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时空的超级旅行 > 第309章 北伐战争(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晚,黄伦来到文天祥家中,商议迁都之事。

听到文天祥,讲到今日朝堂之事,黄伦就知道,水到渠成的时机到了。

这次穿越过来,黄伦本着弱化自己强行干扰的原则,尽量让事情顺其自然。当然,必要时,他还是会出手的。

今天过来,黄伦就是想跟文天祥讲一讲,迁都江夏之后,由文天祥推动并主导,成立皇帝立宪制(西方即君主立宪制)的事情。

两人煮了一壶茶,边饮边聊。

黄伦就皇帝立宪制,侃侃而谈:“我们将都城迁到武汉之后,就实行皇帝立宪制。到时候,皇帝名义上是这个国家元首、大宋王朝武装部队总司令。

就法律地位而言,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任免丞相以及各部大臣等重要官员。

然而,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还设立了国家和地方代表机构,即人民代表委员会。

人民代表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众秩序的法制工具。

宪法面前,人人平等是基本准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人民代表委员会的代表们并非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这些代表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他们将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在人民代表委员会中,代表们会再次选举出一位负责人,即委员长。

这位委员长将负责领导和协调人民代表委员会的工作,但他的权力并非绝对,而是受到代表们的监督和制约,并不受皇权的左右。

国家和地方代表机构实行委员长负责制,这意味着委员长需要对人民代表委员会的工作负责,并接受代表们的监督和评估。

委员长的产生并非由皇帝直接指定,而是通过多级代表选举产生,以确保其能够真正代表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

此外,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的层级化和专业化,还设立了国家、省、县三级政府、法院和检察机构。

这三级机构的负责人,即政务院总督(总督、省总督、县总督)、法院院长(高院、省院、县院)、检察长(高检、省检、县检),也并非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由对应各级代表机构选举产生。

民选的政务院总督、高级法院院长等官员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召集、停止和解散人民代表委员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和媾和等重要权力。

这些权力的赋予使得他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独立行使职权,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然而,尽管皇帝在法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已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这种权力的分配和制衡机制,既保证了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又充分体现了民主和法治的原则。

黄伦详细地阐述了这一制度设计后,文天祥心中不禁大喜。

他作为一个忠臣,一直以来都对皇权和大宋王朝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官员和仁人志士,始终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这种名为皇帝立宪制的制度设计,实在是让文天祥眼前一亮。它既巧妙地维护了皇权的尊严,又切实地保障了民众的权益,这完全符合他对于国家治理的理想和期望。

回想起范仲淹那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深感自己与范仲淹的心境如出一辙。

他也常常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忧心忡忡,却苦无良策。

如今,黄伦提出的皇帝立宪制,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心中的阴霾。

这个制度设计似乎有望解决他一直以来所担忧的一系列问题,为国家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天祥抑制住那颗狂喜的心,又向黄伦请教了他心中的一些疑惑。

黄伦一一作答,为文天祥答疑解惑,不知不觉,竟然聊到了天亮。

……

而后,长江以南以及长江以北部分部分南宋控制的区域,都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之中。

江夏,却是一片繁忙景象。

刘子元和黄有为等驻守江夏的官兵们,忙的不可开交。

他们的目标是平整出一块极其广阔的土地,其面积大约有三十公里长、三十公里宽,这片广袤的平地将成为京都的核心地带。

在这里,他们计划修建宏伟的皇宫以及京都各级政府机构的办公大楼,同时还会配套建设一系列相关的商业馆所,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根据黄伦精心绘制的施工图,整个区域的布局独具匠心。以山脉作为背景,坐北朝南,一条宽阔的东西向大道贯穿其中,这条大道被命名为长安街。

长安街的设计遵循了黄金分割的原则,南北向的比例恰好为 0.618:0.382,这种比例被认为是最为和谐、美观的。黄伦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它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舒适感。

长安街的宽度达到了惊人的 99.99 米,这个数字寓意着长长久久,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持久。街道采用双向八车道的设计,确保交通的顺畅和高效。

在长安街的正中心位置,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岛,岛中心当一人工湖,周边有凉亭、树木和花草地等。

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它成为了整个区域的焦点。

圆形岛的正北方,是一片长宽各三公里的广阔广场,被命名为人民广场。人民广场的西侧是庄严的皇宫,东侧则分布着各级政务机构、议会厅以及接待厅等重要场所。

而在圆形岛的南边,还有一条与长安街交汇于圆形岛的大道,同样拥有 99.99 米的宽度和双向八车道的设计,这条大道被赋予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和谐大道,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和谐大道的东侧,为商务住宿、娱乐、休闲区域。西侧当居民区。

不管是东侧的商务区,还是西侧的居民区,除了划定一部分为政务的招待所和政务工作人员的居住区之外,其它的一律对外出售。

这样,用卖出去地的收入,用来做京都的建设,就可以减少迀都的费用开支了。

在黄伦的指点下,他们抽调了军队,轮流前往工地。同时,也征调附近的民工,一同参与工地的建设。

跟以往朝廷的建设工程相比,江夏此次的工程,百姓们争相报名前往。

因为这次的工程,民工们不仅住在四人一间,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还管吃喝,且每人每天发十文工钱。

要知道,在码头做苦力搬运的工人,每天也就八文工钱而已,且不管吃住。

所以,尽管工程量很大,但进展却并不慢。预计在过年之前,长安大道、和谐大道及圆形岛的雏形,就可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