦苇秆搭成的小铺子,铺子的招牌是片半透明的荷叶,上面用萤火虫的光写着“萤火灯笼铺”。铺子的主人是个穿绿布衫的小男孩阿禾,他的手腕上总系着一根草绳,绳子末端拴着一只最大的萤火虫,那是他的伙伴“大亮”。

每天傍晚,阿禾都会搬出一捆晒干的芦苇,用细麻线扎成灯笼骨架,再糊上蝉翼般轻薄的蒲公英膜。大亮会带着几十只萤火虫飞进铺子里,它们落在阿禾的肩膀上、灯笼架上,像撒了一把会动的星星。这些萤火虫是灯笼的“灯芯”,只要阿禾对着它们吹一声口哨,它们就会把光调亮些,再吹一声,光就变得柔柔的,刚好够照亮回家的路。

铺子里的灯笼从不卖钱,只换三样东西:迷路的蚂蚁留下的一小块饼干渣,傍晚的露水装在牵牛花里,或者是一句藏在心里的悄悄话。阿禾会把这些东西小心地收在一个旧木盒里,他说这是给冬天的萤火虫们留的礼物。

这天,芦苇荡里来了个穿红肚兜的小女孩,她的辫子上系着两个小铃铛,走路时“叮铃叮铃”响。小女孩蹲在铺子门口,看着阿禾给灯笼糊膜,眼睛亮闪闪的。“我想要一个最亮的灯笼,”她的声音像刚剥壳的莲子,“我要去找我的布娃娃,它掉进河里,被水流冲走了。”

阿禾停下手里的活:“你的布娃娃什么样?”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碎布,是粉色的,上面绣着一朵小桃花:“它叫‘桃桃’,有两只黑纽扣眼睛,我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它的。”

大亮突然在阿禾耳边飞了飞,阿禾点点头:“可以给你做最亮的灯笼,但你得告诉我,桃桃身上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小女孩想了想,说:“它的左手少了一根手指头,是我不小心用剪刀剪坏的,我一直用红线给它缝着。”

阿禾找出最粗的芦苇,扎了个比平时大两倍的灯笼,又在灯笼底下缝了个小网兜,里面装着三颗甜甜的野葡萄——这是给可能遇到的小动物准备的。大亮带着十只最亮的萤火虫飞进灯笼里,灯笼一下子亮得像个小太阳,把周围的芦苇都照成了金色。

“沿着河边走,看到有芦苇长得最密的地方,就往那走,”阿禾把灯笼递给小女孩,“萤火虫会跟着桃桃身上的红线走,它们对红色最敏感。”小女孩接过灯笼,辫子上的铃铛响了两声:“我叫丫丫,明天我来还灯笼,给你带我妈妈做的桂花糕。”

丫丫提着灯笼走进芦苇荡,灯笼的光在她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阿禾坐在铺子门口,看着那团光慢慢走远,大亮落在他的手心里,翅膀轻轻扇着,像是在说“别担心”。

可直到月亮升到芦苇荡上空,丫丫都没回来。阿禾心里有点急,他找出另一盏灯笼,让大亮带着几只萤火虫飞进去,自己则背着装露水的葫芦,沿着丫丫走的路追了过去。

河边的风有点凉,芦苇叶擦过裤腿,发出沙沙的响。阿禾提着灯笼走了没多久,就看到地上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是丫丫辫子上的小铃铛,旁边还有几滴眼泪落在草叶上,凝成了小小的露珠。

“丫丫?”阿禾喊了一声,只有回声在荡里飘。大亮突然从灯笼里飞出来,朝着左边一片更密的芦苇丛飞去,阿禾赶紧跟上去。

穿过密密的芦苇,前面出现了一片浅滩,水边停着一只破旧的木盆,盆里躺着一个粉色的布娃娃,正是桃桃。丫丫坐在木盆边,肩膀一抽一抽的,她的灯笼掉在水里,蒲公英膜已经湿透了,萤火虫们正围着灯笼飞,想把水吹干。

“我找到桃桃了,”丫丫看到阿禾,眼泪掉得更凶了,“可是灯笼坏了,我赔不起……”阿禾捡起水里的灯笼,摸了摸丫丫的头:“没关系,芦苇还能再扎,萤火虫也没受伤。”他把自己的灯笼递给丫丫,“你看,桃桃的手指头还在呢。”

桃桃的左手果然少了一根手指头,红线缝得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小孩子的手艺。丫丫抱起桃桃,用袖子擦了擦它脸上的泥:“我就知道能找到它,它跟我说过,不会走丢的。”

阿禾把湿灯笼拆开,芦苇秆还能用,他又从口袋里掏出备用的蒲公英膜,重新糊好。大亮带着刚才的萤火虫飞进去,灯笼又亮了起来,只是光比刚才柔和些,像月亮的光。

“我们往回走吧,”阿禾提起修好的灯笼,“你妈妈该担心了。”丫丫点点头,抱着桃桃跟在他身后,辫子上的另一个铃铛还在响,只是声音轻了些,像在哼歌。

路过一片野菊丛时,丫丫突然停下脚步,摘了一朵最大的黄菊花,插在阿禾的灯笼上:“这样你的灯笼也有花了。”阿禾笑了,从葫芦里倒出一点露水,滴在野菊花上,花瓣立刻变得水灵灵的。

回到铺子时,天快亮了。丫丫从口袋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糕上还冒着热气:“我妈妈半夜起来给我热的,说要谢谢你。”阿禾接过桂花糕,分给大亮和萤火虫们一小块,剩下的小心地放在木盒里,和那些饼干渣、露水放在一起。

“明天还来吗?”丫丫临走时问。阿禾点点头:“我要做一百个灯笼,等冬天来了,萤火虫们可以躲在里面取暖。”丫丫说:“我来帮你糊膜吧,我最会撕蒲公英膜了,不会弄破的。”

第二天傍晚,丫丫果然来了,她的手里捧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满满的蒲公英膜,每张都又大又完整。阿禾教她扎芦苇骨架,丫丫学得很快,只是手指被芦苇茬扎了个小口子,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吮,说:“没事,比摘野菊花被刺扎到轻多了。”

大亮带着萤火虫们在她们头顶飞,像个会转圈的光环。灯笼一个个立在铺子里,有的挂着野菊花,有的系着小铃铛,还有的贴着丫丫画的小太阳。芦苇荡里的灯笼越来越多,远远看去,像一条发光的河,从铺子一直延伸到河边。

后来,芦苇荡里的小动物们都知道了萤火灯笼铺。迷路的小刺猬来借灯笼,会留下几颗红果子;晚归的蜜蜂来借灯笼,会留下一小勺蜂蜜;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乌龟,都背着半片荷叶来换灯笼,说要给刚出壳的小乌龟照亮。

阿禾的木盒里东西越来越多,他在铺子后面挖了个小地窖,把饼干渣、蜂蜜、桂花糕都藏在里面,上面铺着厚厚的干草。大亮和萤火虫们知道,冬天的时候,这里会像春天一样暖和。

丫丫每天都来帮忙,她的辫子长长了些,铃铛换了新的红绳子,响声更脆了。她和阿禾一起给灯笼起名:最大的那个叫“望月”,挂着菊花的叫“金风”,还有个最小的,只够一只萤火虫住,叫“点点”。

有天晚上,丫丫突然说:“我爸爸要带我们去城里住了,明天就走。”阿禾手里的芦苇秆差点掉在地上:“那你还回来吗?”丫丫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绳,上面系着那个掉了的小铃铛:“这个留给你,想我的时候,就摇摇它,我能听到的。”

阿禾把红绳系在自己的手腕上,和系着大亮的草绳并排在一起。他连夜做了个最特别的灯笼,灯笼架是用十二根芦苇扎成的,像个小房子,里面能住下所有的萤火虫。他在灯笼上贴满了丫丫画的小太阳,又在底下缝了个大网兜,里面装满了丫丫最喜欢的野葡萄。

第二天早上,丫丫来告别时,阿禾把这个灯笼送给了她:“城里晚上没有萤火虫,这个灯笼能一直亮着,桃桃也能借着光看书。”丫丫的眼泪掉在灯笼上,晕开了一小片湿痕,但很快被萤火虫的光烘干了。

丫丫走后,阿禾每天还是扎灯笼,只是辫子上的铃铛声变成了手腕上的铃铛声。他把灯笼一个个挂在芦苇荡里,从铺子一直挂到河边,像在铺一条光的路,等着某个系着铃铛的小女孩回来。

冬天来的时候,萤火虫们躲进了最暖和的灯笼里,阿禾在地窖里找出丫丫留下的桂花糕,掰碎了分给它们。大亮趴在阿禾的手心里,翅膀上沾着一点糕渣,光变得柔柔的,像丫丫第一次来的时候,灯笼里的光。

阿禾知道,等明年春天,芦苇长出新的嫩芽,那个穿红肚兜的小女孩一定会回来,她会带着新的蒲公英膜,辫子上的铃铛还会“叮铃叮铃”响,像在说:“你看,我没走丢哦。”而那些挂在芦苇荡里的灯笼,会一直亮着,把路照得暖暖的,等着每一个需要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