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的初夏,蝉鸣渐起,闷热中却带着一丝不安的气息。李一凡站在省委省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的窗前,俯瞰着下方来往的车辆与行色匆匆的干部。自从7月初全省5G产业推进大会落幕之后,他几乎没有得到过真正的休息——权力的齿轮从不因个人疲惫而停转。
这几日,省府内部的气氛隐隐起了变化。省长办公室连续接到了几封署名与匿名的信函,或指向省内某些市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或涉及到个别厅局干部在产业基金拨付环节的利益输送。这些信函的指向不同,却有一个共通之处——都绕不开几个与李一凡改革思路格格不入的老派势力。
他很清楚,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试探。尤其是在他推动潇湘5G产业生态与长江中游芯片协同战略之后,利益格局的重塑必然触碰到某些人的奶酪。
陈晓峰敲门进入,神情郑重:“李省长,今晚省委书记赵建国邀请您和几位常委到他那边小范围交流,说是讨论下半年全省的经济布局。”
李一凡放下手中的文件,淡淡一笑:“这所谓‘小范围交流’,多半是要谈人事的。”
——
晚间,省委书记官邸灯光柔和。茶香袅袅中,赵建国直截了当地开口:“一凡,最近省内关于产业基金和5G配套基建的争议,你怎么看?”
李一凡知道,这既是试探,也是一次明确的信号。他平静地回应:“我一直认为,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在透明、高效的机制上,尤其是5G和芯片的战略合作,不容任何暗箱操作。至于某些环节存在的问题,我已经让省纪委介入调查,无论牵涉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赵建国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是省长,很多事要平衡,不光是查的问题。”
李一凡心中微微一紧,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他要在改革和权力平衡之间做选择。但他明白,真正的平衡并非一味退让,而是要在核心利益上立住底线。
——
几日后,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李一凡将一份《潇湘省5G与芯片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改革方案》摆在桌上,文件封面上的红字格外醒目。方案的重点不仅包括对凡星科技、长鑫存储、中微设备在潇湘的项目支持,还涉及到对召阳市、岳陵市等重点产业市的干部调整。
召阳市的干部调整尤其引人注目——市委书记周广天将调任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华将接任书记一职。更有几位李一凡在召阳县时期的旧部进入了省级产业管理体系。
会场上,有人沉默,有人低声交换眼神。副省长林浩民在表决前缓缓开口:“这个方案确实有力度,不过,牵动的人事变动不小,省里是否需要再与省委沟通一次?”
李一凡目光一亮:“林省长,这份方案我已经与赵书记提前沟通过,省委的态度是支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落到实处。”
会议室的气压瞬间紧绷,那些对李一凡改革不满的人心中清楚——这是他向全省释放的信号:在经济布局与产业链重组的问题上,他不会再犹豫。
——
当晚,李一凡回到位于星城市的省长官邸。林允儿正坐在书房翻阅一本社会学研究专着,见他进来,微微笑了笑:“今天看新闻,你在会上讲得很直接啊。”
李一凡揉了揉太阳穴:“不直接不行,这些年我们辛苦建立的产业基础,一旦被利益集团蚕食,就功亏一篑。”
林允儿递过一杯温茶,语气柔和却坚定:“你是省长,不光要守住经济这条底线,还要守住人事上的主导权。只要你还在这里,就没人能随意动你定下的局。”
茶香氤氲,李一凡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坚定。外面的风雨已在酝酿,但他知道,这正是他重生以来一次又一次布局所预见到的必然关口。
这盘棋,才刚刚进入中局。
——
次日清晨,一封加密电报从大夏政务院办公厅发往潇湘省政府,落款是政务院副总林建国,内容简短却掷地有声:
“潇湘省5G与芯片产业协同机制改革,属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务必确保按期完成。全力支持省长李一凡的各项决策。”
这封电报的背后,是中枢层面对李一凡的公开背书,也意味着那些暗中滋事的势力,必须重新评估与省长对抗的代价。
李一凡看着密电上的署名,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一次,他不仅握有省内的主动权,更在中枢获得了压舱石般的支持。
风暴,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彻底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