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1139章 琐碎奠基 暗夜密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9章 琐碎奠基 暗夜密报

皇帝的旨意如同一声号角,格物院与北境边军这两台庞大的机器,开始围绕着“新军”这一核心,高速运转起来。

朝堂上的胜利并未让叶明有丝毫松懈,他深知,宏大的蓝图需要无数琐碎的细节来支撑。

这日清晨,格物院后厨飘出的不再是寻常的米粥香气,还夹杂着一股浓郁的肉香与麦香。

食堂里,几位负责后勤的吏员正围着一笼刚出锅的、颜色略显深褐的馒头,小声议论着。

“这‘压缩干粮’的味道……当真能行?看着可不如白面馒头喜人。”

“院判说了,此物要耐储存,易携带,饱腹为上,味道次之。你尝尝,里头混了肉糜、盐巴和糖,顶饿得很!”

叶明信步走来,随手拿起一个还烫手的“压缩干粮”,掰开看了看截面,又尝了一口,细细咀嚼。

“嗯,硬度适中,咸淡也合适。就是这口感,还需再琢磨,若能更酥松些,便于下咽更好。”

他对负责此事的吏员说道,“让厨下再调整一下烘烤的火候和配料比例。记住,这是给行军打仗的士卒吃的,首要是不易腐坏,其次是顶饿,最后才是口味。”

“是,院判。”吏员连忙记下。

离开食堂,叶明又转到工坊区一角。这里新设了几台织机,正嗡嗡作响地织造着一种厚实紧密的布料。墨恒正拿着尺子,仔细测量着布料的经纬密度。

“院判,”见叶明过来,墨恒指着布料道,“按您的要求,这新布比寻常军服料子厚三成,棉线也多用了一倍,密实防风,就是成本高了近五成。兵部武库司那边,前几日还来人问询,话里话外嫌咱们靡费。”

叶明摸了摸那厚实的布料,感受着其扎实的手感:“北境苦寒,寻常布料难以御寒。士卒若冻伤了手脚,如何持铳操练?如何上阵杀敌?这钱,省不得。”

“你只管按标准做,兵部那边,我去分说。”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那靴子,鞋底要多纳几层,防滑耐磨是关键,让匠人们多费些心思。”

“明白了。”墨恒点头,又补充道,“对了,院判,您上次说要在火铳握把上缠防滑的麻绳,我们试了几种缠法,您看看哪种更顺手?”说着递过几支处理好的木制握把模型。

叶明接过来,一一握持感受,最终选定了其中一种缠绕紧密、不易松脱的:“就这种。告诉工匠,务必要缠得结实,战场上,手滑一下都可能要命。”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一口干粮的硬度,一寸布料的厚度,一根麻绳的缠法——占据了叶明大量的精力。

他穿梭于食堂、工坊、库房之间,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石柱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日渐消瘦,忍不住劝道:“三少爷,这些琐事,交给下面人去办就是了,您何须亲力亲为?”

叶明停下脚步,望着院内忙碌的景象,轻声道:“石柱,你知道吗?一支强军,不仅仅是练出来的,更是‘喂’出来、‘穿’出来、‘用’出来的。士卒手里拿的、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士气与战力。”

“这些东西若不过关,再好的操典,再利的火铳,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现在多费一分心,战场上,他们或许就能多一分生机。”

石柱似懂非懂,但看着叶明认真的神色,也不再劝说,只是默默地将一件厚披风给叶明披上:“天凉了,您也多顾着点自己。”

就在叶明埋首于这些奠基性的琐碎工作时,一封来自西陲的密报,由冷锋亲自送到了他的案头。

夜色已深,书房内只点着一盏油灯。冷锋的身影如同融入阴影,声音低沉:“叶院判,西边有消息了。靖王封地内,确在秘密招募工匠,兴建大型工坊,地点隐蔽,守卫森严。我们的人混不进去,但远远观察到,有大量石炭、铁料运入,规模远超寻常。”

叶明看着密报上简短的文字,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果然动手了。他在仿制火铳?”

“极有可能。”冷锋道,“此外,靖王近月与西羌各部往来密切,馈赠颇厚。西羌盛产良马,其骑兵来去如风……”

话未说尽,但意思已然明了。靖王不仅在试图掌握火器技术,更在积极联络外援,尤其是擅长骑战的西羌部落,其用意不言自明。

“北狄未平,内患又起。”叶明叹了口气,脸上却并无太多意外之色,“陛下可知此事?”

“密报已同时呈送御前。”冷锋答道。

叶明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加快北境新军编练速度!告诉大哥,不必等所有装备齐备,先以现有条件,将架子搭起来,把基本的阵型协同练熟!火铳不够,就先练装填,练瞄准,练听令!我们要抢时间!”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西陲靖王封地与北境防线:“看来,这新军不仅要能对付北狄的铁骑,将来或许还要应对来自西边的威胁。一支军队,两种打法,这对将领和士卒的要求更高了。”

冷锋提醒道:“院判,是否要提醒叶秋将军,加强西侧的戒备?”

“嗯,我会修书给大哥。另外,冷佥事,还要辛苦你的人,继续盯紧靖王和西羌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之间具体的交易内容,看看除了战马,是否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明白。”

冷锋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去。书房内,叶明独自对着跳跃的灯火,眉头紧锁。内外的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逼迫着他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将手中这支尚未成型的新军,磨砺成足以应对四方风雨的利剑。

琐碎的日常与暗夜的密报,交织成一幅危机四伏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