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启没想到,自己和喜儿居然也是被留下的!
“赵高是陛下对外的一个话事人,你们两个也是吾明面上的代言人呢。”
在这世上,所有人都知道,有喜儿在的地方就有她乐安。
而所有隶属乐安产业的掌柜们更清楚,山启陪着的也只会是乐安,所以不把这两个人留下怎么成?
“小姐,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山启只是脑子一时没转过弯儿来,被乐安这么一提点自然,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想到昨天他还在和师兄嘲笑赵高那个苦瓜脸,今天就轮到自己,有点儿心痛罢了。
喜儿看着乐安欲言又止,她真的不想留下,可又明白自己若不留下,就会成为此次计划的最大破绽,只能下意识的抱紧了怀中的招财。
“你呀,就放心吧,吾跟着陛下走还能出安全问题不成,你就和山启安心的跟着赵高一块儿走吧。”
“主子,您可一定要注意安全,路上颠簸,莫要在逗小主子玩儿了。”
原本还有点儿舍不得和喜儿分开的乐安,听到这,那最后一点儿不舍也被喜儿的这句话给气没了。
“我还能亏待了那小子不成?”
“那你觉得喜儿为什么会这么交代?”招财贱兮兮的小声音,在乐安的脑海中响起。
只要一想到平日里只要没事儿干,乐安就爱惹扶苏生气,招财就分外的替扶苏抱不平。
“他还是个孩子,也不知道你的心怎么就那么狠,扶苏都被你逗哭多少回了?!
也就嬴政大度,换个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男子,都饶不了你。”
对于招财的指控,乐安颇为不服气。“怎么就逗弄了?
难道你没发现,我跟扶苏在一块儿玩儿的时候,那都是有目的的在引导他?我那是寓教于乐!”
看着嬴政几人越走越远的身影,山启偷偷的向四周望去,发现明面上只有一个赵高在,便不顾喜儿的挣扎将其揽入怀中。
“喜儿,放心吧,小姐他们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原本还要挣扎的喜儿,被山启这一句话就给定住了。
她自然知道小姐不会有任何安全危险,可是这不影响她想跟着小姐一块儿走。
赵高看着旁若无人的两人,甩了甩衣袖上不存在的尘土,直接干脆利落的上车走人。
那山启虽然不在宫中行走,却是皇后娘娘的左膀右臂,
那喜儿更不用提,虽然与山启结婚,却整日里在娘娘身边伺候,都不是他赵高能轻易得罪的。
别看山启一直在哄喜儿,他的一部分心神也分给了赵高,发现对方直接走了,不屑的冷哼一声。
“喜儿此人城府极深,你在宫中与他打交道时,可莫要在明面上得罪了他,吾观其言行,心眼儿可不大。”
山启虽然没提姓名,可是喜儿却知道他说的是谁。
从山启的怀中挣脱,不理会故作委屈的山启,抚了抚凌乱的秀发,然后摸摸怀里的招财,回答的颇为不以为然。
“他是何人与吾何干,只要他不做出危害主子的事情,吾自是不会理他的。”
不仅不会理他,见面儿的时候喜儿对着赵高还会格外端着架子,不为别的,就怕坠了乐安皇后娘娘的威严。
“无知你担心的是什么,可只要娘娘她一直得势,赵高就不会拿吾等如何!”
喜儿很清楚,赵高对自己是不喜的,但她更清楚,赵高对于乐安是忌惮,甚至是莫名其妙害怕的。
山启见喜儿心中有数,也就没再多言,开始小声的和喜儿一同盘算,接下来该怎么掩饰主子们都不在的事情。
脱离了大部队的乐安,就像刚从笼中飞出的金丝雀斑,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欢快。
一回头才发现,嬴政还是一板一眼的在那儿端着,乐安立马就不高兴了。
不顾萧和张良两人的诧异, 双手按在嬴政的肩膀上,大力的捏着。
“你现在就是个富商,身板儿别挺的那么硬,肩膀要放松。”
在感到有人要扑过来的瞬间,嬴政的身体下意识的紧绷了一瞬,随即就放松了下来,
感受着肩膀上传来的不容置疑的力度,听着乐安的话,非常自觉的按着乐安所言,改变了行坐姿态。
“不错,就得这样,你看儿子就做的很好。”
被乐安夸奖的小人儿听到这话,原本大步向前的脚,要落不落的在空中停滞半晌,
最后还是选择了落下,只不过在嬴政的眼神中,紧张的都快同手同脚了。
直到感觉属于嬴政的视线移开了,才恢复自如,忍不住幽怨的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乐安。
可惜他这幽怨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小了。乐安压根儿就没在意。
一直跟在扶苏身后的赵耳,将不知何时买的面具递到了扶苏面前。“
小公子这个面具可喜欢”
扶苏高兴的点头,迫不及待的就戴了起来,完全将之前的小郁闷抛之脑后了。
张良和萧何两个人,就默默的跟在他们身后,看着嬴政一家三口如此轻松自在的氛围,都颇感惊讶。
嬴政在他们眼里,向来都是说一不二威、严不可侵犯的,从未想过嬴政会在面对皇后和太子时,会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张良忍不住摩挲着宽大衣袖下的手指,虽然他对于嬴政一统天下的不甘,早就消失了,可是不服气还是有的。
张良可是韩国贵族出身,祖父和父亲更是韩国的宰相,前前后后一共辅佐了5位韩王。
若没有秦国横空出世,逼迫韩王投诚,他就是下一任韩国的宰相,只要给他时间,未尝不可与秦一较之。
可惜时不待他,当时韩王主动投诚,还是张良的父亲亲自劝解的。
想到当时身为宰相的父亲,那无力却坚决的模样。
让张良之前一直不服的心,虽然蠢蠢欲动的想反秦,最后却仍然选择了放下。
不是因为秦的实力越来越强,也不是因为他张氏一族在秦的待遇一直不错,而是因为张良父亲的那一句话。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最后伤的注定是百姓。
作为最后的一任宰相,吾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避免百姓们无谓的伤亡。”
随着张良越长越大可以入朝为官,百姓的生活也在越来越好。
无不昭示着,当初韩王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
张良自己的那点儿不甘,在事实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