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表达什么?”顾洲远面色不善道。
侯岳跟他嘻嘻哈哈惯了,此时依然是一副滚刀肉的姿态:
“我的意思是,那屋里住着六七个年轻女子,你经常过去嘘寒问暖,也不怕人家姑娘生出些别的心思。”
顾洲远对着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我不对年轻漂亮的姑娘嘘寒问暖,难道对你这糙老爷们儿么?”
侯岳被一噎,竖了个大拇指。
顾老太太嗔道:“小远你咋能这么说侯少爷呢,我看侯少爷长得白白净净的,跟糙老爷们儿那是一点都不沾边。”
她转头朝着侯岳笑道:“侯少爷,要不要老婆子我替你说个媳妇儿?”
侯岳额头隐现黑线。
这吃瓜吃到自己头上可还行?
“这……我感谢阿奶好意,可我暂时还没有成家的打算。”侯岳尴尬一笑。
刘氏看出了侯岳的不情愿,忙开口道:“阿娘,您就别操这份心了,侯少爷是县令家公子,即便是将来娶亲,也只会考虑城里的大家闺秀,咱村里的姑娘,人家看不上的。”
顾老太太微微一愣,“这倒也是。”
老人家的习惯使然,遇到看得顺眼的后生,就想着帮对方寻一门好亲事。
她却忘记了,高飞的大雁,哪里会看上山里的麻雀?
侯岳忙摆手:“婶子说笑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纯粹就是还没做好娶媳妇儿的准备。”
窝在壁炉旁边烤火的汪氏突然开口道:“咱村里也不能说没有合适的姑娘呀!”
众人全都朝她看去。
汪氏坐直了身子,喜滋滋道:“侯少爷是县令家公子,咱们给他也寻一个官宦人家的姑娘不就成了?”
顾满囤翻了个白眼:“尽说些废话,你认识官家小姐啊?”
汪氏好似胸有成竹,她受自己男人挖苦却也不着恼,只神神秘秘道:“咱们小远不就是个官吗?小远还是从五品的品阶呢!”
不少人还没回过味来,顾洲远却已经微微蹙起眉来。
就听汪氏喜气洋洋道:“招娣眼瞅翻过年都已经十九了,把她说与侯少爷,你们说这是不是门当户对的绝配?!”
顾老太太一拍大腿,喜滋滋道:“这倒是门好亲事,正好两边都知根知底的,招娣跟侯少爷也相处得……”
她正说的起劲,就觉得有人在拉她的袖子。
她一扭头,见拉扯她的是孙氏。
孙氏也不说话,冲着她直使眼色。
老太太这才发觉屋里气氛有些怪异。
顾招娣脸色变了,并没有少女应有的娇媚羞红,而是一片惨白。
她一直回避的事情终于还是来了么?
哪有人能一直待在娘家当老姑娘的?
女人终究是逃不脱嫁做人妇的命运。
侯岳确实挺不错的,家世背景,品性相貌全都是上佳。
可她从未考虑过嫁给他。
不对,她根本就没想过要嫁人。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想一直在这个家里,直到终老。
“大姐!”
“大姐!”
“大姐!”
三道声音一起响起。
顾洲远、顾得地、还有四蛋异口同声喊道。
四蛋迈着小短腿跑到顾招娣身边,焦急道:“大姐你没事吧?”
顾得地则是站在顾招娣旁边,看着她一脸担忧。
顾洲远拉住顾招娣的手,温声道:“大姐,我说过的话一直有效的,咱们家里不兴包办婚姻,嫁娶全都自己做主!”
顾招娣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温度,抬头唤了一声:“小远!”
便喉头一哽,再也说不出话来。
小花跟二丫走过来,依偎在顾招娣身侧。
她俩想到自己不久之前也面临这样的境况,两人感同身受,难得地站到了同一阵线。
特别是小花,因为不想嫁给表哥,差点把命给丢了。
两人全都对着侯岳怒目而视。
这个侯少爷以前看着还挺随和的,想不到也是个贪花好色的纨绔!
侯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我明明什么都没说,怎么就成全民公敌了?
苏汐月娇斥道:“侯公子,你这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关键时候,你还憋了个大的呐!”
侯岳大呼冤枉,我做什么了我?
自己莫名就变成成了强抢民女的恶人,这到哪说理去?
果然腊月的债还得快,自己刚刚就不该调侃远哥的。
这下好了,引火烧身了不是?
他连忙开口解释:“我……没……没想娶招娣姐呀,我一直拿招娣姐当我亲姐来着,阿奶三婶你们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危机时刻,他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生欲。
“量你也不敢乱想,招娣姐漂亮又能干,你成天在烟花柳巷寻欢作乐,哪里配得上招娣姐!”苏汐月语带不满道。
“我什么时候寻花问柳了?我……我简直比窦娥还冤呐!”侯岳都想哭了。
《窦娥冤》是他从顾洲远为揽月阁写的新戏本里看来的。
“我哥说的,让我防着点儿你!”苏汐月叉着腰道。
其实苏沐风不仅让她防侯岳,最主要还是防顾洲远。
说顾洲远身边已经有很多莺莺燕燕的,让她一定擦亮眼睛,别被他温文尔雅的表象给蒙蔽了。
还说顾洲远搞了个画舫开青楼。
不过这些苏汐月根本就不信,哥哥就是这样,看到自己与谁亲近,都紧张兮兮的。
侯岳看着苏沐风目眦欲裂:“你这家伙,竟然毁我清誉,我跟你拼了!”
说着就张牙舞爪朝着苏沐风扑了过去。
闹腾一阵,之前的尴尬气氛被冲散不少。
知道事情不像她想象得那般糟,顾招娣此时已然平定下心神。
汪氏被顾满囤一通数落。
顾老太太也知道自己刚刚行事不妥。
所幸她辈分最高,也没人敢说她。
她顾左右而言他道:“小远你这壁炉可真不赖,以后阿奶家盖房子,也要弄一个这个。”
顾洲远道:“图纸我都给德贵叔了,阿奶到时候盖新房的时候直接跟他讲就成。”
有人会觉得好看壁炉是欧洲建筑彩绘配备。
其实秦朝皇宫里就有了壁炉和火墙。
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
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
“不过这玩意儿也太废柴火了。”顾老爷子咂咂嘴道。
大同村虽然背靠大山,但冬天的柴火依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充足。
往日村民为生活奔波劳作,农闲时上山打到的柴火,勉强只够日常烧饭用。
虽说现在村子里有了工坊,大家不像以前那般疲于奔命。
但也少有人家奢侈到每日从早到晚烧柴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