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377章 杜尹也想参加科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杜尹一大早就急匆匆的跑到学堂。

让他没想到的是,学堂大门居然紧闭。

原来,他正好撞到学堂的休沐日。

这让杜尹心中略感失望,原本以为今天能够见到廖武。

并向他请教关于科举的事情,没想到居然错过了。

无奈之下,杜尹也只能先退去。

不过杜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

反正时间还长,他等得起。

于是原本只是仆人出面的购买房屋,变成了杜尹和仆人一同前往。

只是杜尹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驿馆不久,廖武便亲自前往驿馆去找他去了。

昨天回去之后,廖武便把自己遇到杜尹的事情告诉了廖化。

廖化听完之后说道:

“睿卿,你觉得当初陛下那道旨意到底是什么想法?”

廖化所说的旨意,自然就是刘谌当初为了吸引魏吴两国百姓以及人才前来大汉所下的那道旨意。

所以廖武毫不犹豫的说道:

“当然是为了壮大大汉的实力,削弱伪朝和吴国而定下的国策。”

廖化闻言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又在担心什么?”

“还是说,你觉得陛下会不知道这人的存在?”

廖武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是了,此人一路前来成都,虽然不一定招摇过市,但那架马车就注定了不可能是什么普通人家能拥有的东西。

所以陛下肯定早就已经知道对方的行踪,多半也会有什么后续的动作。

只不过陛下不愿意刻意为之罢了。

自己白天的时候,却三番两次的给对方使脸色。

可别再坏了陛下大事!

把心中的担忧说给廖化之后。

廖化却宠溺的拍了拍廖武的头:

“若是此人只有这点心胸,那估计也不会被陛下放在心上。”

“你且放宽心便是!”

廖武这才把心又放回到肚子里。

但还是暗自决定,第二天去驿馆寻一下这个杜尹,没想到却扑了个空。

在廖武出门找杜尹的同时,廖化也进宫把昨天廖武和杜尹的相遇以及之后的事情报给了刘谌。

陛下可以不在意,但是做臣子的却不能也不在意。

以前没有儿子的时候,廖化倒也不会考虑这么多。

现在有了廖文、廖武。

他自然想要给替儿子上些心。

正如廖化所想,刘谌在杜尹踏上大汉国土没多久,就知道了他的存在。

并且也轻而易举的猜到了杜尹的出身。

来自长安,又姓杜,能随意的出远门,且拥有这么豪华的座驾。

除了京兆杜氏,刘谌也想不到会是哪家的子弟。

而且对于对方的来意,刘谌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于是便下旨让一路上的关卡不要为难此人。

杜尹这才能够顺利的到达成都。

“不过是孩童之间的意气之争罢了。”

“算不得什么,老将军不必理会。”

两天后,杜尹再次在学堂遇到廖武。

这一次,廖武一改之前的态度,在放学后把杜尹请进了学堂。

看着学堂里挂的那两幅画,杜尹感到十分的惊奇。

“这位是我家陛下。”

“这位是孔夫子。”

其实根本就不用廖武介绍,杜尹又不是不识字。

只是惊讶为什么要在学堂里供奉这两位的画像,尤其是供奉皇帝。

面对杜尹的疑惑,廖武骄傲的说道:

“这学堂乃是我家陛下为启蒙天下百姓所设。”

“学子们感念陛下之德,便供奉陛下画像于此,以示恭敬。”

杜尹表示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没有在这件事上和廖武纠缠太久。

杜尹赶紧把自己之前在驿馆遇到的疑惑说了出来。

得到廖化指点的廖武,再次开口解释道:

“兴汉元年,我家陛下便察觉到察举制的坏处。”

“觉得这一制度不能为朝廷选出优秀的人才。”

“且会成为世家豪族互相勾连的手段。”

“往往有才能的普通人因为没有关系,得不到替朝廷效力的机会。”

“反而是那些碌碌无为之辈,因为出身问题,会被保举做官。”

“如此一来,岂不是坏了国家根本?”

“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大汉子民,不分高低贵贱。”

“所以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经过科举才能入仕。”

听到这话,杜尹心中不由得一动。

想要完全的了解蜀汉,必须要融入蜀汉才行。

同时还要在官场和民间体察国情。

尤其是官场,更能够看清楚一个国家的运转逻辑。

可是自己又没法直接进入蜀汉官场做官。

原本打算在成都住一段时间之后,便游历地方,然后一点点的接触官场上的人物。

没想到这才刚过去两天时间,就给自己觅到这么一个机会。

蜀汉马上就要进行科举,还是不分高低贵贱的那种。

这杜尹哪里忍得住,当即就问道:

“廖兄,若是在下也想参加科举,会不会因为不是大汉子民而被拒之门外?”

单论学问,杜尹肯定是不怵的。

这些泥腿子的儿子们都能参加科举,自己堂堂京兆杜氏子弟难不成还会担心考不上?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份。

廖武听到杜尹的话之后,先是盯着对方打量一番,判断对方话里的真假。

见杜尹神色不似作伪。

又想起之前父亲跟自己说过的话。

略一思忖之后,便指着桌子上的那本《汉语字典》说道:

“你可读过此书?”

杜尹点了点头。

自己就是受到这本书的震撼,才会生出前来蜀汉的念头。

见杜尹点头,廖武也没有什么意外。

大汉的《汉语字典》早就已经通过那些通商城市流通到魏吴两国了。

而杜尹又出身不凡,见过学过这本书又不是什么难事。

“我家陛下曾经说过。”

“凡读过《汉语字典》者,皆为大汉子民。”

“你既然读过这本书,便是大汉子民。”

“当然有资格参加科举!”

凡读过《汉语字典》者,皆为大汉子民!

听到这句话的杜尹不由得心中一震。

原来这就是刘谌的野心吗?

他是想通过文化认同,来重新笼络天下人心?

还未见过刘谌面,杜尹就已经被刘谌震撼了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