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473章 论唇亡齿寒或渔翁得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3章 论唇亡齿寒或渔翁得利

张永德眼中精光闪烁,瞬间做出了决断。

他绕过帅案,走到巨大的光州地图前,手指如铁钳般点下:

“传令!”

“第一,命殷城守将即刻加固城防,深挖壕堑,所有滚木礌石火油全部上城!”

“赵匡胤!你即刻率本部精骑三千,星夜驰援殷城!你与李从嘉交手多次,熟悉其路数,务必依托坚城,拖住他!不得让其轻易破城!”

赵匡胤抱拳,声音铿锵:“末将遵命!必不负大帅所托!”

“第二,韩令坤!”

张永德目光转向他,“固始乃我大军后路及粮道枢纽,不容有失!”

“你率本部步卒一万,并收拢仙居、定城败退之军,火速进驻固始!加固四门,广布鹿砦拒马,征调城内民夫协防!固始若失,我等皆成瓮中之鳖!”

韩令坤脸色肃然,重重抱拳:“末将明白!人在城外!”

“第三!”

张永德看向几乎脱力的李继勋,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李将军,你熟悉仙居、定城周边地形及溃兵情况。本帅命你暂统收拢之残部,于固始与殷城之间择险要处扎营,作为二城策应。”

“收拢溃卒,重整旗鼓,严密监视李从嘉大军动向,随时策应殷、固二城!此乃戴罪立功之机!”

李继勋挣扎着挺直脊背,尽管伤痛让他面容扭曲,眼神却重燃一丝决绝:“末将……领命!纵粉身碎骨,亦要阻贼兵于城下!”

“好!”

张永德最后环视众将,声音斩钉截铁。

“各部依令行事,不得有误!李从嘉虽勇,然其千里奔袭,连番大战,士卒疲惫,补给线拉长。

“我军兵力之优,更有陛下亲征大军在后!只要守住殷城、固始,拖住他,待陛下天兵一至,便是此贼授首之时!此战,关乎国体军威,望诸君戮力同心,共御强敌!”

“谨遵帅令!”

众将齐声应诺,声音在压抑的帅帐中激起一股悲壮的回响。

命令如疾风般传遍大营。

残破的周军如同受伤的巨兽,开始艰难地收缩伤口。

败兵如同浑浊的溪流,在督战队的呼喝和将领的收拢下,带着惊恐与疲惫,向着最后的堡垒。

固始和殷城方向汇聚。

城墙上,士兵们加紧搬运守城器械,民夫在军官的鞭策下挖掘壕沟、设置障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铁锈般的气息。

张永德独立在营帐之外,望着北方光州城的方向,又看了看西边殷城、固始的位置,最后目光落在南方,那是李从嘉兵锋所指。

深秋的寒月悬在天际。

清冷的光辉洒在忙碌的军营和远处黑沉沉的旷野上。

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加惨烈、决定光州乃至整个南征命运的浴血攻防,才刚刚拉开序幕。

江宁,南唐皇宫。

初冬的寒意似乎也钻进了这雕梁画栋的殿宇,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萧瑟。

光州城大战持续月余时间,南唐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往日的龙涎香气,而是浓重得化不开的酒气,以及一种惶惶不安的气息。

龙椅上的李璟,面色在酒精和惊惧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浮肿而苍白。

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将他醉意朦胧的混沌砸得粉碎,又瞬间灌满了刺骨的冰水。

“柴荣……柴荣御驾亲征……扑向光州?”

李璟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他手中的金樽“哐当”一声掉落在御阶上,琼浆玉液泼洒一地,如同南唐此刻摇摇欲坠的国运。

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撑住御案,才勉强稳住身形。

国战两年,淮泗十三州几度易手,寿州孤悬,早已将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的君主心气打落尘埃,只剩下对北方巨兽深入骨髓的恐惧。

“又亲征了?!”

最初的魂飞魄散之后,李璟混乱的思绪终于抓住了一根浮木。

恐惧并未消失,但对象似乎微妙地转移了。

周军是冲着永定军去的!

这让他胸口那口几乎窒息的闷气,终于喘了出来一丝。

是啊,是李从嘉!

那个数个月前在朝堂之上悍然斩杀宋齐丘、陈觉等重臣,公然宣称“永定军”独立建军,只遥尊他这个皇帝为名分,实则自成体系的六皇子!

那个他既忌惮其锋芒,又恼怒其悖逆,却偏偏无力钳制的儿子!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阶下,几位被紧急召来的重臣躬身行礼。

弟弟李景遂、李景达,长子燕王李弘冀,以及徐锴、徐铉、韩熙载、常梦锡等人,代表着如今朝堂上仅存的几股力量。

宋齐丘一党被李从嘉连根拔起后,朝局看似清爽了些,但暗流涌动,宗室与文臣之间,李弘冀暗恨李从嘉,争夺的不过是李璟这艘破船残存的掌控权。

李璟无力地挥挥手,声音带着宿醉的沙哑和惊魂未定的虚弱:“都……都议议吧。周贼八万大军光州,而今柴荣再次南征,光州若失,江宁门户洞开矣!朕……朕心忧如焚!”

他刻意强调“江宁门户”。

试图将光州的存亡与自己的安危捆绑起来,却绝口不提此刻正在光州浴血奋战、独抗大周主力的李从嘉和永定军。

“父皇!”

李弘冀率先开口,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其年龄不符的阴鸷,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的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

声音清晰而冰冷。

“柴荣率精锐南下,目标明确,就是永定军李从嘉!此乃天赐良机!郑王李从嘉,数月前于朝堂之上擅杀大臣,拥兵自重,另立旗号,其心早已昭然若揭!”

“名为尊父,实为割据!如今他引火烧身,被周军主力盯上,正是其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恶果!”

他顿了顿,观察着李璟的反应,见父亲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认同的犹豫,立刻加重了语气。

“儿臣以为,此刻朝廷万不可轻举妄动!周军兵锋正锐,李从嘉虽有小勇,但岂是柴荣百战精锐之敌?”

“光州五县之地,弹丸之所,永定军那点残兵败将,覆灭只在旦夕之间!我朝廷若贸然派兵救援,一则路途遥远,杯水车薪!”

“二则正中周军下怀,恐引火烧身,将战火直接引向我淮南腹地!”

“更甚者,若李从嘉兵败身死,其残部或为周军所并,或流窜作乱,朝廷派去的兵马岂不是白白损耗,徒增混乱?”

李弘冀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种冷酷的算计:“儿臣之策,唯有‘坐山观虎斗’!周军与永定军,皆是朝廷心腹之患!”

“让他们在光州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朝廷方是真正的渔翁!待其力竭,朝廷再以王师之姿,或可收拾残局,或可趁周军疲惫回师之际,收复失地!此为上上之策!”

他最后重重补充道,“为策万全,可令庐州(今合肥)守军加强戒备,并秘密抽调精兵向庐州集结,一则震慑江北!”

“二则……随时准备,若光州战局有变,无论是周军还是李从嘉残部,胆敢窥伺我淮南,便可雷霆出击,坐收渔利!”

李弘冀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几位尚有血性的大臣心头。

“燕王此言差矣!”

老臣常梦锡须发皆张,忍不住出列反驳,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光州虽为永定军所据,然其地乃我大唐疆土!其上军民,皆是我大唐子民!郑王李从嘉纵然行事有悖逆之处,但为国为民!”

“然其此刻正率孤军力抗北周倾国之兵,血染山河,护我江南门户!朝廷岂能坐视国土沦丧,子民涂炭?”

“此非渔利,实为自毁长城,寒尽天下忠勇将士之心啊!唇亡齿寒,光州若失,周军下一个目标必是淮南!恳请陛下速发援兵!”

吭! 吭! 吭!

常梦锡跪地磕头,额头流血道:“陛下,柴荣三征大唐,实为国战,一州之地,如何扛百州之兵,请陛下派兵,以壮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