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376章 疑惑的杜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廖武的解释下,杜尹总算是明白了廖武这个教授和自己认知中的教授的区别。

但即便如此,杜尹也依然对廖武的作为感到十分震惊。

家族中的那些教授,几乎都是白胡子老头,要不然哪里能镇得住下面的这些孩子们。

自然也就对廖武产生了一些好感, 之前的轻视也一扫而空。

心下也起了结交之意,毕竟这可是自己到达蜀汉之后,认识的第一个同龄人且读书人。

叙了年庚,杜尹却要比廖武小上几个月。

“廖兄这是准备往哪里去?”

“在下有马车相随,可以送廖兄前往!”

杜尹迫不及待的想了解更多和蜀汉相关的东西,眼前这个年轻人自然是最佳的了解渠道。

廖武往学堂门外看了一眼,果然就看到了杜尹停在身后的马车。

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道:

“咦?凉州马。”

杜尹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

知道自己这匹马来自北方已经是殊为难得。

能够认出这是凉州马更是一个都没有。

眼前这个少年偏偏就认得!

“你怎么知道这是凉州马?”

“难道你见过不成?”

廖武脸上顿时露出骄傲之色:

“见过,当然见过!”

“兴汉元年,我家陛下在剑阁外和汉中,两战两捷。”

“从伪朝手中俘获不少军马,就是产自凉州。”

听到廖武的解释,杜尹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不自然之色。

剑阁和汉中两战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在长安身居高位的秦国国相钟会。(注1)

在长安官方的宣传口径中,钟会是受到了洛阳的背刺以及刘谌的偷袭,才会导致两次惨败。

与钟会本身并无太大瓜葛,但这些话只是糊弄普通百姓的。

身为杜家子的杜尹,虽然说不上对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但也知道事实绝非如此。

故而在听到廖武这番话之后,才会露出不自然的表情。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廖武此举乃有意为之。

从杜尹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

廖武就已经感受到对方的高高在上以及咄咄逼人了。

尤其是在杜尹报出自己来自长安之后,让廖武更加确定杜尹出身关中士族。

从兴汉二年开始,朝廷就开通好几个通商城市,兴汉四年更是在兴山开市。

主打的就是跟魏国做生意。

并且陛下也明发旨意,只要是进入大汉境内的,不是敌国奸细之人,皆以大汉子民待之。

以此来吸引魏吴两国的人来大汉定居。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确实有不少魏吴两国的商人来往成都。

一开始的时候,那些魏国商人还乔装作吴商。

到后来只要他们不主动提自己,大汉也就不怎么理会他们。

再加上对方进入成都肯定不可能是飞进来的。

一路上必然要经历不少的盘查。

既然他能够走到这里,说明并没有被查出来些什么。

那自己又何必去管他呢?

至于能一眼认出给杜尹拉车的是凉州马。

除了因为马,尤其是北方马在成都极其扎眼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廖武他爹廖化。

身为大汉高级武将,在汉中之战后,得到了刘谌的赏赐。

其中就正好有缴获的魏军战马。

正好也可以借这个机会杀一杀杜尹的锐气。

让他知道不可小觑天下人。

果然,在看到杜尹脸上露出不自然之色后,廖武的嘴角挂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

“廖兄果然见多识广,小弟佩服!”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杜尹这话一出口,廖武接下来的话自然也就说不出口了。

“学堂已经下课,我准备回家。”

“你若是无处可去,可自寻馆驿。”

说着就给杜尹指了指馆驿所在的方向。

这让杜尹的脸上更加的有点挂不住了。

难道这个廖武不知道自己这番话的意思吗?

难道他不应该邀请自己往他家里去做客,然后盛情款待自己吗?

这也太没有礼数了吧!

廖武别说没听出来杜尹话里的意思,就算是听出来也不可能请杜尹去他家住下。

两国之间本就是敌国,要不是有陛下的国策在,廖武都得招呼官兵缉拿杜尹。

更不要说廖武的亲生父母死于魏兵之手。

也就是知道杜尹来自长安,并没有参与过上庸的那场屠杀。

廖武才会心平气和的和他聊这么多。

说罢,廖武便不再理会杜尹,自顾自的离开。

在学堂门口站了良久,杜尹最终还是悻悻离去。

顺着廖武手指的方向往驿馆所在走去。

今日先凑合一晚,等明日便让仆人寻一处府宅买下来供自己居住。

等到杜尹到达驿馆之后,立刻就遇到了第二件让他诧异不已的事情。

馆驿里面住着的,居然有很多读书人。

而且还有不少世家子!

这一发现,立刻让杜尹欣喜不已。

早知道自己干嘛去问廖武,直接来驿馆不就得了?

白白的浪费那么多口舌。

他却忘了,若不是廖武指路,还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摸到驿馆呢。

既然是世家子,那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

很快,他就知道这些世家子齐聚驿馆做什么来了。

居然是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

这些世家子不需要耕作,自然也就不用像普通百姓家子弟那样。

等到夏收过后才慢慢的往成都聚集。

而是早早来到成都,提前备考。

杜尹也很快就弄明白了这个科举是干什么的。

可正是因为明白科举是干什么的,才让杜伊惊掉了下巴。

士族子弟出仕难道不是直接由地方上的官员向朝廷举荐吗?

在蜀汉居然要通过什么科举才能做官?

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选用。

一百人中只有一两个人能被取用!

这你们都能忍?

这要是在魏国,世家豪族们早就已经闹翻天了好不好!

还是说蜀汉的世家脾气已经好到这种地步了?

初入成都的杜尹当然不知道这是因为刘谌数次拿捏这些世家的结果。

更不知道这是无数人头落地才换来今天的成就。

再问,那些世家子就闭口不言了,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伴随着这种不解和疑惑。

一路奔波的杜尹沉沉睡去。

打算明天一早再去找那个廖武打探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