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色渐沉,昭国坊女红作坊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人声与织机声交织,一派热火朝天。

空气中弥漫着羊皮浆洗味道、棉絮的温暖气息,以及大灶上熬煮粟米肉粥的香甜味。

作坊一角。

专门辟出的稚子园里,刚吃饱饭的孩子们,脸蛋上红扑扑的。

他们正围着位慈眉善目的老嬷嬷,听她讲《西游记》里的故事。

约莫五六岁名叫石头的男娃,以前在坊间是出了名的小干瘪,如今脸颊竟也鼓起些许肉乎。

他满足地拍拍小肚子,对身旁的小伙伴悄声说:

“工坊的娘娘可真好,还让咱们在这儿喝肉糜粥呐,管饱!

自从俺爹病死,俺好几年没吃过肉呐!!”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引来妇人们隐隐的泪光。

一正在飞针走线的年轻妇人,手指因长年冻疮有些红肿,但动作依旧利落。

她抬头看眼孩子,对身旁的同伴低语,声音带着哽咽:

“张婶,你看我家那皮猴,多久没这么安稳坐着听故事?

以前这个时辰,他爹顶着日头去寻零工,娃饿得直哭……

现在不仅娃吃饱了,一天二十文是实实在在的,年底一家人的年货都能办齐全。”

被唤作张婶的妇人用力点头,手中的羊皮裁剪得又快又准:

“谁说不是呢!公主和魏都尉是活菩萨啊!

我家那口子去戎州修驰道,信捎回来说一天三十文,顿顿有油水。

干的虽是力气活,人却壮实了。我们娘几个在工坊做工,不仅娃有人照看,而且每天节省不少饭钱。

眼下的日子,总算有奔头!”

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光彩,是对未来真切切的期盼。

一妇人嘟囔一句,手中的尖针舞得飞快:

“听公主府的郑娘娘说,驸马爷正在寻女教书先生,还要教娃娃们读书识字呐!”

女红作坊带来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长安城与关中不少家庭。

孩子们不再因饥饿而哭闹,脸上多了红润与笑容;妇女们挺直腰杆,因自己能赚取薪酬、供养家庭而自信倍增;男人们在外修筑驰道,听闻家小安好,干劲更足。

一股凝聚的、向上的力量,正在这看似普通的劳作中孕育、勃发。

然而。

眼前的勃勃生机与万众归心,在某些人眼中,却格外刺眼。

皇宫,太极殿。

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疏,李世民眉头紧锁。他随手拿起几本翻看片刻,冷哼一声,将奏疏重重掷于御案之下。

“荒谬…无耻之尤!”

殿内侍立的太监们屏息凝神,压根不敢发出丁点声响,生怕被圣上的怒火所波及。

看着杨妃端着一碗羹汤,高重等太监宫女们,不由得长松一口气。

瞥眼散落的奏疏,杨妃柔声道:“陛下何事动怒,保重龙体要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指了指地上:“爱妃你来瞧瞧,这些人都疯了!

弹劾玉儿收买民心,意图不轨?说他借女红之名,行选美之实,秽乱宫闱?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妃弯腰拾起几本,快速浏览一遍,秀美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她看到弹劾者中,居然有自家儿子门下的言官,心里忍不住搁愣一下。

“陛下…”杨妃将羹汤轻轻放在李世民面前,声音里满是温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过他们的话,未尝没几分道理。

倘若公主府不为收买人心,为何不打着陛下或者朝廷的名义?”

李世民烦躁的站起来,“爱妃你也这样看??”

“二郎…不可不防啊!!”

李世民烦躁的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东征高句丽乃国之大计。三十万将士的保暖关乎胜负,关乎国运!

是朕令玉儿制作保暖军备,他哪里有什么异心?倘若玉儿真有异心,怎会耗资几百万贯的家财,替朕、替朝廷修两条驰道?”

李世民越想越气,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尤其是泰儿、恪儿、治儿…他们难道不明白,此时内耗,与自毁长城何异?”

杨妃心中微沉,她知道陛下对恪儿的猜忌和失望正在加深。

她轻移莲步来到李世民身边,忍住心底的不甘心:

“二郎息怒,孩子们或许只是受小人蛊惑。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不能让忠臣寒心。不若…召叔玉入宫一问,听听他如何说?”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传魏叔玉即刻入宫。”

……

公主府,书房内。

长乐正挺着大肚子,与魏叔玉核算女红作坊和两条驰道的开支。

烛光映照下,她眉宇间带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

“夫君,母后传来消息,近日朝中不少官员弹劾夫君。奏折中言辞很是激烈…妾身担心…”

长乐放下账册,美眸中满是关切。

魏叔玉神色骤然转冷,直接将手中的炭笔扔在书桌上。

“他们还真是该死啊!以为本驸马不在御史台,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夫君,你…”

魏叔玉握住长乐微凉嫩滑的小手:

“夫人不必忧心。不过是些跳梁小丑,见不得百姓得好,见不得朝廷得益罢了。”

“可是,‘收买人心,意图不轨’这八个字,太重了!父皇他……”长乐欲言又止。天家无情,她深知这八个字的杀伤力。

魏叔玉轻轻捏下她的手背:“父皇是明君,更是雄主。东征需要保暖装备,需要畅通的粮道,需要稳固的后方。

公主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东征保驾护航。至于那些流言蜚语嘛…”

他顿了顿,笑嘻嘻看着长乐,“要不全推到夫人身上,反正公主府本来的主人,就是夫人您呐!”

“夫君…”

长乐直接抱住魏叔玉的虎腰:“妾身倒是愿意替夫君背锅,但…但怕夫君被人暗地里说闲话。”

“哈哈哈…”

魏叔玉倒是显得无所屌谓,嫡长公主就是用来背锅的,否则他何必尚个公主。

“说点闲话算什么,又不会少一块肉?”

说完魏叔玉捏着下巴,“真想知道他们得知夫人背锅,那时候的表情肯定极其精彩啊。”

看着有些腹黑的魏叔玉,长乐手上的力道又紧上几分。

“哎呀慢点,可别压坏肚子里的宝宝!!”

长乐风情万种瞟他一眼,“夫君放心,妾身知道分寸。”

两人正说着知心话,武媚娘急匆匆跑进来:

“老爷,陛下派高公公传口谕,让老爷明日务必参加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