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 “无关对错” 并非否定是非。
而是指在权力场的具体语境中,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多元的。
若执着于某一方的 “对”,可能引发另一方的激烈反弹,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因此,平衡的优先级高于对单一正确性的追求。
而今日的庄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没有对错。
既然陛下说钱最重要的是流通,那怎么流通可就有说法了。
你可以修庄园,那自然可以干点别的。
关键是找到陛下想要的是什么....
魏征越想越激动,细细推演今日发生的事,他觉得自己又行了,在与陛下对线,绝不会重蹈今日之覆辙。
“谢殿下指教!”魏征心悦诚服的行礼。
“无妨,不过我觉着你想做一个荐臣,单靠现在所学有些单薄,这样吧,你去找承乾,就说我让你去的。”
“找太子殿下?”魏征有些懵,可随即反应过来,太子殿下可是齐王的弟子,学的是最多,最全的王府学识。
请教他,或许比请教繁忙的齐王更好。
“明日下朝,我便去拜访。”
“嗯,没事就早些回去吧。”
“感谢殿下今日赐教,魏征告辞!”
看着离去的魏征,王夜笑的那叫一个开心,找承乾?
去了就是当牛马的命,现在的李承乾都快忙冒烟了,好几次都想去学院调那些半吊子学子帮忙。
要不是他拦着不让,学院里的学子不知道得被他拐去多少。
不是嫌人手不够吗?这有个送上门的。
他要不明白自己意思,可真是白瞎教导这么长时间了。
而不出意外,李承乾第二天见到这送上门的魏征,那叫一个开心。
“魏尚书,来来来,你先和张蕴古来制定律法范文,那的资料非常齐全,你一定会有大收获。”
“好!”魏征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
可等到了地方,才察觉有点不对劲,这张蕴古怎么都生白发了?气色更是差的离谱。
可诡异的是,张蕴古又表现出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书籍,时不时记录一下,连他和太子来了都没抬头。
难道是差点被处斩,受惊了?
“咳~”李承乾轻咳一声,张蕴古才从沉浸中回神,待看清来人后立马行礼道:
“太子殿下,您是来看进度的?放心,这卷我马上快整理好了。”
“我给你带了帮手,魏尚书,不用我给你介绍吧?”
看李承乾示意的方向,张蕴古这才看到同来还有魏征,帮忙的?
只见他脸色快速闪过一丝欣喜,立马上前直面行礼:
“见过魏尚书!您能来帮忙真是太感谢了!”
这突然的热情让魏征有些尴尬,这张蕴古变化可真大呀。
此人一向正直,对谁都是不卑不亢,可现如今...
“沈机兄不必多礼,近来可好?”
张蕴古字沈机,与魏征同殿为官,自是不陌生。
“有劳魏尚书挂念,某好得很。”
魏征嘴角一抽,看着张蕴古那蜡黄的脸色,明显的黑眼圈,你确定?
“我观沈机兄面色疲惫,可要注意休息。”
“说来惭愧,某有幸得太子殿下相救,如今负责修订律法,正是我所喜欢擅长的,自当尽心。”
李承乾看张蕴古这样子,心中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别创业未半,人先累嘎了。
倒不是他对其苛责什么的,这完全是张蕴古自愿。
这里面有救命的恩情,但最大的原因还是王府的学识太让这些人沉迷。
不疯魔不成活,来了王府学习的就没几个不疯魔的。
“张蕴古,魏尚书说得对,工作固然重要,可也要注意休息。”
“谢殿下关怀,臣无碍的。”
眼见劝不住,李承乾也不多言,有些事直接吩咐去做就好,给他调理下饮食,不行下点安眠药。
“你和魏尚书忙吧,我还有别的事,走了!”
“恭送殿下!”
待李承乾离去,魏征也请教起来,太子殿下可是说了,他要寻求的答案,这里都有。
张蕴古闻听魏征的需求,老脸笑颜如花,直接带着魏征去了后面的书房。
“魏尚书,这些都是要整理的资料,你选一个书架开始吧。”
“沈机兄等等~你说这些都是律法范文???”
魏征懵了,太子殿下方才好像是说,让自己来帮张蕴古整理律法范文。
可眼前书房里一排排书架比之宫里的总藏书还要多。
要知道他现在干的可是秘书监的活,他奉命总撰了唐初八史中的五史,还参与修撰《群书治要》。
你现在告诉我这一屋子的书籍都是律法范文??
“魏尚书无需惊讶,这里集合乃是全天下的律法条文,多点很正常!”
“我先跟你说说我们的工作。”
张蕴古随手抽出一本书,翻开几页道:“魏尚书你看,这里的律法写的是偷盗罪处罚规定。”
“我大唐律法规定,凡已实施窃盗行为而不得财物的,笞五十,已得财物一尺的,杖六十,每一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每五匹加一等,五十匹加役流。”
“这不是有律可循吗?要我们修订什么?”魏征面露困惑。
张蕴古面带微笑,自己刚来那会儿何尝不是如此。
“魏尚书可听闻太子殿下主持的钱行?”
“当然,魏某也在那存了些钱财。”
“那你想,以后钱财的定义还是布匹吗?”
魏征瞬间明白过来,从王府大量制作新钱开始,以后的钱财就是钱,而非布匹。
那律法以布匹价值论,很快便不再适用。
“我懂了!”
“不,你不懂!魏尚书若是以为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
魏征又懵了,这还有什么说道?
张蕴古拿起书找到一条,为其解释道:“您看这条,偷逃市场交易税 100 文,杖 60,罚 2000 文。”
“可随着商业的兴起,还有王府对百姓的扶持政策下达,我大唐百姓很快将会富裕起来。”
“而各行各业获利不同,贫富差距便会拉开。”
“有些种地的百姓年收入可能几贯,也可能几百贯,有些商贩贩卖的东西或许只是蝇头小利,而有些商贩则动辄数十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