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渣女快穿系统之来回穿越 > 第620章 青玉坊的黄昏与惊闻噩耗的悲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0章 青玉坊的黄昏与惊闻噩耗的悲痛

青玉坊的炊烟,是这片土地上最执着的信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雨寒暑,当夕阳的金辉开始为远处的山峦镀上一层温暖的轮廓,那一缕缕、一团团带着饭菜香气的白色烟雾,便会从各家的烟囱里缓缓升起,在空中缱绻、缭绕,最终融入渐渐暗淡的天色里。它们像一双双温柔的手,召唤着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归家,也像一声声无声的叹息,诉说着这个村庄日复一日的宁静与安详。

田地里的庄稼,也依旧遵循着自然的节律,在泥土的滋养下,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中,肆意地生长着。春有碧绿的秧苗,夏有翻滚的麦浪,秋有饱满的谷穗,冬有覆盖的白雪。这片土地从不吝啬它的馈赠,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玉坊人,也见证着村庄的变迁与故事。

只是,这份宁静与安详之下,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思念。这份思念,如同炊烟一般,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渗透在青玉坊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村民的心头。

这份思念,源于几年前的那个清晨。一支英姿飒爽的女兵小队,如同清新的风,突然吹进了这个宁静的山村。她们穿着整齐的军装,背着行囊,脸上带着年轻的朝气和坚毅的神情。她们是来这里执行任务的,协助地方进行土改宣传,组织妇女学习,帮助村民们识字,偶尔也会拿起锄头,在田埂上体验一把农耕的辛劳。

领头的是一个叫林薇的姑娘,约莫十四五岁出头的年纪,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眼睛像山涧的泉水一样清澈明亮,说话声音清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干练。她手下的女兵们,也个个都是好样的。爱笑的晓燕,总是能把大家逗乐;沉稳的月华,心思细腻,总能发现村民的难处;还有年纪最小的小梅,一脸的稚气未脱,却有着超乎年龄的勇敢……

她们在青玉坊待了不短的时间。她们的身影,出现在村里的晒谷场,出现在田埂地头,出现在昏暗的烛光下的女子学堂。她们教村里的姑娘们读书识字,唱女子军歌,讲女子也可以参与科举,也可以封侯拜将;她们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她们征服敌人的故事,讲外面世界的精彩。她们和村民们同吃同住,亲如一家。

刘大娘还记得,林薇第一次到她家借水喝时的情景。那孩子,站在院门口,大方又带着点腼腆地问:“大娘,能讨碗水喝吗?”刘大娘赶紧把她们让进屋,舀了一大瓢清凉的井水。林薇咕咚咕咚喝完,抹了抹嘴,笑着说:“大娘,您家的水真甜!”就是那一笑,像一道光,照亮了刘大娘的心。后来,林薇她们没少往刘大娘家跑,有时是送几张宣传画,有时是帮着挑水劈柴,有时,就是单纯地来听刘大娘讲过去的老故事。刘大娘没有女儿,看着林薇她们,就像看着自己的亲闺女一样,打心眼里疼惜。

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把她们当成了偶像。小石头,就是其中最黏林薇的一个。他爹娘死得早,跟着奶奶过活,平日里沉默寡言。林薇她们来了之后,小石头像是变了个人,天天跟在她们屁股后面,“林姐姐”、“晓燕姐姐”地叫个不停。林薇见他喜欢舞刀弄枪,就用山里的硬木,给他削了一把小巧玲珑的木匕首,还在上面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小石头把这柄木匕首当成了宝贝,睡觉都要揣在怀里。他说,长大了也要像林姐姐一样,去当兵,扛真枪,打坏蛋。

那段日子,青玉坊因为这群女兵的到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的脸上,笑容多了,心里也亮堂多了。他们觉得,日子有了奔头,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任务完成,女兵小队终究是要离开的。

离开的那天,也是一个黄昏。夕阳把天空染得通红,像一片燃烧的火海。全村的人都到村口的老槐树下送行。女兵们穿着整齐的军装,背着背包,和来时一样。只是,她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不舍。

“林丫头,到了军营,记得给大娘写信啊!”刘大娘拉着林薇的手,眼圈红红的,舍不得放开。

“放心吧,大娘,我们一定写信!”林薇的声音也有些哽咽,她用力抱了抱刘大娘,“您多保重身体!”

晓燕和月华也和相熟的婶子们说着告别的话,小梅则被几个孩子围着,依依不舍。

小石头攥着那柄小木匕首,站在人群的最前面,仰着小脸,看着他的林姐姐。林薇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小石头,要好好学习,照顾好奶奶。等姐姐们回来,检查你的功课,还要看你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变结实。”

小石头用力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让它掉下来。他把小木匕首举到林薇面前,说:“林姐姐,这个……送给你,保护你!”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摇了摇头:“傻孩子,这是姐姐送给你的礼物,你要好好留着。等你长大了,用它来保护青玉坊,保护像姐姐一样的人,好不好?”

“嗯!”小石头重重地应了一声。

“出发!”林薇站起身,擦干眼角的湿润,下达了命令。

女兵小队排着整齐的队伍,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沿着村口那条蜿蜒的小路,向着夕阳深处走去。她们不时地回头,笑着,挥着手。

“再见——!”

“林姐姐,再见——!”

“路上小心——!”

村民们的声音在村口回荡,久久不息。小石头一直望着,直到林薇她们的身影变成了几个小黑点,最终消失在路的尽头。他手里的小木匕首,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失落,变得有些沉重。

自那以后,青玉坊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村民们的心,被那群年轻的女兵带走了一部分。他们开始习惯了等待,等待着远方的来信,等待着她们承诺的“回来看看”。

时间过去七八天,每一个黄昏,当夕阳再次染红天际,老槐树下,总会聚集起一群人。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像小石头一样渐渐长大的孩子。他们都望着远方,望着那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小路,默默地盼着,盼着那支英姿飒爽的女兵小队,能再次出现在那里。

小石头也会帮着奶奶干农活,会照顾村里的老人。只是,那柄林薇送给他的小木匕首,他依然贴身带着,磨得光滑油亮。只是,那木匕首,在他手中,似乎变得越来越沉甸甸的。它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单纯的思念,更是一个街坊里,对一群英雄儿女们,那份沉甸甸的、永不磨灭的怀念与期盼。

刘大娘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眼神不如从前好使了,耳朵也有些背。她每天的生活,依旧是围着那小小的院落打转,喂鸡、种菜、做饭。但无论多忙,黄昏时分,她总要拄着拐杖,慢慢挪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伙儿一起,望一会儿。

这天,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炊烟依旧袅袅,庄稼依旧在地里茁壮生长。夕阳像往常一样,慷慨地将最后的光芒洒向大地,把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刘大娘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老槐树下,找了个石头墩子坐下。

“刘大娘,您来啦?”旁边一个纳鞋底的妇人打着招呼。

“嗯,来看看。”刘大娘眯着眼睛,望向远方,浑浊的眼球里,似乎又浮现出林薇她们当年离去时的背影。

就在这时,街口传来一阵喧哗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在县衙派出的驿站当驿卒的刘大娘的儿子二柱跌跌撞撞跑回来,冲进刘大娘的小院里。

“二柱,你咋回来了?看你慌慌张张的样子出啥事儿了?”

“是啊,二柱,看您这脸色……”一个在刘大娘这里一起缝衣服的大婶说。

二柱眉头紧锁,摆了摆手,声音有些哭腔地说:“娘,您猜我今天在‘黑风老妖’那群匪帮的老巢的寨门前看到了什么?”

他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沉重。原本有些嘈杂的老槐树下,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二柱的脸上。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藤蔓,悄然爬上每个人的心头。

刘大娘的心,也猛地一沉,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拐杖,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

二柱平复了一下心情,清了清嗓子,似乎在斟酌词句。他环视了一圈围在他身边的街坊们,那些熟悉的面孔,此刻都带着或疑惑、或紧张、或期盼的神情。他深吸了一口气,艰难地开口了:“乡亲们……有个消息……要告诉大家……可能……可能有些不好接受……”

他顿了顿,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千斤重。

“是关于……关于之前在咱们青玉坊住过的……林薇她们那个女兵小队的……”

“林丫头她们?”刘大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急切地往前凑了凑,“二柱,她们咋了?是不是要回来了?还是……还是来信了?”

周围的人也都屏住了呼吸,期待着王书记接下来的话。小石头也在人群中,他听到“林薇小队”四个字,心脏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柄磨得光滑的小木匕首。

二柱的脸色更加凝重,他避开了刘大娘热切的目光,嘴唇翕动了几下,才用一种几乎是挤出的声音说道:

“林薇她……还有她带领的那个女兵小队……她们都被‘黑风老妖’……挂在了寨门上了……一个个都全身赤裸着……”

“轰!”

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在老槐树下炸响!

人群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愣住了,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剿匪?伏击?这些词语,对于平静生活的村民们来说,遥远而残酷。

“二柱……你……你说啥?”刘大娘的声音颤抖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俺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二柱的眼圈也红了,他咬了咬牙,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悲伤:“她们……她们为了剿灭‘黑风老妖’匪帮,中了埋伏……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最后……全体……殉难了……”

“殉难了”三个字,像三把冰冷的锥子,狠狠扎进了每一个青玉坊村民的心脏!

“不……不可能……”刘大娘喃喃自语,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差点从石头墩子上栽倒下去,幸好旁边的妇人及时扶住了她。

“怎么会……怎么会殉难了呢……林丫头那么好的孩子……”

“晓燕……月华……小梅……她们都还那么年轻啊……”

“老天爷啊……这不是真的……”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压抑不住的啜泣声和哭喊声。女人们用手帕捂着嘴,泪水无声地滑落;男人们紧握着拳头,眼眶通红,嘴唇抿成一条痛苦的直线;小石头呆呆地站在那里,小脸煞白,大眼睛里充满了茫然和恐惧,他腰间的小木匕首,此刻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那不是真的,林姐姐说过会回来看他的,会检查他的功课,会看他长高没有……

刘大娘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浑浊的眼眶里滚落下来。她想起了林薇第一次到她家讨水喝时的笑容,想起了林薇帮她劈柴时汗流浃背的样子,想起了临别时林薇抱着她,说“大娘,您多保重”……那些鲜活的画面,此刻都变成了最锋利的刀子,凌迟着她的心。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了“呜呜”的哭声,像一头受伤的老兽,绝望而悲怆。

二柱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是心痛不已。他沉默了片刻,才又开口说道:“她们现在还挂在‘黑风老妖’他们的寨门上呢……部一个个都是浑身赤裸着……不过现在没有人看守……就在……就在离我们街坊两里地左右的地方……要是您们想去看看……我们可以趁天黑摸过去瞧瞧……毕竟跟我们青玉坊帮助那么多……咱们青玉坊,也应该……给她们送个行!”

“送个行……”刘大娘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她挣扎着站直身体,抓着拐杖,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定:“俺要去……俺要去看看林丫头……看看俺的林丫头……”

“俺也去!”

“二柱,让俺们去吧!”

“俺要去送送晓燕妹妹……”

村民们纷纷响应,悲伤之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意愿。他们要去见那些孩子们最后一面,那些给他们带来过光明和希望的英雄儿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