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上歌要当值,白日不得空。京都女院专门设了夜校,每天晚上一个时辰,专门的夫子教授课程,也方便京都妇人白日里操持家务。
邱南栀与赵宁,也是带头的那个。
不过邱南栀的确有些真本事,赵宁却是稀里糊涂,单纯要支持二妹开办的女学。
有她们在先,京都贵女们也乐意入学。不管会不会参加科考,她们遇到新兴的事情,肯定都想要尝试。
更何况这可是开辟女子做官的第一步呢。她们中间好多,有才华而且有抱负的女郎,都信心满满。
一时间女郎们聚会,比试的不再是什么诗词歌赋,作画作曲。
她们也开始谈古论今。与男学子们打擂台,引经据典,谈论时事。
上层女眷们这般勤勉,普通女子也愿意,普通百姓的女郎,与商户女听说女院并不设限,有才华的,纷纷过来参加入学考试。
觉得自身能力不足的,也都先去教育小学念书。
一时间,京都女院的风头,可比京都学院还要好得多。
而且,除了京都之外,二妹将女院的模式,在整个大周都推广起来了,各地都设了女院。
比如司云霞目前就在试点的第一批县城女官学里面入学,已经学了一年。
这些变革,让迂腐的大儒们实在难以接受。其中最反对的,就是京都学院的院正张岳临了,他非常生气。
与其他支持他的官员大儒们议论时,甚至说道:“女子大行其道,究其根本是因为咱们有一名女帝!”
官员闻之色变,忙道:“张院正休要胡言!”
张岳临冷笑一声:“怎是胡言?老夫难道说错了吗?只是女帝无后,将来这大周江山,还是要归于萧家人,自然的是男人。可女子入朝为官的事情已经开了先河,若让她们能参与科考,以后咱们大周,真的要本末倒置了!”
大儒们纷纷哀叹,言说长此以往,恐怕大周将要国之不国云云。
便有官员道:“若是能找到突破口,将女院攻克之,让她们知难而退呢?”
“京都女院有陛下的支持,谁会知难而退?那杜上歌在朝为官,就处处与其他官员作对,丝毫不知大家因她是女子才不与她计较的。可她是个得理不饶人的性子,这些年咱们没有少在她手下吃瘪!”
“京都女院出风头,咱们是无可奈何,但若地方女院出了事呢?”
“地方女院?”
几个人都垂眸,眼中闪着算计的光芒。
“女院自然都是女子,男人做了什么事情,大家只会说一声,才子多风流。而女子若是做了同样的事情呢?”
张岳临神色好了很多,说道:“我有法子了,你们不必担心,最多一个月,让女院人人闻之色变!”
司云霞坐在书桌前看书,最近她住在宿舍,并没有回去。
同窗问她:“听说欣彤郡主最近在辰州县,你家与女院不远,你怎么不回去住啊?”
司云霞说:“我大姨母这两日忙商行的事情不得空照料我,爹娘虽然来了,他们平日事情多。等过两日他们闲下来,我再搬回去住。”
同窗见她看信,笑道:“这是你大姨母的信件对吗?你与你大姨母的感情真好,几日不见也要相互写信。”
司云霞挑眉微笑:“大姨母说我长大了,好多事情我需要知道,而且要替她拿主意。”
“你都才及笄呢。”同窗说,“我也及笄了,但我娘说,若是不读书,那我已经长大了,现在读书,就还是个孩子,读多久的书,就是多久的孩子。”
“哈哈。”司云霞笑起来,“你娘是希望你高中举子?”
同窗不好意思,挽住司云霞的胳膊说,“明年秋闱,你要下场试一试吗?”
“自然,你与我同去。”
同窗用力点头:“行,我们同去,一起加油。”
女院的学生,多数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她们之前在家也跟着西席学功课,或是被送到学堂念过几年书。现在进了女院,就是希望也能与儿郎一样,考个举子什么的,光耀门楣。
再高的,她们的家人就不敢想了。
夜间将要就寝,女院都是两人一间,司云霞还在收整东西,没有熄灯。
同窗问:“今日这么晚,你怎么还不睡?”
司云霞深吸一口气:“我觉得有事。”
“什么事?”
就在这时候,听到外面传来喧嚣声,女院门口似乎聚集了很多人。
同窗心中紧张:“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司云霞安慰:“别担心,女院有专门的护卫队,会保护我们的安全。走,我们出去看看什么情况。”
同窗有些害怕:“既然有护卫队,我们还是……”
司云霞说:“不行,女院是我娘与我两位姨母的心血,不论什么问题,我绝不会不管。”
同窗见状,也鼓起勇气说:“好,我与你同去。”
到了外面,才隐约听到声音。
原来是民间有人传言,说女院根本不是正经做学问的地方,尤其是女院夜校,是以学习为幌子,实则乃夜间聚众淫乱的场所,实在是有伤风化。
同窗听到这传言,气得整个人都发抖起来:“这些人怎能如此胡说八道,名誉对于我们女人来说是何等要紧!”
他们这般造谣,哪怕没有切实证据,明日女院,就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来香艳又虚无的东西,最是惹人探讨的。男人们表面正经,私底下不知道多么龌龊恶心呢!
今日留在女院的学生,足有三十余人,她们聚在一起,面色苍白又凝重。
女院的管事,基本都也都是女子,三十到五十岁不等。她们站在最前面,将学生们挡在身后。
为首的女管事冷笑说:“这些无耻之徒,造谣造到官学头上来,当真不知天高地厚,难道不知道,我们女院是欣彤郡主创立的吗?”
一呼百应,管事与女学生都说。
“今夜,我们与他们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