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州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的第三天,岭州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
李一凡坐在正中,穿着简洁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脸色如常,却让现场所有人心头发紧。新闻发布会是由岭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这是他主政岭州以来第一次以“书记身份”亲自面向社会发言。台下不仅坐着媒体代表,还有金融、地产、法务、基层维稳、社保等多部门骨干,还有部分人大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三家重点银行的分行行长。
“各位记者朋友、社会各界代表、相关部门同志们,大家好。”
李一凡开门见山,抬起眼睛,“今天的发布会,不是为了解释什么,也不是为了转移视线,而是为了直面问题——我们岭州的问题。”
他停顿了一秒,将面前的文件夹合上。
“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各位,恒达系的爆雷风险已经从账面波动,向系统性隐患蔓延,如果再遮遮掩掩、不敢碰硬,未来这个省份将没有任何一家银行、任何一个刚需家庭、任何一条经济血管能全身而退。”
这番话在场引发一阵轻微的骚动。
“所以,我在省委财经委会上已经定调,岭州不再搞‘稳住就好、托一托就过去’的温吞水政策,而是正式启动——‘岭州新三保’行动。”
“第一,保金融:我们将启动金融安全专班,由省委牵头,财政、住建、银监、税务等六大系统人员抽调集中办公,对全省地产企业、表外融资、城投债务、担保链条、地方平台资金池进行逐项梳理。”
“第二,保民生:所有涉及刚需住房的项目,优先保障交楼;所有停工烂尾楼,启动‘保交楼基金’制度;涉及农民工工资、材料商账款、二级转包项目的债务,统一纳入平台清算池,由市县兜底先行支付。”
“第三,保转型:建立‘高风险地产项目重整机制’,对无法续建、不具备开发条件的项目,联合国资、城投、金融机构启动托底回购,部分可纳入城市更新试点、养老改造、保障房建设。”
李一凡一口气讲完“新三保”的每一个字,全场屏息以待。
这并非一套空口号。
而是刀口舔血的现实调控。
记者刚准备提问,李一凡便摆摆手,语气一转:“媒体提问放在最后,我先请几位同志说说自己的情况。”
他点名的第一个人,是岭州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魏林。
“书记,我先说下恒达南站项目。”魏林有些紧张地站起身,“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已预售单位6527套,交付率仅27%。恒达今年四季度还有两笔银行贷款展期,涉资14亿元,原计划依靠回款完成兑付,但资金链已经断裂。”
李一凡看向副市长:“进驻了吗?”
副市长点头:“财政局已经向市政府申请设立临时专项账户,纪检组、审计组、住建局联合进场,今天上午刚进恒达大厦。”
李一凡再看向另一侧:“银监局呢?”
银监局岭州分局局长雷泽民神色凝重:“目前银行系统对于恒达系的敞口余额为263亿元,其中城商行占比44%,农商行占比31%,部分票据已出现兑付困难迹象。”
李一凡眉头微蹙:“好,金融系统要主动迎难而上,而不是当局外人。”
他目光扫过全场:“今天之所以召开这场发布会,是因为我们准备干、能干,而且敢干。过去几年,岭州的土地财政走得太猛,政府‘卖地—还债—再卖地’的模式形成惯性,一旦失速,底下就是万丈深渊。”
“所以我们不能再幻想恒达系能自救,不能幻想银行可以自动兜底,也不能幻想群众继续沉默。”
“必须换一套打法。”
全场肃然。
随即,李一凡缓缓地摊开桌上的蓝色文件夹。
“这里,是我亲自修改的《关于落实岭州新三保行动方案的指导意见》草案,共六章三十七条,明确了十六类重点违约风险房企的甄别标准,十四项土地储备整改路径,八项金融联动机制与十二项民生托底方案。每一个条款都有具体时间表与责任单位。”
“这份草案,会在今晚上传至省委办公厅平台,供全省阅读,并列入下周全省县级书记书记政治学习会的案例材料。”
随后,李一凡点名两位企业代表。
“林总、卢总,你们分别是岭州市建筑行业协会与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刚刚我们讲了政府层面的‘三保’,你们企业有没有什么建议?”
林总站起来,显然已经准备多时:“书记,我们的建议是能否设立一个‘共保基金池’,由财政、国资、银行、地产企业共同出资,先盘活一批项目,然后边走边清算。”
“这个我们可以研究。”李一凡颔首,“关键要把控的是出资顺序、权责结构与风险隔离。”
记者终于得到了提问机会。
《岭州日报》记者率先发问:“书记,‘三保’措施会不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恐慌?是否考虑过舆情冲击?”
李一凡声音不高,却坚定异常:“遮掩才会恐慌,主动才有信心。岭州今天敢于公布问题,正说明我们有准备、有实力、有胆识。”
《岭州电视台》记者追问:“书记,这次‘三保’是否意味着岭州将放弃发展速度,转向稳妥过渡?”
“不是‘放弃’,是‘脱虚向实’。”李一凡回答,“没有健康的金融系统,再多的Gdp都是泡沫;没有稳定的群众生活,再快的发展都是空转。”
发布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成为岭州近三年最具分量的一次政治公开表达。李一凡通过这场发布会,不仅释放了调控信号,更完成了省委主政者的“公众领导形象”构建。
晚上十点,李一凡回到省委小楼,刚坐下喝茶,秘书何建军进门低声道:“书记,中央公务员学院那边刚发来消息,他们的研学团今晚从中南大学离开,明天将抵达岭州。调研主题已经确定,为‘金融与城市治理中的新形态模式探索’。”
李一凡轻轻一笑:“来的正好。”
“安排他们直接去南站项目看现场,去财政厅听拆账,去信访办看维稳记录。我们不需要精装汇报,需要他们看到真问题、写出真建议。”
“岭州的第一场大考,从今天开始。”