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这样安排,都不会出什么事。
但这次登高回来,赵家就遭遇了盗窃。
失窃的不是别的,正是周周书房里的十几本书籍。
若是其他书,窃走便窃走了,再买就是。
可是,卢先生和邓先生送的那两本书籍不行。
无论是卢先生送的《博学篇》,还是邓先生送的《四书合订本》,都饱含了二位老师的谆谆教诲。
思索再三,周周还是选择了报官。
赵家长子军中官职不低,衙门里也不敢怠慢。
捕班快手悉数八人,一同上门侦查痕迹。
说来也妙,周周用零碎记得的那些现代侦查手段没看出什么,捕快们一上门就锁定了目标。
看门的老仆和人里应外合,监守自盗而已,没什么稀奇的。
顺藤摸瓜,从老仆嘴里挖出了和他合作盗窃的数名流氓。
再逮捕了那些流氓,自然问出了书籍的去处。
买家竟是黑林下辖村子的一名村民。
目不识丁,有眼如盲,买书能有什么用?
况且,一个泥腿子哪来的钱?
关大狱里审了大半个月,嫌犯愣是一个字都没说。
他没什么家人亲眷,也找不到威胁的把柄。
捕快们怀疑过嫌犯同村的年轻童生,却找不到任何证据。
年轻童生也是连连喊屈,差点因不堪受辱而投河自尽。
闹到最后,是周周选择息事宁人才平息了事端。
可惜,书的下落是找不到了。
闻听此事,两位先生各自送来新书,安抚失书学生。
十月过后,天气渐渐冷了下来。
赵斩生送信回来说今年过节没时间回来,顺便附带了五张大额银票安抚遭窃弟弟的心情。
难得有这么大额的收入,周周收了银票分一张给阿娘傍身,抽一张用以支取家用。
另外三张就先收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他把自己和赵爹赵娘的月例额度都翻了一倍。
自从进了镇,赵爹就有些挥霍无度,吃喝玩乐什么都沾一点。
没涉及嫖赌,周周也不怎么管。
就算赵爹用完了自己额度,还要占用娘的额度。
只要娘不提意见,周周还是不管。
而周周自己那点月例额度,都用在了镇上新开的那家连号商行里。
年中,境北的大商行扩张过来,在黑林镇也开了铺子。
他们商队多,商路广,货品又多又好又稀奇。
镇上有点余钱的人家都会时常去铺子里逛逛,其中就包括闲钱很多的周周。
他买得多了,和商铺掌柜混了脸熟,额外得到不少折扣。
偶尔,还能从掌柜嘴里知道些外面的最新消息。
“于叔,今年胜门关是不是又要打仗啊?”
“要打。”
于掌柜捋着胡须,缓缓点头。
今年冷得早,戎人那边有些躁动。
他们行里都不往关外派商队了,大概率是边关两边要有摩擦。
不过也不用太过忧虑,今朝国富民丰兵强将勇,必不可能让戎人入关。
而且说不定,还能抓两个戎人将军回来。
于掌柜说出自己的猜测,立刻又向周周介绍起天然打磨出的水晶球。
这东西现在是稀罕,但在周周看来还不如玻璃。
他不仅没被于掌柜的花言巧语打动,甚至都不中意任何一个水晶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