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 第199章 四面“满”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南京城内时,明军已经攻占了绝大部分地段。

街上偶尔还有零星战斗,小股“咿咿呀呀“叫个不停的满洲兵们,红着眼睛,在和起义的绿营兵们捉对厮杀,但大的抵抗已经基本被明军扑灭。

偌大个南京城,只剩下了东南角的满城,还在杀气凛然的北风中,负隅顽抗。

满城东安门。

豫亲王多铎,吊着膀子,面色灰败,不复两年前攻取南京的意气风发。

昨夜惊闻李成栋率绿营反叛后,多铎心中万分懊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诛杀此逆!”

但事已至此,后悔无益。

夜里,为了重新夺回清凉门、驱除明军,多铎亲自披甲上阵。他率戈什哈伍佰人,以迅疾攻势反卷乱军。戈什哈们都是百战余生的八旗精锐,又身披重甲,战力碾压绿营兵。仅半个时辰,起义军阵线就被清军反推了三条街,最后还是杜仕希率兵赶至,结成小圆阵,方才顶住清军的攻势。

眼见事不成,多铎长叹一声,遂率残部急撤满城。回撤中,多铎右手被流矢射中,幸得部将鄂硕率军护佑,这才全须全尾的进了满城。

虽然成功撤回了满城中,可如今内外城尽失,连江南总督洪承畴都失陷敌手,清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多铎想起自己征战数十年,结果却落得这样一个结果,不禁悲从中来,直欲拔剑自刎。一旁的鄂硕眼疾手快,这才将剑夺下来。

他急忙劝慰道:“王爷,何至于此!满城坚固、物资充裕,城内亦还有八旗子弟兵三千人,急切间,明军必不可下。”

鄂硕的话给了多铎一丝希望,是的,如今他还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只要再撑十日,援军一定会来!

随后,多铎下令满城旗民,无论男女老幼,全体上城抗击明军。于是,一群头发花白的老梆子,又重新披上了甲胄,带着家中的妇孺,重温战场的血与火,只是他们家中的青壮子弟,大多已战死在了城外......

直到明军兵临城下,这群老梆子们都无法理解,为何局势为恶化至此,难道如今的明军已经不再像当年那般软弱无力了吗?

时至晌午,明军已经完成了对满城的合围,各大主力部队,正在各级将官们的调度下,排兵布阵、大张旗鼓,准备再大干一场;神鸦军的火炮都被拉进了毗邻满城的一处高地,炮口正对东安门,蓄势待发。

自觉功劳点还没刷满的明军将士们,谁不想抓紧这最后的机会,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孙稷侠却不着急,如今南京已经是他碗里的菜了,满城里的满洲鞑子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将这碗“通古斯野猪肉”吃进肚里去!

对此,军师张煌言早已有了谋划。

......

明军午饭过后,再次发起攻势。

东安门外高地,号旗挥舞,炮营率先开火,数十门红衣大炮、弗朗机炮,猛烈轰击满城。

轰鸣声中,第一波炮弹精准砸向城头垛口,垛口内的几名八旗炮手瞬间被气浪掀飞,残破肢体甩落在城墙上,吓得其余八旗兵开始纷纷躲炮。紧接着,第二波炮弹又至,一小段残缺的城墙豁口被炮弹撕裂,在墙后躲炮的二十余名头发花白的八旗老梆子兵,瞬间被飞溅的砖石贯穿躯体,血雾喷溅在满是裂痕的青砖上。

清军在满城上也布置了火炮,但主要以虎蹲炮、小弗朗机炮等轻型火炮为主,红衣大炮、神威大将军炮主要布置在内、外城上,如今尽丧敌手。

正因如此,多铎才没有下令清军炮兵反击,这点火炮肯定拼不过明军的重炮,还不如保存实力,留待明军发起攻城战时,再进行炮击。

但多铎却是想多了,明军仅以火炮轰击,炮膛热了就停,冷了就轰,却根本没有意料中的攻城接敌战发生。满城上的八旗兵们,就在城墙下、藏兵洞、角楼等地,躲了一下午的炮,很是窝火。

直到夜幕再次降临,明军才停止炮击,但多铎却丝毫不敢懈怠,孙贼诡计多端,南京内城和外城都是因明军夜间奇袭而致陷落。为此,这次多铎夜不卸甲,亲自坐镇东安门调度清军御守满城,但一直到亥时,明军都没有什么异动,多铎遂于城楼内和衣而眠。

白天高强度的炮击,让多铎精神高度紧张,等松泛下来后,疲乏交加的多铎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仿佛听到了悠扬的胡笳声,如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白山黑水......

满城高墙的寒雾外,浙军破虏营八百蓝甲满洲兵,正在季什哈的统领下,高举着绘有满洲图腾的灯笼,围坐篝火,用女真语唱起《摇篮曲》,苍凉的歌声在寂静中回荡:“睡吧睡吧,我的小宝贝,林中的月亮为你洒下银辉……”

随着胡笳声渐密,更多歌谣响起。有人唱起《松花江船歌》,那是赫哲族渔民摇橹时的号子;有人哼着《采参调》,苍凉的曲调仿佛带着长白山的风雪。

高墙外传来的乡音,让这群异乡客的心中瞬间破防。

城墙上传来细微的抽噎声,这些老老少少们,都是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他们跟随几代爱新觉罗氏征战天下,原以为可以坐享天下、与国同休,然而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连命都要丧在了这异乡……此情此景之下,城内的满洲八旗兵们也忍不住轻轻应和起来。

慢慢的,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大江,满城内外,女真歌谣此起彼伏,不绝如缕……

前锋参领鄂硕颤颤巍巍的冲进城楼里,他欲请命出城,冲杀那群惑乱军心的满奸。却发现,堂堂大清豫亲王正端坐在书桌前,泪流满面。

多铎轻抚自己的残臂,脑海中走马观灯一般,闪起了无数记忆碎片……关外的白桦林、苦寒而又纯白无瑕的赫图那拉、高高在上的海东青,以及纵马弯弓射大雕的那群少年……

此时此刻,沙场征伐也好,王图大业也罢,终作烟萝。

沉默良久,多铎终于开口道:“鄂硕,为本王卸甲!”

是夜,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满清豫亲王多铎于东安门城楼内举火自焚,前锋参领鄂硕及两百戈什哈自刎而死,余者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