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破庙里,陈明于沉睡中缓缓醒来,他使劲地摇了摇头,看着台上的佛陀,有些难以置信地道:“竟是一场大梦吗,为何会如此真实?”
……
2021年7月26日,陈明下葬的第三天,姐姐陈玉悲伤地为其整理遗物,发现一枚用黑绳挂着的U盘。
她打开电脑,然后将U盘插进去读取,里边只有一个文件——《佛前争渡,大虞当兴》(别名《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
人生几度秋凉?世事一场大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后四句小诗本是曹雪芹自嘲之语,今日用在此处既是说陈明,亦是言自己。
余下笔时的感受,与君读书时的心情未尽相同。
至于陈明真的穿越,有了一段奇幻经历也好,还是早已死去,此为U盘中的故事也罢,君心自有思量。
这本书源于过往经历,成于灵光乍现,升华于先贤佳作。
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本虚构的矫揉造作,书里有历史兴衰,有爱情故事,有家国情怀,有黎民百姓,有英雄气概……受限于本人水平有限,未能让书中的人物以更鲜活的形象呈现于诸君面前,是余之过也。
士为知己者死,好与不好,哪里好,哪里不好,只有读过以后才知道。
窃认为写作写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是对人生某一个阶段的总结,是对过错的忏悔和对未来的展望。
我从未想过要靠这本书给自己谋取多少利益,因为在无形之中,我已经收获很多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重精神,有的人重物质。
对普通人来说,他们对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远远大于精神,或者说他们往往通过提高物质水平来满足精神。
但也有一类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从最开始,就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远远大于物质。
品尝过各种美食,也吃过许多次“大餐”,可是清粥小菜的味道,我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酸豆角、萝卜干儿、榆树叶子、小槐花儿……
清楚了人生的方向,我才明白,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和将来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
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帝力于我何有哉!
屏幕前的你可能早已发现,该小说并不是一篇为了迎合读者口味的爽文,我最开始致力于写一本以历史为骨,文化为翼,弘扬我中华文明的着作,可因为学识和文笔不足,整出来一个“四不像”。
所以我才更要感谢君之阅读、打赏、追更、思考和推荐。
如果书里的文字,可以影响到你,让你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对未来有更清楚的规划,那就功德无量了。
在下写书,不求利,但求名,希望我的文字,将来也能影响一代人,让他们据理力争,可与世人辩,心无所惧,敢为天下先!
最后,让我们向郑州7.20暴雨失踪死去的同胞致哀,我只是那场灾难里的幸存者。
我这一生热爱写作,所以才在去年秋创作了这本书。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孟浩然道:“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得十足万全,我们亦做不到人生不留遗憾,但可以尽量减少遗憾。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不妨活在当下,晨起赏春色,夜读闻秋声。
临屏涕零,不知所云。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信以闻。
余今年二十又八,应该还有些年华可活。
大虞是长命之国,未来还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