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日,月黑风高夜。
清凉门城墙上,几个黑影缒城而出,直奔明军大营而去。
“虎须子”杜仕希,此时正在大帐中,反复擦拭着他那杆步槊,槊头被他擦的是银光蹭亮。
小杜这两日心情不佳,原因就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破城首功,被人抢了!而且还是两个“后进晚辈”——关剔守和陈二狗,这让他着实郁闷。
“我杜某人的春风何时来啊?”,小杜自言自语道。
忽然,烛火闪烁,大帐被人掀开,只见亲兵匆匆上前向禀报道:“军使,清凉门上有密使前来!”。
杜仕希顿时眼睛一亮,他起身耍了两个枪花,兴奋的说道:“快请!”
来者正是江苏绿营副将杜永和!
上半夜,李成栋令杜永和秘密串联绿营参将以上将领十五人,于私宅聚会,并坦言欲与众人共襄大事。这些将领都是跟着李成栋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弟兄,自然明白他说的这件大事指的是什么,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节。
眼下南京城已经是山穷水尽、四面楚歌,众将都是在乱世里摸爬滚打过来的,谁会愿意跟着满洲人一条道走到黑?当年他们可以叛闯投明、叛明投清,今日自然也可以叛清投明,于是众人尽皆拥护李成栋。
李成栋眼见众将还是跟着他一条心,心中大定,遂不再犹豫,当即令副将杜永和亲自出城与明军密谈反正事宜。
杜永和面见明军主将杜仕希后,随即将来意和盘托出。
因事涉重大,胆大如杜仕希者,亦不敢擅专,只得迅速向顶头上司,左军都指挥使李昭上报此事。李昭得知后,认为李成栋反正可能性极大,于是亲自带着密使赶往了雨花台中军大营。
帅帐。
孙稷侠从睡梦中被万之武叫醒,面色不愉。
万之武只好硬着头皮报告李昭携密使来访的消息,孙稷侠闻言,随即阴转晴天。
因事态紧急,孙稷侠仅令赵清淮、关星河、二张等在雨花台大营内的心腹文武,参与军议。
随后,孙稷侠与众心腹,将李成栋亲笔所书的投诚密信仔细勘验,又与杜永和一番核对点验后,确认无误。
虽然此时已至深夜,可众人哪还有什么瞌睡,取而代之的是熊熊战意。
孙稷侠与密使约定,“次日子时,于清凉门上,举火为号!”,并允诺事成后,李成栋所部建制一切照旧,且有厚赏待之。
杜永和闻言大喜,天下谁人不知孙大帅为人厚道,他说会重赏,那就一定有赏!
使命完成后,杜永和便又马上趁着夜色,原路潜回了城内,并将与明军的约定,一一言明。
李成栋等一众绿营将领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此时此刻,他们并不在乎所谓的重赏,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活命。
乱世求存,殊为不易!
与明军成功搭上线后,李成栋随即进行起义前部署。由于先前多铎对内城防务的安排,李成栋所部两万人,早已被拆分的东零西落。如今他真正能掌握的部队就是御守清凉门、定淮门一线的五千绿营兵。
事关身家性命,起义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于是他决定不再联系防守其他地方的旧部,即以五千人阵前起义,并对诸将详细分派了任务和作战区域。
次日,李成栋将所有知情将领全部聚拢在身边,严防泄密。好不容易熬到夜幕降临,随即着手起义前的最后分工和动员,但就在此时,一个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江南总督洪承畴夜巡清凉门!
几日前,铺天盖地的劝降信被射入城内后,洪承畴的心中便一直惴惴不安。虽然多铎及时调用了戈什哈卫队进行收缴,但洪承畴相信已经有很多将士阅读过了。人心难测,有些种子一旦种进了人的心里,迟早会有发芽的一天,而让其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李成栋,毕竟其曾受到多铎责罚,又有多次“前科”。
非常时节,洪承畴担心有变,遂决定夜巡清凉门,目的就是为了前来安抚李成栋和绿营将士,却不料正撞见了李成栋聚将议事。
洪承畴一脚踏进清凉门的角楼中后,只见楼内众将纷纷回头望向他,神色有异。
气氛骤然变冷,洪承畴随即又不动声色的将踏出去的脚收回到门外,“今夜闲来无事,本督遂出来走走,既然李提督有军机大事在身,便不再叨扰,告辞!”,说完转身离去,直欲起飞,甚至连他身后跟着的十几个亲卫都没反应过来。
李成栋心中一惊,知道已经东窗事发,于是当机立断,提着腰刀追出角楼外,高声喊道:“总督大人休走,不如借人头给额们讨个上将军当当!左右何在?速速给本将擒了那洪贼。”
这清凉门上到处都是李成栋的人,哪有洪承畴走脱的机会,虽然其十几个亲卫奋力阻挡,但最终还是被擒获。
洪承畴被绿营兵们五花大绑,丢到了李成栋面前,此时他仍镇定自若,“李提督,老夫素来对你不薄,先前还保了你一命,不如今日放了老夫,老夫就当什么都没有看见,如何?”
李成栋哪会信这等鬼话,他提着沾了血的腰刀,指向洪承畴说道:“总督大人,既然先前你救了我一命,今日本将还是留你一命,却不能放你离开。至于大人的生死,那就交由楚国公他老人家定夺吧!”
语毕,洪承畴终于面如死灰,对方哪里是还自己的人情,分明是要拿自己去换个锦绣前程,没想到他洪某人今日也吃到了背刺的苦果!
当此之时,绿营众将再也没有了退路,李成栋担心夜长梦多,遂决定提前起义。
他令参与起义的五千绿营将士,统统割掉辫子,且人人左臂缠一条白布,以辨敌我。做完这些后,李成栋又令部将打开城门,举火为号。
一时间,清凉门上,火把通明,直如白昼。
虽然尚未到约定的攻击时间,但杜仕希部早已到达了攻击位置,他眼见清凉门已开,怀疑事情有变,最重要的是担心煮熟的鸭子会飞,急切之下,遂率军向内城发起了进攻,同时快马急报左军都使李昭。
李昭收到天狼军提前进攻的军报后,担心杜仕希中埋伏,于是令左军各部,也通通压了上去。
牵一发而动全身,明军全军都因此提前发起了进攻,以策应清凉门的战斗。
不过,虽然起义提前,但好在一切顺利。
杜仕希率军进入清凉门后,与李成栋部顺利会师,随后两军除留有必要兵力把守城门,接应后续部队外,主力部队向城内武库、藩台和总督衙门等重要位置,发起了猛攻。
李成栋部急于立功,冲的比天狼军还猛,且毫不留情的对防守清军进行剿杀,让“虎须子”看了都咂舌。
城内清军猝然遇袭之下,被打的溃不成军,又因起义兵马为绿营将士,在杜永和等将领劝降下,其他未参与兵变的绿营部队,也相继放下了武器投降。甚至还有不少活泛的绿营将士,自己给左臂捆上白巾,然后再混进起义兵马之中,卖力的攻击其他清军部队。
前锋参领鄂硕在正阳门上,率两千满洲兵奋力拼杀,但挡不住明军攻势如潮,又兼之相继有绿营将士加入兵变,内外夹击之下,满洲兵死伤四百余人。此时的鄂硕,能动用的兵力只剩下了手头上的这一千四百多满洲八旗兵,至于绿营兵,他是一个卒子都不信任了。
自感大势已去的鄂硕遂决定不再守卫城防,而是调转刀口,朝城内杀去,他要去护卫豫王爷的安全。
这一夜,南京城内杀声四起、混乱不堪,无论士绅官民,皆紧锁门窗,以免战火荼毒,他们内心不断祈祷这漫长的一夜赶紧过去......
至天明时刻,南京城已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新的胜利者已经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