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732章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2章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了

从1901年到1950年50年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最多的,是法国作家,总共达到226次。其次是英国,156次。德国以146次位居第三。亚洲国家中,印度最多,曾获14次提名。而中.国仅仅4次提名。日本2次。

华夏的这4次提名,包括1939年的胡适一次。其后,林语堂又有两次。分别是在1940年和1950年。还有一次提名,据说是鲁迅。

林语堂在1975年又第3次获得提名。

华夏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一次,是1968年。

这一年,那位写京味小说的舒先生,在2月初的300人的长名单中出现,4月份的不到20人的半长名单中,还有他。

等到5月底的那个5个人的短名单中,舒先生据说是排在第1位。

当年,从6月份,一直到9月中旬,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复会前,瑞典文学院的18名终身院士,也就是18名评委,都在看舒先生的小说。

但从9月中旬开始的最终决选之前,才知道舒先生已经于两年前去世了。因此这个奖被授予了排在舒先生后面的日本的川端康成。

这也让日本人拿到了自己的第1个诺贝尔文学奖。

可以说,舒先生的过早离世,还真是便宜了日本人。

在90年代以前,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据说还有1988年的时候,那位写《边城》的沈先生也进入了那个不到20人的半长名单,甚至还有人说是进入了那个5人的短名单。但当年沈先生是在5月10日逝世的,所以,沈先生进入5月底的那个5人短名单的可能性并不大,不过,沈先生是肯定没有到9月中旬的最后决选。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过程的资料是要保密50年的,所以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他也不知道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沈先生是走到哪一步了。

以上,就是小季同志化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所知道的华夏作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大体情况。

所以,小季同志觉得瑞典文学院这18个院士确实可恶,这个学院只有这18个人。只有这18个终身院士。与其称之为学院,还不如叫一个小班或者小组呢。

所以,小季同志就化名写了那篇文章,当然,这篇文章只是他想出一口恶气而已。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后,影响颇大。

不仅香江的一些中文报纸进行了转载,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的报纸也进行了转载,其中就包括内地的报纸。

另外,他的这篇文章也被翻译成英文,刊登在了他那张全球发行的英文报纸《kylin express》(《麒麟快讯》)上。

小季同志之所以化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本人已经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而瑞典皇家科学院则是担任每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经济学奖的评选工作。

虽然这篇文章是化名,但刊登文章的报纸,是他旗下的报纸,所以很多人也明白,这是季宇宁这位世界首富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不满。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关注。

这也给了18位院士带来了一些压力,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降低,那么他们的地位也自然会降低。

10月中旬的一周内,在京城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未来国内要搞市场经济了。

就是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改革的目标。

此前的提法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而从这次会议以后,就只提市场经济了。也不再提计划了。

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个改革的时间表。

这个时间表就是:在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们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当季宇宁看到这段描述的时候,他感觉,到他穿越的时候,国内的发展,确实是按照这个时间表走的,而且非常精确,没有太多的差池。

至此,经过14年的持续探索和争论,观念的瓶颈终于突破,最终明确了国内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模式。

在这次会议最后结束的时候,季宇宁的老爹,还有他贺叔,都是更进一步,进入了最终的那190名委员之列。

之后,老爹的职务的前面没有那个“副”字了,变成“正”的了,级别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正的,但这是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而贺叔虽然其职务前面还有个“副”字,但地位却是更进一步。是总政的两个委员之一。

这两个爹的委员身份,使得他们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之后,紧接着又出席了下一个会议。

11月3日,在北美的大选中,比尔击败了乔治,最终赢得了选举的胜利。

根据投票结果,比尔是在32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获胜,赢得370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总统所需要的270张票。而乔治是仅仅在18个州获胜,仅赢得163张选举人票。

这两个人普选票的得票率则分别为:比尔43%,乔治38%。

小季同志这次押注,又押对了。

当然未来每一次总统选举,他都会押对的,他都会以新的总统的大金主的面目出现的。

北美的政治有一个惯例,就是新的总统必须回报他的金主。

这也可以称得上是这种竞选政治的规矩,因为这种竞选实在是太烧钱了,没有金主,这种游戏根本玩不下去。

当天,比尔谈了一下自己的获胜感想,他说,他就任总统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向人民提供机会”。

比尔对于经济的原则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季宇宁知道,这位律师出身的总统,未来会使得北美在近10年的时间里持续经济增长。

90年代北美的经济,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新经济。这是北美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这对于小季同志,是很有好处的。

11月,还有一件对北美来讲,非常重要的事件。

经过此前的多轮谈判,北美、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这一协定的核心目标是消除三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

它取消了大量的关税,促进了商品、服务和投资的自由流动。

对于季宇宁这位北美首富来讲,最重要的是,NAFtA还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在三国之间建立生产链,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来降低成本。

小季同志这位前世的会计师,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测算,他在北美的很多板块,都可以借此降低生产成本和费用。

他挣的更多了。

在季宇宁眼中,这个协定,完全可以和今年年初2月份欧洲12个国家正式签署的那个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相媲美。

当然国内10月份的那次会议,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那才是真正改变世界未来的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