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做的?”叶明惊讶地问。他知道指南针(司南)的原理,但没想到叶瑾能自己摸索着做出来。
“嗯!”叶瑾用力点头,小脸放光,“我照着书上说的‘司南’的样子,可是那个大勺子不好做。我就想,磁石能指南,把它放在能漂着的东西上不就行了?”
“我试了木片,太沉;试了羽毛,托不住…最后发现这梧桐叶梗又轻又平,正好!哥,你看它指的方向对不对?”
叶明仔细看了看,又回想了一下庭院的大致方位,点头道:“大致是对的!瑾儿,你太厉害了!这可是…这可是能帮大忙的宝贝!”
他心中激动难以言表。在这个导航基本靠经验和星象的时代,一个简单可靠的指南针,对于航海、行军、野外勘探的意义何其重大!
虽然这只是一个最简陋的“指南鱼”,但其代表的方向是正确的!
“真的吗?”叶瑾得到哥哥的肯定,更是高兴,“那以后水手叔叔是不是就不容易迷路了?还有大哥在边关,晚上看不清星星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用它辨方向?”
“对!对!都能用!”叶明连连点头,忍不住摸了摸妹妹的头,“瑾儿,你立了大功了!”
他仔细看着那简陋却意义非凡的指南鱼,脑中飞速思考。
如何将其改进?用更坚固的材料(比如薄铜片)代替树叶?如何减小晃动,提高精度?如何加上刻度盘?如何密封防水,便于携带?
一个个想法冒了出来。
他甚至想到,如果能为大哥的边军和水师的船只配备这种简易指南针,哪怕只能大致辨别方向,也能在恶劣天气或夜间大大降低迷航的风险!
“宋先生,”叶明转向宋应文,“麻烦你带着瑾儿,继续改进这个‘指南鱼’。试试用薄金属片,想办法让它转得更稳,最好能加个保护的盒子。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去库房支取。”
“是!三少爷!”宋应文也是兴致勃勃,这新奇玩意儿让他看到了格物之学的又一妙用。
叶瑾更是雀跃不已,立刻又沉浸到了新的改进工作中去了。
看着妹妹专注的样子,叶明沉重的心情舒缓了不少。技术的微光,总能在这晦暗的时刻,带来一丝希望和温暖。
然而,这份温暖并未持续太久。深夜,叶明书房的门再次被敲响。
管家送来两封几乎同时到达的密信。
一封来自江南。监察司密探汇报,核查组工作已近尾声,叶氏工坊经济数据无可指摘。
但是,他们暗中查访发现,那些散布谣言的源头,似乎指向了几个与苏州织造衙门关系密切的落魄文人,而更深层的线索…隐约与漕帮某些残余势力以及…沿海私港有关。
另一封,则来自皇帝。只有朱笔御批的两个字:
“准奏。彻查。”
叶明看着那力透纸背的两个字,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皇帝已经授权他,可以动用一切必要手段,挖出那条通往北狄的走私链条,无论它隐藏得多深,牵连得多广。
他走到窗前,夜空无月,只有寒风呼啸。
北疆的烽火,江南的暗流,朝堂的博弈,技术的微光…所有线索,正缓缓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成为收网的那个人。
皇帝的“准奏”二字,如同尚方宝剑,赋予了叶明极大的权限,也意味着风暴正式升级。
然而,叶明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急躁莽撞。
对手盘根错节,势力庞大,一旦打草惊蛇,反而可能让对方断尾求生,甚至狗急跳墙。
他并没有立刻大张旗鼓地行动,而是通过监察司的密道,发出了几条极其隐秘的指令。
第一,严密监控所有与崔家及其关联密切的铁坊、矿场、商队,尤其是近期有异常货物进出或人员调动的,记录下一切细节,但暂不抓捕审讯。
第二,动用安插在漕帮残余势力中的暗线,顺着江南密报中提到的“沿海私港”线索,悄悄摸排,查找任何可能与“福海号”或精铁走私相关的蛛丝马迹。
第三,通知北疆大哥叶秋,加强边境巡查,特别是针对小股精锐狄骑的渗透,尝试捕捉俘虏,审讯其装备来源。
同时,将刚刚由叶瑾和宋应文改进的、装有简易指南针的木盒,连同使用说明,以最快速度送往北疆,希望能对边防侦察有所帮助。
行动在暗中有条不紊地展开,而明面上,叶明依旧每日前往兵部衙门,处理日常公务,督促粮草军械的调拨,仿佛北疆的紧急军情只是寻常边患。
兵部上下在他的管理下,依旧高效运转。“工分制”经过细化后,越发成熟,官员们逐渐习惯了这种按绩取酬、公开透明的模式,衙门风气为之一新。
文印室的活字印刷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甚至开始尝试雕版与活字混合排版,以印刷带有固定格式和可变内容的复杂公文。
偶尔有交好的官员私下询问江南之事或北疆局势,叶明皆以“陛下圣裁,臣子唯有尽心办事”之类的话搪塞过去,态度平和,看不出丝毫异样。
这种外松内紧的状态,反而让某些暗中窥伺的人摸不着头脑,不敢轻举妄动。
国公府内,叶明也刻意维持着平静。
叶凌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并未多问,只是在下朝后,会偶尔与叶明对弈一局。
棋枰之上,黑白交错,杀机四伏。叶国公落子沉稳,有时会似无意般点出一两句朝中某人的动向,或是某个部门的异常,为叶明提供着不易察觉的信息支持。
李婉清则将担忧化为了行动,每日亲自督促厨房,变着花样给叶明和叶风准备滋补的汤水餐食,盯着他们吃完。
她还特意嘱咐下人,近期府中谢绝不必要的访客,让叶明能安心休息。
叶风从户部回来,也会将听到的一些风声,特别是关于钱粮调度、各世家名下田庄商铺异常变动等信息,悄悄告诉叶明。
户部是钱袋子,往往能从经济的细微波动中,察觉到不寻常的气息。
最让叶明欣慰的是叶瑾。小姑娘似乎完全沉浸在了“指南鱼”的改进中,不再纠结于复杂的织花技术。
在宋应文的帮助下,她尝试了各种材料制作指针和底盘。最终发现,将磁石磨成细针状,用丝线悬挂在刻有方位的木盒内,效果比水浮法更稳定,更适合携带。
她甚至还异想天开地想出了“指南龟”——将磁石藏在小小的木龟肚子里,让龟首指南。虽然实际用处不大,却童趣盎然,逗得李天宝和府里的小丫鬟们争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