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薇最终还是被二姐说服了,答应会好好去上高中。
但令她更惊讶的还是二姐对演戏的了解程度。
“姐,你哪知道的这些啊。”
金穗拿上学敷衍:“高中班上的同学说的,她喜欢刘德华,也追星。”
金薇不疑有他,看样子在高中可以碰见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呢,于是又重新点燃起了对高中生活的期盼。
清理完猪大肠后,金穗突然想起昨天投进水塘里的鱼篓还没有去看。
她让金薇记得四点钟的时候翻下谷,随后去厨房切了一小块肥猪肉放进背篓里,戴着斗笠准备上山看看鱼篓去。
一路走到水塘处,那根绳子还绑在原处,金穗拽着绳子将鱼篓提上来,意外发现里面居然有一条还算大的鱼。
一条比上次捞到的四条加在一起还要大。
金穗将里头的水草连同鱼一起倒出来,随后将鱼扔进背篓里。
今晚又有鱼汤可以喝了。
金穗把那块肥肉扔进竹篓里,随后换了个地方投鱼篓。
当晚餐桌上十分丰盛。
辣炒猪大肠、筒骨汤、剁椒鱼头、红烧鱼块、清炒空心菜、炒丝瓜。
整个院子都是飘着辣椒的呛香味。
路过的村民闻见了都要探头往院子里看,相熟的人还会打招呼:“今天啥日子吃的这么香。”
向父回来看见桌上又是猪大肠又是骨头汤又是鱼的,问金穗昨天花了多少钱买。
金穗说:“猪大肠和筒骨是让摊位老板送的,鱼是拿鱼篓捞到的。”
“老板还送你这些?”向父皱起了眉。
“我买了一块钱肥肉准备炼猪油的。”
向父便也没说什么,家里是很久都没吃过猪肉了。
向母本来还有些责怪金穗做饭大手大脚,这些菜一看就是重油重盐的,家里哪里能经得起这样吃。但看在另外三个孩子都很开心有肉吃,便没有再说什么。
三样辣菜都是下饭菜,其中向恒山吃的最香,向父吃的最多,闷头干了三碗米饭。
原本不爱吃猪大肠的金薇也忍不住吃了一块又一块,虽然还是有猪大肠的气味,但是吃在嘴里又格外香。
看金薇吃的时候金穗便调侃:“好不好吃?”
金薇连连点头:“好吃,姐,你做的比祠堂里的厨子做的好吃。”
金穗说:“那下次你来帮我洗。”
金薇:“......啊......”
向恒山:“我帮二姐洗!”
金薇:“哼,有吃的你才会这么好!”
一家人都比较吃辣,只有向母吃的清淡一些,炒丝瓜是专门炒给向母的。
骨头汤也很鲜,一家人一人喝两碗也喝光了一锅汤,金穗还教向恒山吸里头的骨髓。
吃饱喝足后,金葵和向恒山帮着金穗洗碗擦桌子,金薇则上厨房收谷。
向父抬头看了看天,惆怅道:“这天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下雨后才好犁地,如果一直不下雨,就得人工浇水了。
向母说:“上午金霞来信了,说放假不回来了,要在省城找份工来做。”
向父没说话。
楼顶上收谷的金薇听见了,刚才吃完饭时的好心情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三个月前大姐向金霞就寄过信回来,说考上了研究生,要准备继续读书,学费和生活费她会自己赚,不需要家里操心。
从小向金霞的成绩在班上就是名列前茅的,在读书学习这件事上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过。
她在家学习的时候五弟向恒山还没有出生,金穗三姐妹一直被家中教育不准打扰大姐看书。
因此只要大姐金霞在家,三姐妹就是玩过家家都只敢在院子外面玩,或是去村子里别的地方玩,因为声音大了吵到了大姐会挨骂。
二姐还好,因为她经常要干农活,四妹年纪小,差不多记事的时候大姐已经去市里读书了,家中就属金薇最害怕大姐。
对大姐金霞,金薇的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心里为一个读书厉害的大姐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她又会感觉到不公平。
当初大姐考上重本,就已经是全村人的骄傲,村子里的家长都是拿向金霞当教育自家小孩的榜样。
村子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无上荣光了,更别提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向父向母就是借钱也要在祠堂办一场升学宴,送大姐上学的时候还偷偷往大姐的衣服里塞了五十块钱。可家里也因此几个月没吃过肉。
农村里的每一个孩子从小就得帮父母干农活,家里的三个姐妹包括向恒山现在都要帮家里做事,只有大姐向金霞,在家就一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记忆中都是二姐忙里忙外,有的时候金薇看着都挺替二姐感到不公平。
现在二姐读完大学还要继续读深造,好似正在一点点脱离她们这个贫困的家庭。
金薇不知道该怎么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是觉得有点闷闷的。
...
小孩有出息,向父向母自然支持。
只是向母还是会担心:“你说金霞准备读到什么时候?她这个年纪都该成家了,一直拖下去会越来越难找。”
刚从厨房里走出来的金穗听到这句话,说:“大姐有文化,以后要结婚也肯定是在高学历里的人找对象,不愁嫁不出去。”
向父向母都是思想传统的人,坚定认为人到了年纪就该结婚,尤其女儿家更是拖不得。
只是天高皇帝远,向父向母也催不到远在省城的大女儿,况且大女儿一向是有主见的,她要不愿就是催了也没用。
现在向父向母除了愁大女儿找对象的事,还有就是愁家里的条件差,连给女儿的嫁妆钱都没有。
向母就希望在这两年里给二女儿金穗找个条件好的人家,有铁饭碗的最好,没有的话至少也要是镇上的。
金穗不知道向母的想法,喂完牛、鸡吃的东西后,便进厨房炼猪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