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他这一拜,身后那群原本还战战兢兢的文官,也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犹豫,呼啦啦地,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这一次,他们眼中闪烁的,不再是纯粹的恐惧。而是某种……被点燃的火焰。

是啊,他们找到了主心骨,也终于抓住了可以用来反击的武器。

他们要用堂堂正正的“道理”,要用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用这套文人浸淫了千百年的规矩,来让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仙人”明白一件事。

这里,是人间,是大明。

这里的游戏,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太和殿里的气氛,再一次,变得微妙起来。

朱元璋的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姓顾的老头,说得有道理。

他当年,就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清丈田亩,搞到最后,不了了之。

发行宝钞,搞到最后,通货**。

这两件事,几乎成了他执政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污点。

现在,赵凡要重走他的老路。

他能成功吗?

朱元璋的心里,也没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龙椅上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等着他的回答。

而赵凡,只是静静地听着。

等到顾宪成说完了,等到所有人都跪下了。

他才缓缓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急躁。

他的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那是一种,成年人看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为了一加一等于几而争论不休时,露出的,那种无奈,又觉得好笑的表情。

“说完了?”

他看着顾宪成,轻声问道。

顾宪成抬起头,迎着他的目光。

“老臣说完了。”

“很好。”

赵凡点了点头。

“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问得很好。”

“好就好在,它正好证明了,你们这帮人,为什么会把这好端端的大明朝,给折腾到今天这个地步。”

“因为你们的眼界,你们的认知,你们的格局。”

“实在是,太小了。”

他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

“小到,可怜。”

他这话一出,顾宪成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上仙此话何意?”

“我的意思是。”

赵凡往前走了两步,走到了丹陛的边缘。

整个太和殿,仿佛都成了他的讲台。

“你们用自己的愚蠢,去揣测一个你们完全无法理解的世界。”

“你们用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经验,去衡量一种你们闻所未闻的力量。”

“你们觉得办不成的事情,只是因为,你们的手段,太落后,太原始了。”

他看着顾宪成,就像看着一个傻子。

“你刚才问我,清丈田亩,该如何丈量?”

“你说,靠人去量,量不完,也量不准。”

“你说得对。”

“所以,我压根,就没打算用人去量。”

他说着,又掏出了那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心悸的手机。

在屏幕上,轻轻一点。

下一秒。

太和殿的半空中,那面“天眼”,再一次,凭空出现。

“这……”

顾宪成看着那个悬浮在空中的诡异之物,瞳孔猛地一缩。

“你以为,这东西,只能用来偷看你们在家里干的那些龌龊事吗?”

赵凡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

“错了。”

“它的真正用途,是丈量土地。”

“从天上。”

他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地滑动。

半空中的画面,也随之飞速地切换。

出现的是一幅幅,从高空俯瞰的,大明的疆域图。

山川,河流,城市,村庄。

每一寸土地,都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这是……?”

户部尚书失声惊呼。

他是管这个的,自然认得出来。

可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精确,这么详细的舆图。

这已经不是舆图了,这是把整个大明,都搬到了他们眼前。

“有了它,大明境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田地,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谁家有多少地,是好地还是坏地,种的是什么,我比你们自己,都清楚。”

“我只需要,将这些数据,和你们户部存档的那些鱼鳞黄册,做个比对。”

“谁多报了,谁少报了,谁把上好的水田,报成了鸟不拉屎的荒地。”

“一目了然。”

“到时候,我只需要把这份名单,交给王安。”

赵凡的目光,转向了一旁,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东林党官员。

“你们说,我还需要派人去丈量吗?”

“我还需要担心,你们在底下,跟我阳奉阴违吗?”

“我只需要,坐在京城,动动手指。”

“你们这些人的脑袋,就会像地里的萝卜一样,被一根一根地,拔出来。”

“现在,你再告诉我,这田,我清丈得了吗?”

顾宪成的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的三观有种被无声碾过去的狼狈。

这天眼,居然能从天上俯瞰丈量江山……

这哪是凡人干得出来的事啊?

分明就是神仙法子。

别说智慧了,这连神力都用上了。

他这才明白,自己之前那点想法,实在幼稚得可笑。

自己觉得是在和个什么改革狂人过招,费心揣摩半天。

可到头来人家是谁?正儿八经的神。和神叫板——他能赢吗?

这架,还怎么打下去?

正想着,人家赵凡又慢悠悠地开口了。

“你方才的第二个问题。”

赵凡眼里还带着点笑意,但说起来冷静得很。

“你不是问宝钞的靠山在哪?”

“你说百姓要是不买账,商人也不用,到了最后,那窟窿谁来填?靠稀罕货?填得完么?”

“说得,也有点道理。”

没想到,他突然把话锋一转。

“但其实,这宝钞的底气,还真不在那些什么稀奇财宝上。”

“它的根,在这里——”

赵凡目光停在顾宪成脸上,一字一顿地说了两个字:

“盐,铁。”

这两个字甫一出口,顾宪成立刻觉得脑子嗡嗡的,像是有人劈头盖脸给了他当头一棒。

盐和铁!

没错,盐几乎是老百姓每家每户哪天都少不了的日子根本。

铁更不用说,不管是做农具那口铁刀、还是战事的时候百兵,都得靠它撑着。

自古,盐铁都是王朝宗庙必死死盯住的大事——一个断了,国家就乱。

眼前这位……难不成真的要……

“从明天起。”

赵凡的声音,没有一点情绪。

“大明境预计,官家的盐,官方出的锁铁,统统由我国有皇家银行负责。

所有渠道,只有银行能卖。”

“而且——只认宝钞付款。”

“说白了。”

“以后你要炒个菜要盐、得下地拎个铁锄头、还得上战场靠铁甲杀敌,”

“你手里往日的金银财宝、铜钱碎银——都换不来一丁点东西,就是一堆废铁渣子而已。”

“只有我印的这张纸,才有用。”

“我甚至,都不需要强迫你们。”

“你们自己,就会哭着喊着,抱着你们家藏了几辈子的金山银山,来求我,换我手里的这张纸。”

“现在,你再告诉我。”

他看着已经面如死灰,彻底失神的顾宪成。

“我这宝钞,它有没有信用?”

整个太和殿,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