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彻坦然承认了霍端孝的判断,此战的确是不得不打。
当然,不得不打的原因有很多,现在他想先听听两人的见解。
诸葛哲见李彻的目光看向自己,神色更加严肃:“正则兄所言甚是,然,臣有一问,不得不明。”
李彻看向他:“正则但说无妨。”
“殿下欲伐罗刹,此战当打到何种地步?”
“是将其据点拔除,驱逐其势力,令其不敢再东顾?”
“还是......要犁庭扫穴,直捣黄龙,毕其功于一役,灭其国祚?”
这个问题,瞬间让殿内其余几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李彻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目露赞许之色。
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悬挂着奉国舆图的屏风前。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李彻沉稳的脚步声。
面对一个陌生的帝国,哪怕是霍端孝、诸葛哲这些智谋之士,也不得不谨慎,故而思想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
但李彻不一样,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从原先的历史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后世历史上,与如今情景最类似的便是那场‘雅克萨之战’。
那是中俄接触的第一场大战,具体战况如何李彻已经记不清了,但最终结果是清朝略胜一筹,那时的清朝还是挺能打的。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战之后,签订的一纸合约——《尼布楚条约》。
清朝放弃尼布楚地区(贝加尔湖以东),承认沙俄对西伯利亚的统治。
沙俄则退出已占领的雅克萨城,承认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流域属清朝。
这个条约对双方来说都不满,清朝认为传统渔猎区被割,沙俄因扩张受阻视其为耻辱。
但在李彻看来,《尼布楚条约》作为中国首个近代主权条约,即便称不上不平等条约,长远看来也是弊大于利的。
虽然扞卫了核心领土,但却暴露了清朝对边疆战略价值的轻视,为近代失地埋下伏笔。
康熙视西伯利亚地区为‘塞外苦寒之地’,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不尽然。
西伯利亚地区才是俄国强盛的关键,它让俄国有了战略纵深,有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树木资源和水资源更是跻身世界之最。
冷战巅峰时期,苏联全国44%的生铁、48%的钢、50%的煤炭、30%的石油以及46%的电力都来自西伯利亚地区。
这就是一个天然的宝库,拿下西伯利亚的资源,便足以供养一个能称霸半个地球的霸主国家。
而如今,旧事重来,李彻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大一块肉。
仗,一定要打!
不仅要打,还要打得罗斯帝国奄奄一息,让其把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利益全部吐出来!
至于罗斯帝国的本土,李彻却是不感兴趣。
那里距离奉国本土太远了,根本难以控制。
即便是西伯利亚,也是大得吓人,前世大鹅也是通过一条铁路才能勉强控制。
在交通不便、通行不便的古代,恐怕奉国要将所有兵力和资源都燃尽了,才能控制住那么大一片疆土。
此等得不偿失之事,实在是没有去做的必要。
故而,最好的结果便是打得罗斯帝国签订条约,让其老老实实呆在东欧,以此获得西伯利亚的开采权利。
良久,李彻转过身,扫过两位重臣,缓缓开口道:
“灭其国,非其时也。驱其势力,则斩草不除根,贻祸无穷。”
霍端孝微微一怔:“殿下的意思是。”
李彻眼角闪过一丝冷色:“此战,非为小惩,而为立威!”
“要打得他痛!打得他怕!打得他百年之内,不敢再向东踏出一步!”
诸葛哲瞪大眼睛:“殿下的意思是,要把这支罗刹军队全歼,甚至灭了那座城池?”
李彻缓缓摇头:“不仅如此,还要一路追杀残敌,将所有被他们控制上缴‘毛皮税’的番外之民都解放出来。”
“打到对方摇尾乞怜,打到他们的女皇帝不得不出来,和本王求和商谈为止!”
李彻微微一笑,不急不躁地坐回位置:
“届时,本王会仁慈地赐予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保存国祚的机会,前提是罗斯帝国再也不得东顾,染指这片雪原半步!”
两人沉吟片刻,飞速思考如此做的得失。
这么多年过去,君臣之间已经相当有默契了。
当李彻如此说出口时,霍、诸葛二人便知道殿下已经下定主意,意志不可违背。
他们身为辅臣,要做的就是帮君主查缺补漏,看清利益得失,而非再出言反驳。
片刻后,还是霍端孝先开口:“如此......只靠北部军区的兵力就不够了,殿下还要再次增兵才是。”
诸葛哲点头道:“粮草倒是小问题,省一省就出来了,但如今寒冬将至,补给运输怕是有些困难,马匹跑不动,还需多造爬犁才行。”
李彻含笑看向两人:“此间之事,便要依赖二位了。”
两人闻言,皆是哭笑不得。
不过倒也习惯了,自家殿下向来如此,只顾着自己‘战斗爽’,后勤、粮草之事就当甩手掌柜。
两人齐声道:“臣必竭尽全力。”
霍端孝又想到了什么,再次开口道:“不知殿下打算派多少兵马,又遣何人领军作战?”
李彻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灭倭之战刚刚结束,将士们也需好生修养,阵仗不宜太大,只派遣精兵三五万即可。”
霍端孝凝重道:“如此一来,更需派遣一员上将,方能扩大胜算。”
诸葛哲则补充道:“只是......如今奉天城内,可用之帅不多了。”
正如诸葛哲所说,如今奉军统帅大多派遣到了各地,奉天城内合格的将领还有不少,可若说帅才......怕是只有薛镇、常磐二人。
但这二人都非奉军嫡系,让他们统领这么多军队,即便李彻放心,麾下将士怕是也不会认同。
李彻却是微微一笑,看向二人:“谁说没有,不是还有一位吗?”
“嗯?还有谁......”话说了一半,诸葛哲顿时瞪大眼睛,“不是吧殿下,您又要......”
霍端孝也是哑然失笑,若论奉军中战绩最高的统帅,还真是自己面前这位大庆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