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蓝色对绿色的得票数是6,471,970:6,442,452
只差三万余张。
而如今,因为这群老兵们的意外加入,局面陡然逆转——蓝色反而领先六万多票。
这个结果,不仅绿色那边完全摸不着头脑,连蓝色自己人也一片茫然。
整个指挥室里先是静得可怕,继而响起一片交头接耳的嗡嗡声,电话铃声、传真机接收讯号的嘀嗒声混杂在一起,衬得人心更加惶惑不安。
有人反复核对着数字,有人盯着电视屏幕上跳动的票数统计图,仿佛仍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
“什么情况?”
一名穿着深色西装的中年干部忍不住站起身,朝统计组那边张望,“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票是从哪儿多出来的?”另一人凑到电脑前,眉头紧锁。
此时有人匆匆跑进来,喘着气说:“我……我之前不是去联系了老兵吗?本来只想拉点票,没想到他们一下子发动了十几万人……”
蓝色这边的负责人老连原本紧绷的脸上顿时喜形于色,他一把抓住来人的肩膀:“还有这种好事?!你仔细说,怎么回事?”
一旁那位报社主编却面露难色,低声补充:“那个……还有一件事。我答应他们,如果我们胜选,就为返乡探亲的老兵补贴一半机票钱。”
“我……”
整个指挥室顿时陷入一片沉默。几个原本已经露出笑容的人瞬间收敛了表情,互相交换着眼神。经费问题一向敏感,尤其是在这种刚刚险胜的关头。
“不是,这事你之前怎么没和大家商量?”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性率先发难,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明显的责备。
“我提过的啊,”主编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委屈,“我们还曾在报纸上报道过他们的事迹。大概三个月前,第二版整版。”
上一次老兵能够获得善待,背后也有蓝营媒体的声援。
那是一系列关于老兵生活状况的调查报道,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当时绿色方面出于对抗蓝色的需要,也对老兵问题表示关注。
他们两家就是这样——
八十年代,绿色为争取支持而声援老兵,以此对抗蓝色;二十年过去,蓝色反而调转枪头,寻求老兵的支持。
就是这么讽刺,昨日的敌人可能成为今日的盟友,而原则往往让位于现实的需要。
历史也总是如此。
弱势的一方,总会向外寻找盟友。
总之,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你反对的,我便支持。
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岛内的基本运作逻辑。
“你是提过,可你没说他们能量这么大啊!”那位女干部不依不饶,“十几万人?这可不是小数目!”
老宋站出来打圆场:“事已至此,责怪他也无济于事。最关键的是我们赢了,既然赢了,之后从预算里挤出一点钱,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作为团队中的领导,他的话还是有几分分量的。
“可老兵人数……”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面露忧色,“这不是个小数目啊。”
“现在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
老宋摆摆手,语气沉稳,“我听说现在还健在的老兵不到五万人,除去一些身体不好、无法乘机的,最多也就三万人。按一张往返机票两万新岛币算,一半就是一万元,三万人也就是三千万新岛内币,总共也就几千万的事。”
“才几千万啊!”老连一听,顿时松了口气,“确实不算什么大钱。”
他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拍了拍主编的肩膀,“好了好了,这事办得不错!虽然有点意外,但结果是好的!”
很快,他们沉浸在胜选的狂欢之中。
有人开香槟庆祝,有人已经开始打电话安排晚上的庆功宴。
与“老兵补贴”这类小事相比,蓝色赢得选举,才是真正的大事。
政界就是这样,只要大局已定,细节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
消息传回内地,连统战部也大为震动。
值班室内,电话响个不停。几位负责人聚在显示屏前,看着从岛内传回来的实时票数统计,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
“什么情况?李琦牵头联络的老兵,居然发挥了这样的奇效?”
“蓝色居然赢了?”
“好家伙…这小子真可以啊!”
一位中年干部激动地拍了下桌子,随即拿起专用电话:“喂?是老林吗?我老徐啊,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更多的电话被拨出,消息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迅速传开。这一夜,京都许多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很晚。各方都在议论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分析着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机遇。一些早就准备好的预案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新的指示也在逐步形成。
……
岛内。
老高骑着那辆老旧自行车回到律师事务所,一边翻着当天报纸,一边看电视新闻。听到开票结果的那一刻,他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眼眶瞬间湿润。二话不说蹬上车就往眷村赶,连西装外套都忘了拿。
刚进村口,就看见外面早已人声鼎沸。
老兵们都走出来了,聚在一起,情绪激动。这些平均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老人,此刻却像孩子一样兴奋。有人拄着拐杖,有人坐在轮椅上,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着光。
“老高,成了!”
“真的成了!”
“我知道。”高冰函望着大家欢欣鼓舞的样子,忍不住抬手抹了抹眼角,“能回家了……” 他的声音哽咽了。作为眷村第二代,他从小听着这些老兵讲述大陆的故事长大,深知“回家”两个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他们这些人,从未把岛内当作故土。
这些随军来岛内的老兵,大多在大陆还有亲人,记忆中仍是长江黄河、故乡的炊烟。
而岛内的人也从未视他们为同乡,只称他们是“外省人”。
这种隔阂几十年如一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机会到通婚选择,从语言习惯到饮食文化。
直到这一代人逐渐老去、凋零,岛内的本土意识才悄然兴起,各式本土腔调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一次,老兵们让所有人见识了什么叫作“血性”。
这些平日被忽视的老人,用手中的选票发出了惊人的声音。
“可以回去了!”
“终于能回家了……”
“嘭嘭嘭——”
有老兵点燃了一挂长鞭炮,不知是被烟呛的,还是情绪使然,这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都闪着泪光。许多人抱在一起,拍着彼此的背,仿佛想要确认这不是梦境。有人拿出珍藏多年的老家照片,指着上面的人说:“这次真的能见到了......”
……
岛内风云涌动,而李琦这边却是一脸懵。
“啊?我不知道啊……”
他是真的不知情。之前只是请岛内的江德旺尽力联络老兵,需要钱他出钱,需要人他出人,但具体操作他完全没有干预。他原本的预期是能拉个几千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这些老兵年事已高,而且分散在全岛各地。
没想到,竟引发如此巨大的“变局”。
一举改写了岛内的选举历史。
“我简直了……”
李琦抓了抓头发,仍觉得难以置信。他在酒店的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快速回想着整个事情的经过。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甚至打乱了他原本的一些计划。但无论如何,结果是有利的。
“李琦?李琦你在听吗?”
“李琦?”
电话那头的林和泰连叫了两三声,他才回过神来:“哦,我在听。”
“通知你一下:老兵返乡探亲的另一半差旅费,统战部已经表态,不用你们「璀璨娱乐」承担。”
“不是,这点钱我还是出得起的。”李琦下意识地回答。他确实已经做好了这笔预算,甚至让财务部门准备了相应的资金。
“这不是商量,是正式通知。”林和泰的语气温和但坚定。
李琦转念一想,也是——这么具有统战价值的事情,统战部自然不会让他个人独占这份人情。而且由官方出面,也能更好地掌控后续的进程。“那行吧。”他最终接受了这个安排。
“另外,今年国庆,上面希望你也推出一部主旋律电影。”
“我……”
李琦刚想开口,却被林和泰笑呵呵地打断:
“这可是上头点名要你参与的。其中的意义,你应该明白。”林和泰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这不是普通的电影项目,而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待。
“好,我知道了。”李琦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的责任。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次考验。他需要拿出一部既符合主旋律要求,又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作品。
……
拍一部主旋律?
李琦坐在酒店的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我和我的祖国》肯定不合适,它讲的是祖国七十年的变迁,时代背景还远未到达那个时候,再过十年还差不多。
那拍《建国大业》?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摇了摇头。题材太过宏大,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太多,不是现阶段能够驾驭的。而且拍摄这样的影片需要协调的资源太多,审批流程也会非常复杂。
正想着,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李琦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陌生号码,他本来想挂掉。
却忽然觉得有些眼熟,于是按下接听。
“李总,我是老江,江德旺。”
“哦,听出来了。”李琦有些惊讶。他刚才还在想这件事,没想到对方就打来了。
江德旺语气激动:“听说您在米国,我也过来了。觉得在这儿见面,比在香江或内地都更方便。”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那你现在……”
“我就在您楼下。”
很快,敲门声响起。
李琦开门,正是岛内的江德旺。他穿着一件略显皱巴的西装,手里拎着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眼睛却很亮。
“哈——老美还是有点用处的嘛!”李琦笑着与他握手,“快来,仔细跟我说说,你们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越详细越好。”
自从接到林和泰的电话,他心里就一直痒痒的。现在正主来了,自然要问个明白。他引江德旺到套房的小客厅坐下,倒了两杯茶。
江德旺长叹一声,接过茶杯:“说实话,我也没想到老兵们有这么大的能量。”
他抿了一口茶,开始讲述:“当时我们联系上了《新生报》,他们支持老兵返乡,还帮我们印传单、发文章,标题叫作《我们沉默60年》……”
“我们还去了岛北集会……那时候天气已经很热了,很多老人家坐在轮椅上,汗流浃背,但没人说要放弃。”
“哈?”
李琦一听就警觉起来:“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他们没对你们动手?”他指的是绿色这边的支持者,甚至是当局的安全力量。在这种敏感时期,集会很容易引发冲突。
江德旺眼睛一瞪,通红之中带着狠劲:“怕什么?大不了挨顿打!我们当中不少人连遗书都写好了,还怕这个?很多老兵就一个念头:临死前回去看老娘一眼,哪怕只是到坟前磕个头也行……”他的声音哽咽了,“有些人等了六十年,真的等不起了。”
“可惜之前一直没掀起太大水花,媒体报导有限,社会关注度也不高,我们甚至开始怀疑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正好赶上选举,你之前提过,实在不行就找国党的人。
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报销一半差旅费,他们说,老兵是岛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福祉应当得到保障。”
江德旺说到这里,露出一丝苦笑的笑容,“变脸就是这么快…”
“啊?”李琦挠头——闹了半天,背后的“高人”竟是自己。
他有点脸红,毕竟当初只是随口一提。那时候他更多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觉得这些老兵实在可怜,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巨大的连锁反应。
“对了,你们资金够吗?需不需要我资助一些?”李琦想起那些生活困苦的老兵,心中一阵酸楚。他知道很多老兵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有的甚至靠捡废品维生。
江德旺喝了口茶,笑道:“放心,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另一半,还得感谢您出了钱。”
“……”李琦更不好意思了,“其实那笔钱不是我出的,是统战部……”他觉得自己像是冒领了功劳,心里很不自在。
“谁都一样,老兵能回去,比什么都强。”
江德旺摆摆手,表示不在乎钱的来源。对这些等待了一甲子的人来说,能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李琦沉吟片刻,又问:“听说老兵生活大多困难,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他知道,返乡探亲只是一时的慰藉,长远来看,这些老人的生活保障才是更大的问题。
“这个……”
江德旺突然语塞。
他还真没想那么远。这段时间全部精力都放在推动返乡探亲上,还没来得及考虑后续的事情。
“要不这样,”李琦提议,“你在岛内成立一家公司,我提供一些文化产品资源,主要是米国、香江的电影电视剧,你们靠这个变现,贴补老兵生活。”
“你觉得怎么样?”
“呃……”
江德旺一时怔住。直觉告诉他这个方式很好,可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他原本只是个热心帮助老兵的志愿者,突然要变成文化公司的负责人,这个转变有点大。
李琦没有催促,只静静等他回应。
门外,向英宇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作为李琦的助手,他立刻明白了这个提议的深远意义。
好家伙,李总果然谋局宏大——这又是在岛内埋下一颗钉子啊。
通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不仅可以改善老兵生活,还能潜移默化地传播理念,增强两岸的文化纽带。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棋。
江德旺脑子急转。
他做这一切本是为了帮老兵返乡,但若真要他彻底“投共”,他仍有顾虑。
毕竟家人、工作和生意,都还在岛内。
他需要权衡利弊,考虑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犹豫良久,他终于开口:“这确实能赚钱,可赚了钱之后……您需要我做什么?”他还是不放心,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需要你做什么。”
“啊?”
江德旺彻底愣住,不敢相信地追问:“真的……什么都不用做?”
李琦摆手:“对,我不干涉,我只是听说老兵生活孤苦,想帮他们过得好一点。如果可能,我建议你们成立一个老兵基金会,制定章程,商业化运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兵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去争取更多权益。”
江德旺目光闪烁:“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另立一派?”
他的敏感度立刻被激活,担心这会被视为一种分裂行为。
“不——”李琦连连摆手。
虽然他很想,但不能这么明说,否则树大招风,反遭其害。
“我是说,你们通过正规机构运作,有资金、有人手,发声才有分量,才能争取应得的利益。”
江德旺眼中渐渐亮起光芒:“我明白了……你是要让老兵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后不管谁上台,都必须善待他们……”
他终于理解了李琦的深意。
这不是政治操作,而是一种赋能,让弱势群体拧成一股绳,有能力为自己争取权益。
李琦点头:“没错。”
他欣赏地看着江德旺,这个人既有热情,又有头脑,是理想的合作对象。
这次事件或许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触不可及》预算2000万美元,布莱恩·科兰斯顿和凯文·哈特两人的片酬就占去1000万。这在好莱坞属于中上水平的制作,但对李琦来说已经是一次重要的投资。
其中,「璀璨娱乐」投资1200万,占比60%。
其余由派拉蒙和米高梅联合投资,并负责发行——协议按李琦提出的条款签署。
这意味着他在创作和制作上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对一个华夏人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雪莉·兰辛与王建霖作为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现场镁光灯不断,记者们争相提问。这是中国资本在好莱坞的又一次重要布局,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编剧协会的罢工仍在持续。理论上《触不可及》剧本由李琦撰写,不受工会约束。
但正值罢工时期,行事仍需低调。李琦特意叮嘱团队不要大肆宣传,避免刺激正在罢工的编剧们。
毕竟所有人都被掐着脖子,唯独你洋洋得意,容易招人眼红。
好莱坞是个小圈子,人际关系复杂,得罪人的成本很高。
其实对于罢工,好莱坞几大厂早已见怪不怪。不是这个工会闹,就是那个协会罢。
以往通常两周就会结束,可这次眼看两周将至,却仍没有平息的迹象。
编剧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更高的流媒体分成和更好的工作保障。
而资方则试图控制成本,双方僵持不下。
这种事,说到底就是看谁能扛。
谁扛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小雷石虽然有些担心,但并没太当回事。
作为经验丰富的制片人,他经历过多次罢工,最终都以妥协告终。
他让公司的人该干嘛干嘛,认为风波很快会过去。
项目开发、前期筹备、场地勘察等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只有李琦沉默不语。
因为他知道,这次的规模史无前例,不过也正是知道,所以他在想着怎么利用这次的机会,多拿点资源。
让自己的团队稳稳的扎根下去。
“卓韦,你密切关注一下罢工的动态,尤其是一些影响较小的独立制作人。”
“好!”
罢工期间,许多项目停滞,人才闲置,这正是吸纳资源、拓展人脉的好时机。
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他相信,只要策略得当,这次罢工反而能成为「璀璨娱乐」在好莱坞发展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