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逃生三国 > 第2章 我是宋仁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直到来到汴梁第三天,陈琦,也就是曹琬才相信,自己这是当了皇帝了。只是自己这个皇帝好像曾经是杯具的主角……。

自己的本名赵受益,只因当了皇帝,受益这名不好听,因此改为赵祯。

而自己在历史小说中,就是“狸猫换太子”的主角。不得不说一句马麦皮,这狗血剧,真特么的狗血。

今天是自己当皇帝的第三天,这底下的大臣一个都不认识……唉,苦啊。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郭槐和刘娥捣鬼,把自己弄成了她刘娥的儿子,而自己的生母李宸妃的襁褓中,却是多出了一具剥了皮的狸猫。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狸猫换太子”事件。那个襁褓中的婴孩,便是俺这个天子……真特么艹丹。

所以,俺陈琦便是赵祯?便是宋仁宗?擦他嘞,苦也。

陈琦是一个嗜杀的人,而宋人最讲究礼仪之邦,尤其对那些对自己有恶的人。

其实宋人并不差名将,高英、杨文广、狄青,都是仁宗时期着名的名将,甚至还有老将军韩琦。但是,这些人叫儒家弄坏了脑子,迂腐的不行。

“叮,宿主陈琦重生赵祯,现发布系统主线任务——收回燕云十六州。任务完成,恢复宿主汉末五维值。”

“嗯?汉末五维值?陈琦的汉末五维值——统帅92,武力107,智力94,政治92,魅力90。”赵祯心道,这么好?该不会有什么陷阱吧?

系统笑道:“你放心,咱不是那样的人。”

陈琦冷笑道:“你压根不是人。”

系统语塞:“……,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赵祯心道:查看现在的五维。

宿主:赵祯

职业:皇帝

朝代:宋朝

年龄:二十

统率:89

武力:19

智力:84

政治:88

魅力:87

赵祯心中暗骂一句马麦皮,这五维值,和陈琦差远了。要说以陈琦的数值,在这大宋基本可以横着走了。

这赵祯,没有一个五维值超过九十的,真差。

陈琦笑道:“我都穿越到大宋了,你就没有啥礼包啥的?”

系统笑道:“你想屁吃呢?你又不是第一次穿越,新手大礼包没有。”

陈琦道:“真没有?简单,我摆烂行不?让你成为最差系统,我还要给你差评,一天十几个,看你……”

话还没有说完,系统立马摆手说道:“别!别!别啊,我俩谁跟谁啊,你投诉我多没意思?我给,我给还不行吗?真是的,有话好商量。”

赵祯冷笑道:“要我不投诉你也行,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系统无奈道:“我也是服了,你是唯一一个征服系统的宿主,我给你一个家族复活卡,你可以随机复活已经亡故的北宋着名家族任一家。”

赵祯道:“一家哪够啊,最起码三家才行。”

系统叹息道:“三家就三家,再多,可就让我为难了。”

赵祯笑道:“早这样,这不就好了吗?至于扯那么多吗?”

看着手中三张金红色的复活卡,赵祯问道:“这玩意咋弄?”

系统促狭道:“你举起手,大呼‘希瑞,请赐予我力量!复活吧!我的勇士’。你要的家族就可以全员复活了。”

赵祯心道:这可真是让人好羞涩的样子……想着,沟通系统道:“一定要这样吗?”

系统笑道:“当然,不然可就失效了。”

赵祯握着三张金红色的复活卡,站在皇宫最高处的观星楼上,俯瞰着汴梁城的万家灯火。想到即将改变大宋格局的举动,他的心跳不禁加速。

赵祯紧握三张金红色复活卡,站在观星楼顶层,望着汴梁城暮色渐浓的天际线,深吸一口气喊出咒语:“希瑞,请赐予我力量!复活吧!我的勇士!” 刹那间,三张卡片化作赤金流光直冲云霄,天地骤然变色。乌云翻涌间,金色闪电如巨蟒游走,三道光柱穿透云层,分别坠向杨家、高家、呼延家的祖陵。

杨家祖陵处,泥土如沸腾的水般翻涌。白发苍苍的杨信率先破土而出,腰间锈迹斑斑的铁枪仍透着凛冽寒意。他身后,其子杨业身披玄甲,虎目圆睁,手中大刀还残留着当年征战的血迹。“父亲,这是何处?” 杨业声音沙哑,目光扫过陌生的天空。更远处,杨延昭、杨文广等杨家子孙接连苏醒,十二寡妇之首的穆桂英红妆战甲,手持绣绒刀警惕环视。杨家祠堂方向传来急促脚步声,杨文广冲至近前,看到杨信的瞬间双腿一软:“太祖爷爷!您... 您真的回来了?族谱里的画像竟与您分毫不差!”

高家祖陵中,白马银枪的高思继踏碎棺木,银甲在雷光下熠熠生辉。他身后,高行周手持战斧,高怀德、高怀亮兄弟握剑而立,连年幼夭折的高氏孩童都懵懂苏醒。高英从墙头跌落,连滚带爬冲到高思继面前,颤抖着抚摸对方银枪:“太祖曾说,此枪饮过七十二辽将之血... 这真的不是梦?” 高思继低头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后人,突然大笑:“好!高家有后!” 笑声震得四周树叶簌簌而落。

呼延家祖宅地下,呼延谟、呼延晏兄弟并肩破土。呼延谟的青铜剑刚一现世,便响起龙吟般的嗡鸣。呼延赞扛着双鞭蹦出墓穴,看到先祖的瞬间,竟孩童般红了眼眶:“阿爷!赞儿等您好苦!” 呼延平带着族中子弟涌来,却见呼延家族谱从祖宅中自动飞出,悬浮在空中将所有复活族人的名字一一点亮。

汴梁城彻底沸腾。百姓们惊恐地跪在街道上,看着三个方向升起的金色光柱。次日早朝,大臣们还未开口,赵祯便掷出三道明黄色圣旨:“呼延谟为镇北大将军,高思继领河东节度使,杨信统御禁军!三大家族即刻入朝!” 殿外突然传来甲胄碰撞声,三大名将家族数百人列阵而来,杨家枪阵如林,高家银甲耀日,呼延家狼牙棒寒光森然,共同叩响了大宋变革的战鼓。

当呼延谟、高思继、杨信三大家族数百人甲胄鲜明地列阵于朝堂之外时,整个汴梁城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赵祯端坐龙椅,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大臣,抬手正要宣旨,忽听文班之首传来一声刺耳的厉喝。

“陛下万万不可!” 枢密使庞籍紫袍飞扬,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弧度,大步出列,玉带銙撞得叮当作响,“陛下以‘天赐’为由复活前朝旧族,不过是为一己私欲!您可知这些‘死人’复活,会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他故意拖长尾音,眼中闪过贪婪的精光。

赵祯指尖叩击龙椅扶手,沉声道:“庞卿家,收复燕云十六州才是当务之急,莫要在此胡言乱语!”

“收复失地?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庞籍额间青筋暴起,却掩不住眼中的算计,“陛下此举分明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好与朝中老臣作对!想那高思继,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在五代十国期间卖主求荣;杨信勾结北汉,妄图颠覆正统;至于呼延家...” 他顿了顿,突然提高声调,“他们与境外势力暗中往来,早有不臣之心!陛下若重用他们,大宋江山危矣!”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愤怒的咆哮。呼延赞扛着双鞭大步踏入,脖颈处 “赤心杀贼” 的刺青因怒涨红:“庞贼!血口喷人也要有个限度!我呼延家世代忠良,到你嘴里竟成了叛国贼?你敢不敢与我当面对质,说出证据?”

高怀德按住腰间佩剑,冷笑一声:“庞大人,你平日里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见不得陛下重用良将,便在此恶意诋毁!”

庞籍脸色骤变,却很快恢复镇定,突然伏地痛哭:“陛下,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这些人复活,朝堂必将大乱!他们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早晚会架空陛下,让您成为傀儡啊!” 他偷偷抬眼观察赵祯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赵祯重重拍下惊堂木,怒声道:“够了!庞籍,你多次阻挠新政,到底居心何在?朕意已决,三大家族即日起...”

“陛下!” 庞籍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狠厉,“您若执意如此,老臣只好进宫面见太皇太后,让她老人家评评理!” 他心里盘算着,只要能说动刘娥,定能扳回一局。

就在这时,赵祯突然展颜一笑:“庞卿家不必费心,三族之事,朕已与太皇太后商议过。” 他抬手示意宦官呈上懿旨,“太皇太后懿谕:三族忠勇可嘉,特赐丹书铁券。庞卿家若有异议,不妨入宫与太皇太后详谈?”

庞籍接过懿旨的手微微发抖,心中暗骂不已。他本想借太皇太后压制赵祯,却不想被抢先一步。殿外三大家族将士目光如炬,而他苦心经营的阴谋,在这一刻被彻底粉碎。

当呼延瓒怒目圆睁,指着庞籍大声质问时,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众人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流转,紧张的气氛仿佛能点燃空气。

呼延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似有熊熊烈火在燃烧:“本将何罪?太师竟将我呼延氏设铁丘坟!满门数百口,尽皆活埋了!” 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愤与恨意,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庞籍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很快又强装镇定,冷哼一声:“一派胡言!这等荒谬之事,简直是血口喷人!陛下,此人复活后神志不清,满口疯话,臣恳请陛下将其治罪!”

“庞太师,你还要狡辩到何时!” 杨家将中的杨宗保突然出列,手持长枪直指庞籍,“当年我杨家与呼延家交好,此事我虽未亲历,但也听闻许多。呼延家满门忠烈,却遭你毒手,你于心何忍?”

高怀德也跨步上前,银枪在手中重重一顿,地面都为之震颤:“庞籍,你平日里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我们早已忍你许久!今日还想颠倒黑白,绝不可能!”

赵祯看着下方剑拔弩张的局面,心中怒火中烧。他猛地站起身来,龙袍翻飞,重重一拍龙案:“够了!庞籍,呼延氏满门被埋一事,你当真不知情?”

庞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却仍强辩道:“陛下明察!这都是他们的阴谋,想借此污蔑老臣,扰乱朝纲!”

“哼!” 呼延瓒怒极反笑,“庞籍,你以为死无对证就能掩盖罪行?当年你勾结辽人,意图里应外合,被我父亲识破。你为了灭口,便设计铁丘坟惨案。你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有人侥幸逃脱,将真相告知了我们!”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看向庞籍的目光中充满了怀疑与震惊。

赵祯怒不可遏,指着庞籍道:“庞籍,此事若属实,你可知罪?”

庞籍额头冷汗直冒,心中慌乱无比,但仍咬牙说道:“陛下,这都是他们的诬陷,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事!”

“好,既然你不承认,那就彻查到底!” 赵祯沉声道,“来人,即刻查封庞府,但凡与呼延氏一案有关的人证物证,一个都不许放过!”

随着赵祯的一声令下,朝堂侍卫立刻行动起来。庞籍瘫倒在地,脸上再无血色。而呼延瓒等人,则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中闪烁着复仇的光芒。一场因呼延氏惨案引发的朝堂风暴,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时,包拯忽然出列,铁面如霜:“陛下,呼延家铁丘坟尚在!半月前臣微服查案,偶然发现城西乱葬岗下有一处异常,层层泥土下竟埋着数百具骸骨,许多骸骨上还锁着铁链。”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残破的布帛,“这是从骸骨旁发现的血书,虽字迹模糊,但‘庞’‘铁丘坟’等字样仍清晰可辨!”

庞籍瘫坐在地,双手颤抖如筛糠。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有大臣怒喝 “庞贼该杀”,也有他的党羽面色如土、瑟瑟发抖。

“来人!即刻押庞籍下狱,彻查其党羽!” 赵祯青筋暴起,“包拯听令!你亲自带队,掘开铁丘坟,务必还呼延家一个公道!”

包拯抱拳沉声道:“臣领旨!” 转身大步离去。呼延瓒望着包拯的背影,眼角滑落两行热泪。而这场因铁丘坟而起的朝堂风暴,将彻底改写大宋的权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