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暖暖而生 > 第66章 山中老君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暖忙完村里的事务,第三日清晨便动身前往老君观。

春日里山雾缭绕,老君观还是那座老君观,在青翠的半山腰间隐隐绰绰,石板路两侧的杜鹃开得正盛,紫藤挂满石廊,春风中似万千摇曳的风铃,偶有鸟鸣自竹林深处传来,更添几分清幽。

虽不是初一十五的大日子,观里的香客却也不少。

林暖跨过门槛,就见归安道长坐在解签台前给一个面色焦灼的妇人把脉。

那妇人身子前倾,声音压得低低的,林暖走近时隐约捕捉到“道长……这回定要得个男娃……”的碎语。

归安道长缓缓收回把脉的手,捻须道:“居士,莫要太过忧心。缘分到时自然会有,强求反而……”

“道长!”妇人急急打断,“我都来第三回了!先前归恒道长也是这套说辞,宽心宽心的,我这心都宽成大海了,可不还是连着生了四个赔钱货!”她越说越激动,嗓音不自觉地拔高,“您得给我想个实在法子,我们老刘家不能绝后啊!”

正说着,有些不知如何安慰的归安道长抬眼瞧见林暖一行人进来,眼睛一亮,顺势劝道:“居士此言差矣。女娃娃怎就是赔钱货了?你瞧咱们县里新封的那位乡君,不也是女子?那可是光宗耀祖的殊荣啊!”

“我那几个丫头片子哪配和乡君比……”妇人嘟囔着,脸上却显出几分动摇。

“怎么不能比?不都是姑娘家么。”归安道长温声续道,“您就是心思太重,这焦急之气郁结于心,反而于子嗣有碍。您的脉象平稳,身子骨硬朗,该来的总会来。好了,下一位——”

那妇人见道长起身相迎新客,知道今日再无结果,气得一跺脚,连香油钱都没投,扭身就出了大殿。

紧接着上前的是个眉眼慈和的妇人和一个姑娘,妇人为儿女姻缘求签,那姑娘听得母亲这般还有些羞红了脸。

归安道长仔细解签,几句话就说得她眉开眼笑,高高兴兴地在功德箱里投了串铜钱。

待轮到林暖,她含笑在蒲团上坐下:“归安道长,好久不见。”

“林居士!”道长高兴地拱手,“上回您来时贫道正在外游方,归来才知师兄也随着云海去了江南,后来云生那小子也去了……我那师兄多惫懒又洒脱,给您添麻烦了……如今观里剩我们这几个支应,让您见笑了。”不同于归恒道长的洒脱不羁,归安道长说话做事自有一番沉稳气度,“居士,今日前来,可是有事要办?”

林暖笑着说“归恒道长他们在江南又建老君观,为山下村民做了许多善事,哪有麻烦一说……道长将来云游也可去江南一观。”随后将建乡君府的事细细说了,“请道长寻一处好地。”

归安道长抚掌笑道:“这可是大喜事!贫道稍后便随居士下山相看地势。”说着唤来道童云上,吩咐他引贵客到内观奉茶。

穿过月洞门,内观别有一番天地。

庭院里古柏参天,归坚道长正在石桌前教一对母女制作符篆。

那位母亲气质温婉;少女约莫及笄之年,纤指灵巧地折叠着黄纸,偶尔抬头时露出颊边浅浅的梨涡,这不巧了,正是刚刚排在林暖前面那对母女。

见林暖进来,归坚道长刚要起身招呼,林暖连忙摆手示意不必。

那妇人察觉到动静,抬眼对她温柔一笑,林暖也颔首回礼。

少女很快完成了所有符篆,归坚道长逐一检视后连连称赞,她小心翼翼地将符篆收进绣囊,见又有客人到来,不好意思地拉着母亲行礼告辞,裙裾翩跹间佩环轻响。

“道长,”林暖好奇地走近石桌,“符篆不都是观里提前制好的么?怎地让香客亲手制作?”

归坚道长笑出一脸褶子:“林居士有所不知。我们画符,香客亲手折叠裁剪,参与其中更显诚心。大师兄常说‘心诚则灵’,便是这个理。”说着指向桌上各式黄符,“您要不要也试试?这是平安符,这是求财符,那边红色的是姻缘符……”

林暖兴致盎然地拣了几张,又回头问随行的林贵、绿屏等人。

林贵憨笑着摇头,绿屏和瑞霞却都跃跃欲试,各自选了合心意的符纸。

于是春日的暖阳里,几人围着石桌学剪符纸。

归坚道长耐心指导着折叠技巧,檀香袅袅中,彩纸在指尖翻飞成莲花、宝塔等各式形状,别具意趣。

他们尚未完成,后头又来了几个年轻书生想要参与。

归坚道长乐得眉开眼笑——这亲手制作的符篆虽不比现成的贵重,却是细水长流的香火缘。

待最后一道符纸折成小巧的宝塔形状,归安道长收拾了解签台来到后院,与归坚道长交代了几句,便随着林暖一行人下山去了。

广丰县城里春意正浓,一行人穿行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仔细相看适合建造乡君府的地块。

归安道长手持罗盘,不时驻足观望地势,结合林暖对宅院规制的要求,最终在城东和城西各寻得一处合适的地块。

“城东这块临近市集,生活便宜;城西这块,”归安道长指向西边,“正在五井村往上元镇来的方向,往来方便,且地势更高,视野开阔。”

林暖站在城西的高地上远眺,但见远山如黛,田畴井然,正是回村必经之路。

她当即拍板:“就选城西吧,方便。”

厚谢过归安道长,一行人在广丰酒楼用了午食,送走归安道长。

林暖让林贵即刻前往县衙通报,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于县令就带着方主簿匆匆赶来。

众人站在选定的地块上,林暖将宅院规制、主灶房方位等要求一一说明,方主簿执笔认真记录,墨迹在春风里很快干透。

“乡君放心,修建府邸之事,下官定当尽心竭力。”于县令拱手道,额上还带着赶路时的细汗。

林暖含笑回礼,她其实私下也嘱咐了大伯和四叔,请他们时常过来看看——不是不信任县衙,实在是修建宅院最怕工匠偷工减料,有自家人盯着总是稳妥些。

于县令趁势禀报了划拨良田的进展:“下官特意选了上元镇附近的田产,都是上好的水浇地,离乡君的产业也近,方便照料。”

这位于县令果然是个有心的。

林暖这些年在田间摸爬滚打,对农事早已门清,待众人转到田边,只见有一条溪流盘流而过,土地已然翻耕,看上去确是上等良田。

她蹲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指间捻了捻,满意地点头:“有劳县令大人费心。”

当日便去了县衙签契付款,走出衙门时,夕阳正好将县衙的匾额镀上一层金辉。

广丰事情差不多也算了了,随后便是等两个堂弟的府试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