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汪大欢把脖子一梗,毫不示弱道:“要不是你纵容汪大庆,咱家何至于跟顾家交恶?”

“什么叫交恶?那年轻人在一块,有点摩擦也是正常的,哪有你说得那般严重?”汪白皮瞪眼道。

“不严重?不严重你咋不敢让汪大庆过来?你但凡当初不那般刻薄,顾满囤也不至于跟咱家绝交!”

这些话汪大欢已然憋在心里很久了,这回一股脑给倒了出来。

“不是,绝交便绝交了,你离开他顾老三就不能活还是咋地?”汪白皮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了。

汪大欢寸步不让:“你要是当初好好教顾满囤,你就是顾满囤的授业恩师!顾满囤可能没什么了不起的,可他是顾爵爷的亲叔叔!”

“你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想跟顾爵爷攀上关系都找不到门路吗?咱家本来有这么好一个机会,就这样被你们给亲手葬送了!”

“阿爹阿爷你俩别吵了,人家都在看咱们呢!”汪小菊扯了扯两人的衣袖,小声说道。

汪大欢冷哼一声,往小凳子一坐,生起了闷气。

汪白皮也知道自己家错失了良机,不过现在木已成舟,后悔也没啥用了。

他也寻了个条凳坐了下来,闷不吭声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腊月十八的年集,果然比往常热闹许多。

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趁着年前最后一个大集来置办年货。

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味道:刚出炉的烧饼面香、野山蜜麦芽糖的甜香、草药的药香还有冬日冷冽的空气……

这些味道糅合成一种独属于年集的热闹气息。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熟人相遇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片嗡嗡的声浪。

穿着臃肿的人们挎着篮子、背着背篓,在各个摊位前流连,仔细比较着价钱和成色。

“娘,快看,这有卖饴糖的!”

“当家的,这麻布织得不错,给娃扯一身吧?”

“咱们一会儿去买些纺织厂的棉布不好么?那布软和。咱现在也不差那两个子儿!”

“菌子干咋卖?便宜点,我多买点儿回去留着炖肉吃!”

大同村的村民们穿梭其中,脸上的神色大多是从容甚至带着点喜气的。

他们手里多少都有些余钱,买起东西来也比外村人更爽利些。

称麦芽糖的舍得让伙计多包一小撮,扯布时也能考虑一下更鲜亮舒适的料子。

顾洲远也溜达到了集上,他不是来买东西的,主要是看看集市的秩序和氛围。

看到他出现,不少村民都热情地打招呼:“爵爷来啦!”

“爵爷看看我这年货办得咋样?”

顾洲远笑着点头回应,偶尔停下脚步问问价钱,聊上几句。

他一般末集的时候也会来转一圈,把那些摆摊卖不掉的东西都买下来,一股脑卖给系统商城。

碰到他正好不在的,也会有顾洲远手底下的人来收货。

东西都是常见的,大家伙都知道价钱。

只不过爵爷出手要比他手下的人大方许多,大家伙都喜欢顾爵爷来收货。

汪小菊远远看到顾洲远,心跳得更快了,既希望爵爷能注意到他们家的摊位,又害怕那个“三叔”突然冒出来。

“爵爷,这是我做的山梨膏,我给您蒯一竹筒,您拿回去尝尝!”一个大爷咧着没牙的嘴对着顾洲远笑道。

顾洲远摆手:“不用了郭大爷,您还是留着卖吧,上回您给我的那山楂干还挺好吃的,我都用来泡茶喝,开胃!”

郭大爷得了顾洲远夸赞,笑得脸上褶子都堆在了一起。

这时,跟在顾洲远身后的熊二递过来一个喇叭。

顾洲远拿着喇叭清了清嗓子,等周围人们都看过来时。

他朗声道:“眼看年根底下了,我们大同村宰了几头年猪,乡亲们想要来买猪肉的,可以割上一些,一年到头了,总要吃上顿好的呀!”

顾洲远的话音刚落,集市上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叫好声。

“太好了!正愁买不着好肉呢!”

“咱村里没有人跟猪抢草吃,那猪养得,一个个的都膘肥体壮,而且猪都被骟过,猪肉一点腥膻味儿都没有。”

“快去看看!去晚了肥肉都被挑没了!”

这些热烈响应的人,大多都是大同村本村人。

不少人家在顾洲远的号召下都养了猪,不过谁也不舍得杀一头猪过年,都是准备养得再大些,卖给顾洲远换一笔银子。

可今时不同往日,大家手里都有闲钱了,割上两刀猪肉倒是一点都不心疼。

人群呼啦啦就朝着集市东头临时搭起的肉摊涌去。

那里,几扇红白分明、冒着热气的猪肉已经挂了起来,顾家的伙计们拿着砍刀、磨刀棒,正笑呵呵地等着主顾上门。

汪大欢也坐不住了,蹭地站起来:“阿爹,小菊,你们看着摊子,我也去买点肉!今年咱家也过个油水足的年!”

说着,揣上钱袋就挤进了人流。

汪白皮看着儿子急匆匆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现在能有个长久的买卖,买两斤肉过个好年倒也没什么。

不少人外村人也都这样想的。

依靠集市之利,大家伙比起往年,都更有了些底气。

平日里抠搜的人,此时也都咬牙掏出钱袋子。

反正以后再努力挣回来便是了,只要爵爷在,这个集市就在。

有了这个集市,只要自己不懒,日子总归是有盼头的。

肉摊前很快排起了长队。

伙计们手起刀落,砍骨切肉,动作麻利。

村民们指着自己想要的部位,大声报着斤两:

“给我来二斤五花,要肥瘦相间的!”

“我要那一块肥一些的,三斤就行,别多切了,四斤?四斤就四斤吧。”

“猪前爪子多少文一只?后蹄呢?那给我来一只猪后蹄!”

“猪板油!给我留点猪板油熬油!”

从肉摊出来的人,小心地提着用干荷叶包好的肉,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空气里弥漫开一股新鲜猪肉特有的腥气,混着年集的热闹,更添了几分年节的丰足意味。

顾洲远看着肉摊生意火爆,笑了笑,继续在集市里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