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黄巾霸业 > 第628章 高干南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相较于高干的头痛欲裂,张济却显得异常淡定自若,仿佛胸有成竹一般。他深知自己手中握有一张王牌——后勤保障。这意味着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高干对峙下去,形成一种僵持不下的局面。

毕竟,作为太平天国的幽州领土,张济在兵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即使损失了一部分士卒,他也能迅速得到充足的兵源补充。相比之下,高干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他若想补充兵源,就必须退回雁门繁峙一带,这无疑会拉长战线,给他的后勤带来巨大压力。

更糟糕的是,太平天国一直以来都擅长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这种战术使得高干在战争初期还能依靠掠夺村落来获取一些辎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供他掠夺的村落越来越少,如今已经几乎没有任何辎重可以补充了。

面对如此困境,高干感到十分头疼。他开始纠结于接下来的行动:是继续进攻,还是果断撤退呢?这个艰难的抉择如同心魔一般缠绕着他,让他难以做出决定。

而与高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峙中的张济内心毫无波动。他冷静地观察着高干的一举一动,准备见招拆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无论是高干有多么细微的举动,他张济都能够迅速察觉。

这让高干感到十分苦恼,因为只要他的队伍有丝毫撤退的迹象,张济就会像幽灵一样在后方紧紧跟随。而且,张济总是巧妙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让高干的箭矢无法射中他,从而无法对他造成有效的杀伤。

张济的这种战术无疑是非常阴险的,他似乎就是故意要逼迫高干与他死磕到底,或者说是要迫使高干与他进行正面交锋、冲锋陷阵。然而,此时的高干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深知正面冲锋交战所带来的后果。

高干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了想要正面冲锋的念头,那么这个念头必须立刻被扼杀在摇篮里。因为张济的大军不仅装备精良,人数也众多,相比之下,他高干的实力明显处于劣势。如果他贸然发起冲锋,恐怕只有战败这一条路可走。

战争是极其残酷的,不存在任何意外和主角光环。高干可不想就这样白白送死,所以他在这段时间里一直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就在高干犹豫不决的时候,张济却在暗中悄然谋划着其他计策。

在本土领地作战,若想取得最大利益,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太平天国以盛产骑兵和阉奴这类死士而为荣。

经过深思熟虑,张济果断下达军令,命令各个城镇的官吏自发组织骑兵队伍和阉奴死士,对高干的大军展开截杀行动。

一时间,高干的大军遭遇了接连不断的围追堵截。尽管这些截杀部队人数相对较少,仅有数百人甚至数千人,但由于其数量众多,给高干的大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些太平天国的游骑兵们犹如鬼魅一般,神出鬼没。他们一旦出现,便会毫不留情地对着高干的大军倾泻如雨的箭矢,然后迅速撤离,让高干的大军防不胜防。

然而,这仅仅是少数部队的战术。

真正让高干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阉奴的冲锋。这些阉奴毫无畏惧地冲向高干的大军,用自己的身体去承受箭矢的攻击,为后方的骑兵创造了绝佳的射击机会。而那些骑兵则趁此机会,疯狂地对着高干的大军射箭,不给他们丝毫喘息的机会。

那些敌军骑兵根本就无视前方的阉奴死活,他们毫不留情地对高干大军展开猛烈射击。尽管高干非常渴望命令手下士兵集中火力反击这些骑兵,但他心里清楚,如果真的被那些阉奴缠住,后果将不堪设想。

毕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张济大军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旦高干与阉奴陷入近身肉搏,张济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冲杀过来,加入这场混战。

这样的战斗让高干感到无比烦躁和无奈。他现在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他真心希望能够率领部队撤离,退回雁门繁峙;然而另一方面,后退的道路已经被张济完全封锁,甚至连他的后勤辎重队伍也被那些太平天国的游骑兵给摧毁了。这意味着粮草已经无法支撑高干进行持久的战斗。

更糟糕的是,经过多日的激烈交战,原本拥有两万之众的并州铁骑,如今在战斗中不断减员,人数已经锐减至一万多人。这无疑给高干的处境雪上加霜,使他的决策变得更加困难重重。

就在这令人困窘的时刻,高干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一个绝妙的计策如流星般划过:“向北进军,迅速冲过界桥,直捣袁绍的大本营!”

这个主意不仅能让高干避免违抗袁绍的军令,还能将援救袁绍作为首要任务,而攻打高柳以吸引林北大军的计划则退居其次。如今,既然次要目标已无法实现,那么直接奔赴袁绍大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高干一旦下定决心,便毫不犹豫地率领大军调转方向,如疾风骤雨般向南疾驰而去。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完全出乎了张济的意料。原本,他计划着通过逐步侵蚀高干的大军,利用时间的优势,将其慢慢消灭。然而,高干竟然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南下,这一举动让张济猝不及防,原本的战略部署瞬间被打乱。

面对高干这一反常的行动,张济别无他法,只能被迫调整自己的策略,紧紧跟随高干的步伐,以免被其甩得太远。

高干毫不犹豫地径直朝着界桥疾驰而去,仿佛那里有着他迫切需要达成的目标。然而,对于张济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局面。他原本期望能够一举击溃高干的部队,但事与愿违,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高干渐行渐远,无奈地选择远远地跟随其后,南下而行。

然而,高干对于界桥处潜藏的其他危险却浑然不觉。在他的计划中,界桥只是他南下途中的一个必经之地,他并没有意识到这里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机。而这个危机,正如同一只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高干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