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983章 老一辈的分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岭州入夏,空气湿润,阳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逼仄。李一凡站在省政府大院南楼阳台,俯瞰着这片被历史、资本与政治反复雕刻过的土地。他手中握着一份内部资料汇总,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恒达系房企的股权结构、债务比例、关联担保、政府批文和银监记录。那是一张看似精巧的利益拼图,却也像一座随时可能崩塌的积木塔。

他清楚,这已经不只是一个企业的风暴,而是整座岭州省金融肌理的撕裂点。若不尽快处理,势必波及全省,甚至牵动四九城的神经。

这一天下午,李一凡没有走正门,而是轻车简从地来到岭州老干部休养所。车刚停下,几位白发苍苍的老领导已在门前等候。他们身上或穿旧中山装,或着朴素便服,眼中却仍有那种曾在庙堂纵横的锐气。

“林书记,张省长,孙老部长……”李一凡一一握手,语气谦和,却不失分寸。

“你小子终于来了。”林庆州一脸严肃。他曾是岭州省委书记,在职时雷厉风行,被誉为岭州改革的“铁血主帅”。他也是林允儿的远房叔公,在省内长者圈中有极强的号召力。

李一凡将手中资料递出,简要说明了当前岭州金融系统,尤其是地产系统存在的系统性隐患,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来,是想听听各位老领导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尤其是恒达这种企业,过去曾经是推动Gdp的功臣,如今却成了高危炸药包。到底该怎么处理,中央态度也还在等我们的主动作为。”

张省长点了点头,开门见山:“你知道,恒达这家公司,最初能在岭州起势,靠的不仅是市场,还在于上一任政府对其的大力扶持。征地、融资、规划,一路绿灯。如今说整顿,得有人出来担。”

“而且,恒达老板背景不浅,岳州那边不少人都还和他有旧交。”孙老部长补充道,“动他,是要准备得罪一片人的。”

李一凡不为所动:“不动他,就是让岭州所有刚需家庭和金融系统为他买单。一颗雷炸掉的,不止是一家企业,而是我们的治理能力。岭州再也经不起一次大规模信任危机了。”

林庆州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一笑:“李省长,你比我们年轻那会儿还狠。好,那你要动,我们几个老骨头不拦你。但你得做好准备——在岭州这口锅,恐怕不是你想甩就能甩得出去。”

张省长缓缓点头:“我给你提个建议。岭州还有一批老同志,他们或许不在体制中,但言语尚有分量,尤其是一些掌握地方宗族资源和企业老底的人。你可以先私下拜访,争取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发声。”

“第二,”孙老部长接过话茬,“你得考虑金融稳定。你查恒达可以,但不能搞得全省房价暴跌、银行挤兑。这是政治,不是单纯的破案。”

李一凡将他们的话一一记下,郑重点头:“我会分两步走。第一步,调纪检组和金融监管系统,隐秘开展关联资金追踪,不惊动媒体。第二步,在舆论引导上,先塑造正面形象——我们是为保护老百姓、不是整顿市场秩序。”

林庆州望着他,忽然冷冷地问了一句:“你敢把这事向上报吗?”

李一凡毫不犹豫:“敢。我的底气,不是为了个人安危,是因为知道背后还有制度撑腰。况且,现在中央也看岭州,正是检验干部政治担当的时刻。”

“好!”林庆州拍了下大腿,“这一点,我服你。”

几人随后移步室内,围坐在茶几旁,续上新茶。话题也逐渐延展,从恒达聊到岭州整体产业转型、政府债务管理、青年就业问题。

“你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张省长淡淡问道。

“组建岭州金融安全工作专班,专治乱象,力保金融稳定。”李一凡答得干脆。

“谁来挂帅?”孙部长问。

“我亲自兼任组长。”李一凡答。

三位老干部对视一眼,似乎有些惊讶。片刻后,林庆州道:“你可要明白,挂帅不是坐镇指挥,而是替天行道。”

“我懂,所以不会轻易出手。但一旦出手,就要雷霆万钧。”李一凡声音铿锵。

茶叙结束时,天色已暗,送别之际,林庆州拍了拍他的肩:“你真要清理恒达,就要像当年你在潇湘处理城投债务那样,敢于背水一战。咱岭州,不缺稳人,缺的就是敢闯敢破的猛将。”

出了休养所,车上,秘书王凯递过来一份内部通报:“省纪委反馈,恒达系三家公司中有一家已开始大规模转移资金,目的地涉及东南亚某国,外汇操作疑似有银行高层配合。”

李一凡眉头紧皱:“看来他们已经收到风声。”

“要不要立刻行动?”王凯问。

“不能急,等我去一趟金融办和住建厅,再敲定名单。”李一凡缓声道,“这一次,我们要干得干净、漂亮。”

夜色之中,岭州灯火通明,而在这光影交错之间,风暴的漩涡已悄然成型。李一凡知道,从今天起,这场关于恒达的较量,已正式进入倒计时。他的对手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背后的政治残影——甚至,整个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