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谓团队战,就是团队一起战。

学园所给的考核是三对三,也即每方都拥有三个选手,互相配合,将对面人数打完就算胜利。

大多数异能者都喜欢孤狼作战,他们本身就拥有令人羡慕的天赋,心高气傲,自然不喜跟人配合。但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证明下,他们又都不得不认可一个道理,团队作战能够拉高个人的平均实力,有着1+1+1>3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们发出疑问:为什么是3这个数字?

事实上,这也是学园根据多年的经验与对现实事例的参考所得到的一个合理的数字。

三个人能在两个人的基础上呈现更多的灵活性,最简单的算法就是数学中的排列组合,三个人能有四种不同的天赋搭配,而两个人只有一种搭配。当面对复杂的战况时,多一种搭配就多一份可能性。

而再三个人以上就显得要臃肿一些。他们的搭配固然变多,但对成员们随机应变的脑力是个巨大的考研。况且这还只是理想状况下,实际战斗过程中必然少不了沟通,人一多,沟通的成本就会翻倍增加,失误就会越多,反而容易得不偿失。

而且从现实角度上讲,你很难一直保持能迅速联络到四五个人组成小队做及时的、完备的战斗投入,更通俗点来讲,双人游戏的覆盖率肯定会比多人游戏的覆盖率高。

所以在各种因素的权衡下,学园最终将二年级的团队考核定在了三对三这个形式上。

以上,就是赵三元在第一堂课所讲的基础理论的简要。

此时他们身处来公寓后方一个小山包旁边的草地上,旁边就是一棵枝干粗壮、堪称庞然大物的老槐树,它的树干要三四个人一起抱才能勉强抱得住。

二十几个人就在这棵老槐树下席地而坐,对不少同学来讲十分的新鲜。

偶尔还有风吹到身上,心情也会好很多。

不过赵三元的心情不太好,对这些年轻人来讲,新鲜劲太足就意味着注意力不够。自己在前面讲了半天,底下的学生们也叽叽喳喳聊了半天。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问了。”

无奈,他只能在讲完后留一些提问时间,尽可能地利用学生们正旺盛的劲头主动去了解相关理论。

第一个问的还是一向积极的刘义:“老师,你说三对三,到时候我们考试时的场地还是学校的竞技台吗?”

赵三元回答:“不是,考试的场地会在郊区,可能是一块田野,可能是一个山头,团队战除了增加人数,战斗环境也会更贴合现实增加你们战斗时的复杂度。”

乐钦钦突然发问:“贴合现实为什么不是在街道上打,那样才更贴近现实吧。”

这番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感。

市区才是人员最集中的地方,如果说哪里异能战斗爆发概率最高,那一定会是市区,而不是人烟稀少的郊区。

赵三元听后点点头:“你问了一个好问题,在这里我可以从两方面给你解释。”

“一方面是郊区的异能冲突发生概率比你们想象的要高很多。根据去年统计局的数据调查,现在所登记的异能者中有百分之十是定居在郊区,还有百分之四十在郊区和市区都有住所,会经常性地两头跑。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市区对异能者的异能管控比较严格,尤其是在大多数异能者物欲不高的情况下,他们对自由的向往会更加强烈,所以很多异能者都会在郊区生活。”

“而这还只是所登记的异能者,如果是那些不愿登记,不愿被知晓、不愿被束缚的异能者呢?这个比例只高不低。在考虑到郊区对异能者管控薄弱的问题,这里异能冲突发生的概率是会比你们想的高很多。”

刘义疑惑道:“不对啊,我在新闻上很少有听说异能者相关的案件。”

赵三元笑道:“那是因为郊区相较来说也很大,跟郊区比起来市区更像是一个笼子,把所有人都关进一个笼子里,这才导致市区发生异能冲突事件的数量远高于郊区。”

刘义想了想:“那还不是像乐钦钦说的那样,不贴合现实。”

赵三元收起笑容,严肃地说:“是的,所以这就要谈到第二个原因。”

同学们都紧张兮兮地竖起耳朵。

“另一方面,就是模拟在都市中战斗的成本太高了。”

学生:“?”

这算哪门子原因?

赵三元喊道:“你们可不要小瞧了这个原因,老话说巧妇难无米之炊,很多无奈决定的背后都是最朴素的成本原因。”

“学园都能在市区盖那么多房子,还没钱模拟都市环境?再造两栋楼不就够了?”有人不相信。

赵三元说道:“如果只是造楼,郊区就有这样的环境,而且在郊区地价更便宜,学校可以造很多让你们使劲造。”

还真有啊。

“那学园就是图便宜喽?”

“不是。”赵三元摇头道,“模拟现实并不是单单造几栋楼就能解决,大家可以回想下不久前发生的越狱事件,你们觉得其中最不稳定的因素是什么?”

“是人。”程吏脱口而出。

“没错。”赵三元冲程吏微笑点头,然后说,“在市区里战斗最需要考虑的是人的安全问题,无论是狭窄多变的巷道,还是宽阔无遮挡的操场,只要有人,就会给异能战斗带来不可控的因素。也正因此,谜海才特供执行者天幕以作随身装备,为的就是用天幕隔开无关人等,消除隐患。”

“而谈到人,这是学园也无法支付的成本。”

同学们低下头,有的在窃窃私语交谈,有的则是若有所思。

过了很久才又有人提问:“那是不是在学校没办法学到这方面的知识?”

“并不是,只是这些对你们而言太早了些。”赵三元回道,“等你们进了大学府,就能有相应内容的学习。”

有人惊恐道:“大学府还能抓壮丁?”

赵三元哈哈大笑:“你们可真会想,有没有想过另一种方式的模拟?”

“另一种方式?”

赵三元解释道:“很简单,大学府其地位对标的是普通院校的大学,一旦进入大学这个阶段,你们的学习方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在大学府,你们就不会以课程、训练、考试这三者为主,而是实习。”

“换句话说,等你们进了大学府,就需要自己去主动学习,思考自己未来要走哪个方向,是战斗还是理论,是生活还是技能?到了大学府,你们就会按志愿被划分到这种院系当中,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然后在学校的引导下做相应的实习,等积攒一定的学分,做出合格的毕设,才算是从大学府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